第24章凍斃在何處
第24章凍斃在何處
等他們兩個到刑警大隊的時候,重案組應準備妥當了。
或許是因為上頭給的壓力,今天出警的人員格外多。
杜宇搖下他那台桑塔納的車窗,衝著帕拉梅拉喊:“跟我後麵!”
許意卿衝他比了個大拇指,緊接著車隊便朝著火災現場出發。
杜宇通過對講機給許意卿和周詩交代案件:“案發地點叫壩下村,距離市裡有二十多公裡的路程,村中以劉姓和王姓為主,是村裡的大姓。”
許意卿問:“火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杜宇回答:“十點左右,壩下村那邊有初七上午放鞭炮送神的習俗。”
周詩微微挑眉,像是想起了十年前在江城生活的回憶。
初七是人日節,江城人的傳統要放鞭炮、撈魚生。
關了對講機,許意卿感慨:“這些年很少聽見鞭炮聲了……這些習俗也在日漸淡忘。”
周詩說:“禁燃煙花這麼多年第一次放開就出了這樣的火災,難怪有些人如此著急想要弄清楚真相。”
頓了頓,似乎是想到了許意卿那種無欲無求的物質生活,周詩又說:“不過過年熱鬨些是件好事,人真的需要片刻的奢靡,不然會很壓抑的。”
過去生活不好,過年意味著大魚大肉,是不少孩子翹首以盼的奢靡。
現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一年到頭被壓的喘不過氣來,過年的年假又成了成年人翹首以盼的奢靡。
國人太需要熱熱鬨鬨的春節了。
許意卿第一次從周詩口中聽到“奢靡”兩個字,所以即便他明白周詩的意思,仍然開口打趣:“片刻的奢靡?”
周詩看著他伸手摸著帕拉梅拉的真皮座椅,輕輕一笑:“我要的‘奢靡’可不是這些。”
二十多公裡對於代步車來說僅僅隻是幾盞茶的時間,很快在從城鄉公路拐進一條土路之後,刻著“壩下”的石碑映入眼簾。
對講機裡傳來杜宇的聲音:“我們到村口了。”
周詩想了想說:“我們在門口停車,走進去。”
下了車,許意卿不理解,周詩便解釋說:“我想觀察一下村子裡的情況,也許有用。”
許意卿不了解活人的事,但分析犯罪心理是周詩的強項,既然有可能是他殺,那關於這些細節聽周詩這個專家的就好。
壩下村就跟許許多多的農村一樣,某些老舊的房屋以及翻新的小二層交錯坐落,村委會集資修的馬路稱不上是精致但也給門麵增添些光彩。
許意卿有注意到村口的路邊有一個破舊的屋子,漏風漏雨,木梁已經腐朽不堪。
地上散落的垃圾袋有些都嵌在了土地裡,很顯然已經很長時間了……這裡似乎被村民們當成了垃圾場。
唯一顯得有些溫馨的是破屋周邊生長了許多的狗尾草。
狗尾草隨風微微擺動,即便是冬天已經枯黃,但仍然跟蘆葦叢似得堅韌。
村裡偶爾傳來淒厲的哭聲,越是靠近火災現場越是清楚。
消防大隊已經撤走了,隻留了一輛消防車善後,周圍是死者家屬的慟哭。
杜宇正在跟消防員交涉。
失火的房屋是一個帶大院子的二層小樓,看得出來之前修建的非常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