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買二手路虎的人
第154章買二手路虎的人
薑澤最近迷上電車,跟明星的腦殘粉一樣。
瘋狂推薦薑寧買個電車,總之就是各種好。
薑寧覺的這哥被洗腦了,自己喜歡沒問題,但要求彆人喜歡甚至買就不對了,這有點狂熱了,三十幾歲的人了,大小也是個老板,還能被人忽悠成這樣。
有點不太對勁。
認知這個東西,每個人都不一樣。
薑澤認為電車才是未來,薑偉認為大老板就應該開路虎。
這玩意一旦陷入死胡同,就比較麻煩。
不撞南牆不會回頭。
孔芳菲就是個例子,也被人忽悠瘸了。
結果一把火燒醒了。
薑寧對電車沒偏見,本來也打算買個玩玩。
結果孔芳菲的新車著火將他勸退。
電車是不想了。
轉了兩天,沒給馮雪買到車,薑寧自己買了兩台車。
他的消費不多,衣食住行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對房子沒有多大的興趣,唯一的大額開銷就是買玩具,直升飛機和汽車這些東西,兩台車花了小三百萬。
辦完提車手續,弟兄四個直接開著車回家。
薑澤和薑華開著麵包車。
薑寧和薑偉開著新買的寶馬。
以前都開的越野車,沒怎麼開過轎車。
總覺的這玩意視野不好。
坐姿也有點不習慣。
但加速是真快,零百加速還不到四秒,這都趕上電車了,一腳地板油踩下去,感覺要飛起來,比他的大奔好開,有種如臂指使的感覺。
薑寧開了一段,進服務區換司機。
順便交下水費。
麵包車也跟了進來,換了薑華開。
再跑一段,換車開。
薑寧和薑偉開麵包,薑澤和薑華則開寶馬。
開雷克薩斯真沒有什麼樂趣可言。
這車四平八穩,和他的570一樣,不緊不慢加速無力,沒有明顯的缺點,但也沒有什麼優點,不像大奔和寶馬,把司機照顧的非常好,能滿足各種不同的駕駛習慣、
但這車把乘客照顧的很好。
坐著是真舒服。
出發時已經中午了,傍晚時分跑到了zgeq。
薑寧沒打算開夜車,給後車打個電話。
就讓薑偉下了高速,去縣城住上一晚再走。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薑寧把三個哥哥都揪起來,在一片抱怨聲中,吃過早飯上路,人多了尿也多,時不時進個服務區,晚上八點才到北安。
下了高速,薑寧就把薑偉趕下車去坐麵包。
他開著寶馬回農場。
該說不說,這車視野雖然很不好。
沒越野車那麼開闊。
但習慣了視野坐姿,實話比越野車要開著舒服。
尤其是跑高速長途,還是轎車更舒服。
六月份日子長,到了農場天還沒黑呢。
薑寧把車停在樓下,馮雨和馮雪都過來看稀奇。
北安還沒有敞篷車,甚至市城都沒有。
這算是第一輛。
馮雨坐進去感受了一下,感覺挺憋屈:“坐著不舒服。”
薑寧道:“你是沒習慣,習慣了跑高速比越野車舒服。”
馮雨說:“那也不實用,西北風沙太大,你見過誰買這種車啊,就算車停在車庫,三天也會落一層灰,停外麵更不用說,你這個要打開篷子停在外麵,一會就得洗車。”
“洗就洗。”
薑寧毫不在意:“反正又不用我洗。”
馮雨問:“這個車篷怎麼關?”
薑寧指了一下:“你按那個遮陽傘開關。”
馮雨按了一下。
後蓋打開,頂篷升起來,扣在了車頂。
然後玻璃升起。
整個過程在二十秒左右。
馮雨嘖嘖稱奇,點下車窗問:“怎麼打開?”
薑寧道:“按上麵那個開關。”
馮雨按了一下,車篷又打開。
感覺蠻新鮮的。
忽然有點來了興趣:“我開著轉一圈。”
薑寧當然沒意見了:“去吧!”
馮雨說:“你上來坐副駕駛,這個我都不會掛檔。”
薑寧就上了副駕駛,給她教。
先把坐椅調了一下,他是大個頭,坐椅都是放到最低。
不調坐椅,馮雨坐車裡都快看不到前麵的路。
腳連油門都夠不著。
調好坐椅。
馮雨打火掛檔起步,在院子裡調個頭。
開出彆墅院子,順著外圍園林區域的道路往外開。
一邊開一邊說感受:“太彆扭了,感覺像是躺著開車一樣。”
薑寧點頭:“習慣了就好了。”
馮雨又說:“這個油門太靈敏了,比大g要靈敏,我才輕輕碰了下就往前躥。”
薑寧道:“這種玩具車油門調校的肯定比越野車靈敏的多。”
馮雨一邊說著感受,一邊慢悠悠往前開。
前方路口,拐個彎就出了彆墅外圍園林區域。
馮雨沒有再往前開,調了個頭開回院子。
馮雪就坐在草坪裡看著,沒離開。
馮雨下車,讓馮雪也試一下。
馮雪就試下了,也開著溜了一趟。
薑寧坐在副駛全程指導。
回來時天已經擦黑。
薑寧把車開進地庫,關上了頂篷。
第二天開去辦公樓,員工都下來看稀奇。
這玩意太稀罕,好多人都沒見過實車呢!
圍觀一陣。
預算員忍不住問了一下:“老板,能試駕下嗎?”
“小心點,彆撞了。”
薑寧也不小氣,在他眼裡汽車就是個工具或者玩具。
從來就沒把車當寶。
大夥興奮起來,紛紛給老板點讚。
都是掙工資的,大多數人這輩子也沒機會摸一下奔馳寶馬的方向盤。
得虧老板大方,才能讓大家過一把癮。
體驗一下開豪車的感受。
老板的大奔大夥都開過,隻能說相當nice!
但逼格更高的敞篷車還沒開過呢!
如何能有興奮。
於是,薑寧的寶馬剛買回來就成了試駕車。
辦公樓上的員工輪流開出去兜風。
當然不會跑的太遠,隻在辦公樓附近轉一圈就回來。
試駕還沒結束,薑華也來了。
把麵包車送了過來。
於是大夥又紛紛試駕麵包車,上百萬的麵包車。
感受就是不同。
純純心理作用。
最後孔芳菲看不下去了,把人都趕走。
讓司機把車開過去上牌。
除了570,薑寧買的其他所有車都上的農場戶。
薑寧上樓轉了一圈,下樓開車去縣裡。
下午,兩輛新車上好了牌照。
薑寧新鮮勁還沒過,開著新玩具巡視領地。
正在乾活的工人看到了,紛紛駐足看稀奇。
群裡早有人發過圖片了,都知道老板買了兩輛新車,打工人體驗不到老板的幸福,但看個稀罕還是可以的,好多人覺的,這玩意跟拖拉機沒有區彆。
農村的拖拉機也沒頂篷。
工人們看稀奇。
薑寧也看到了稀奇,轉到麥田旁邊時,看到大姨父陳學峰和幾個工人烤麥子。
停車下去問了一下:“你們這在乾嘛?”
“烤麥子。”
陳學峰遞給他一個燒的黑乎乎的麥穗,說:“嘗嘗。”
薑寧接過來瞧了瞧,見這玩意烤的焦糊糊,問:“這能吃嗎?”
陳學峰就笑了:“你們這些小年輕就沒吃過好東西,很好吃,你嘗嘗。”
薑寧就問:“怎麼吃?”
陳學峰給他演示了一下,拿了一個黑乎乎的麥穗放手裡搓了兩下,把皮搓了下來,然後吹了兩口,將燒焦的麥糠和黑灰吹掉,隻剩下了綠油油的麥粒。
然後揚進嘴裡,嚼著吃。
薑寧有樣學樣,把麥穗放手掌心,兩掌並攏用力搓了兩下,麥糠就被搓下來,然後吹了幾口,將麥糠和黑灰吹乾淨,隻留下綠油油的麥粒。
掌心黑乎乎的。
薑寧也不在意,把麥粒揚進嘴裡嚼了兩下。
頓時眼睛一亮。
彆說,真的很好吃。
有一股從來不曾嘗到過的獨特的香味。
“確實挺好吃。”
薑寧扒拉了下,火堆旁有不少燒的焦黑的麥穗。
拿了幾個一起搓了,嘴對上去吹。
陳學峰道:“青麥子快長飽的時候用火烤了最好吃,你們年輕一輩沒在農村待過,好多東西都沒吃過,不過最好吃的是青稞,你嘗嘗這個。”
薑寧把手裡的麥子吃下,去過麥穗瞧了瞧。
這個麥穗明顯和之前吃的不一樣。
麥穗細長,比之前的麥穗長的多。
薑寧問道:“這是青稞?”
陳學峰點頭道:“青稞磨麵不行,麵粉不如麥子的,我們這的人都不吃,以前種了都是賣給酒廠釀酒,藏地的人吃這個,不過烤了比麥子香。”
薑寧搓掉吹淨,果然不一樣。
沒有麥子圓潤,比麥子細長。
嘗了一下,味道確實挺獨特,有一股獨特的香味。
薑寧問道:“還有沒有?”
一個工人說道:“這玩意就是麥種裡麵沒篩乾淨的,麥地裡也不多,沒找到多少。”
薑寧還挺可惜,烤青稞的那股香味確實獨特。
吃了還想再吃。
可惜沒了。
把烤熟的麥子分著吃掉。
薑寧又去地裡撥了一些,回來放火上燒。
陳學峰在一旁指點:“注意火候,麥穗燒黑就差不多了,不能燒的時間太長,五六分熟就能吃了,不然把裡麵的麥子燒焦可就沒法吃了。”
薑寧道:“麥杆燒斷掉火堆裡了。”
陳學峰道:“麥杆燒斷就可以了。”
薑寧連忙把掉火堆裡的麥穗扒拉出來,搓掉吹乾淨嘗了下。
確實剛剛好。
熱的比冷的更好吃。
吃了會烤麥子。
手是黑的,嘴也是黑的。
甚至兩個臉蛋也沾上了黑灰。
薑寧瞧瞧大姨父和幾個工人,就覺的生活美好。
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沒大城市光鮮,但彆有一番味道。
薑寧不喜歡大城市,他就喜歡這種真實的生活。
洗了下手,把嘴擦了擦。
親自去找青稞。
大姨父和幾個工人則參觀他的新玩具。
陳學峰還要了鑰匙,親自開著體驗了一下。
薑寧轉了一圈,拔了一把子青稞。
這玩意兒確實不多,比較少。
但這麼大麥地,總會有一些。
這玩意和麥子長的不像,農場種的春八號是老品種,沒有麥芒,青稞有麥芒,就算薑寧五穀不分,也能一眼認出來,還不至於把麥子認成青稞。
不過,他還是有認錯的。
一個工人從一把青稞中挑出一根很獨特的,說:“這是五春。”
薑寧問:“什麼五種?”
工人說:“一個麥子的品種。”
薑寧驚訝:“這玩意不是青稞嗎?”
工人道:“不是,麥子也有麥芒,五春就是一個有麥芒的麥子品種,你看這,麥穗長的這麼壯實,比八號麥穗還粗,青稞都是細長的,這一看就不是青稞嘛!”
薑寧受教,這玩意和青稞長的確實不一樣。
差異明顯。
但剛才大姨父說麥子沒麥芒,有麥芒的就是青稞。
他還以為所有麥子都沒麥稞,隻有青稞才有麥芒。
薑寧問道:“有麥芒和沒麥芒的麥子有什麼區彆?”
工人道:“區彆大了,八號是老品種,沒有麥芒的保護,麥子快成熟的時候,糧食容易脫落掉到地裡,尤其乾旱的時候,麥糠會開裂,保護不住裡麵的麥子,稍微刮一點風,糧食就會撒到地裡,對產量影響太大,所以後來都不種了,換成了新培育出來的五春,五春的麥芒能保護糧食不會脫落,還能擋麻雀,以前麻雀泛濫,吃麥子吃的狠,沒有麥芒保護,被禍禍的不少,有麥芒保護,麻雀輕易吃不到糧食,這玩意太紮手。”
薑寧大為驚歎,忽然就覺的農業並不是他看到的那麼簡單。
裡麵是有大學問的。
沒想到麥芒還有這作用。
是他從來沒想過的。
老話說針尖對麥芒,這玩意長的比針還細,用手輕輕撫過,都能感覺到上麵全是細密的倒刺,農人的手上都是老皮,不怕紮,但城裡人不乾活細皮嫩肉的,就很容易被割傷。
更不用說鳥類。
麻雀大抵是拿這東西沒有辦法的。
薑寧問道:“這麥子不好嗎?”
陳學峰道:“也不能說不好,不過這些新品種雖然產量高,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有以前的有些老品種磨的麵好。春八號磨的麵粉很白,不用加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現在的麥子磨的麵粉得加增白劑,不然磨出來的麵粉不夠白,有點發青。”
薑寧一邊請教,一邊將拔來的青稞全烤了。
幾十棵青稞沒多少,全搓了也就一把。
隻夠嘗個味道。
薑寧有點意猶未儘,問:“姨父覺的麥子能收多少?”
陳學峰道:“不好說。”
薑奇不解:“不好說?”
陳學峰道:“八號其實產量並不低,以前產量低一是因為乾旱,二是麻雀的禍禍,農場的這一季麥子長的很好,我以前種地都沒見過麥子長這麼高,麥穗長的也這麼大,我估計畝產能有八百斤往上,不會比那些新品種產量低。”
薑寧道:“畝產能有八百斤,以後農場不用買麵了。”
陳學峰點頭道:“確實,現在吃的太好,不比過去,沒有油水吃的都多,現在吃飯頓頓有肉,吃的麵比以前少,畝產要有八百斤,五百畝麥子夠一千人吃了。”
薑寧問:“明年能不能種一點大米?”
陳學峰道:“那玩意不好種,太費水了,而且我們這的人也沒種過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