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彆乾傻事啊
第165章彆乾傻事啊
剛回來就又要出門,薑寧也沒有想到。
扛不住馮雨的請求,糾結半天還是同意了。
但光他同意還不夠,馮雨就去問馮雪。
薑寧沒去,他又去了辦公樓。
把直升機拖了出來,飛去了二場。
先飛了趟瓦溝水庫,在出水口旁邊的工地上空盤旋了好幾圈,愣是沒敢降落,工地上到處挖的坑坑窪窪的,非常不利直升機起降,本來想飛走。
可看到工地現場有一輛水車灑水。
還是決定下去看看。
最後飛到一公裡外的項目部降落。
項目部是一溜板房,待在項目部的五六個聽到動靜全都跑了出來,站院子裡觀望,等直升機降落,看到薑老板推開艙門下來,項目經理才連忙迎了上來。
握了下手。
薑寧直接問道:“施工現場放個水車灑水乾嘛?”
項目經理一聽,立刻就開始訴苦:“薑總有所不知,附近的村民太難纏,說我們施工產生了大量揚塵,汙染了環境,還跑去舉報,上麵就讓我們安排水車在施工時灑水。”
薑寧一聽那個草蛋:“這不是扯蛋嘛,施工現場離下灣村一公裡呢,又不是開春天天刮大風,夏秋哪有風,揚塵能飛到村子?”
項目經理苦著臉道:“是啊,誰都知道不可能,可那些村民非要說是工地上的土飛到了他們村子,上麵又不給咱們做主,隻能吃這個啞巴虧。”
薑寧知道怎麼回事。
有個成語叫作雁過拔毛。
還有老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老百姓也不全是老實人,總有一些不那麼純良的,在鄉下乾工程,遇到村民生事,想要好處的例子不要太多了,工程是包出去的,按說薑寧是不用管這些破事的。
但問題是,這些破事會增加工程成本。
農場工程本來價格就壓的低。
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單位要麼讓他給加錢。
要麼就在其他地方節約成本。
怎麼節約?
這特喵的還用說嘛!
除了偷工減料,還怎麼約節?
薑寧沒多停留,問了幾句情況就走了。
沿著管溝線一直飛到農場的地盤,除了施工的地方留下出口,其他地方已經全部用鐵絲網圈住了,管溝是兩頭同時開工,對向開掘的,進度非常快。
施工單位的施工速度取決於甲方付款速度。
隻要錢給到位,速度絕對會讓人吃驚。
管溝已經全部挖開,沿路正在安裝大型輸水管道。
農場的水庫還在挖土方,幾十挖掘機在同時作業。
土方量太大了,估計還得挖一陣。
飛到植樹區看了看,李老板的人還在種樹。
單位的植樹區一個人都沒有。
但樹還沒種完,估計下午才來人。
飛去項目部時,路過瞅了幾眼生活區,辦公樓和五棟職工公寓已經順利封頂,正在做外牆呢,鍋爐房和一棟占地上千平的二層食堂樓外牆已經做完。
要求十一月前具備入駐條件。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也不知道張玉龍舅舅能不能按期完工。
到項目部,一群人圍了上來。
在院子裡問了幾句情況。
薑寧叫上管理層去了會議室,一邊聽彙報,一邊簽單子。
需要他簽字的,不是和工程有關,就是和錢有關。
薑寧其實不太喜歡攬權,但有些權力卻不能下放。
隻能操勞一點。
就算閉著眼睛簽字,也得親自把大名簽上。
忙了一個小時,眼看已到了中午。
才和管理層去食堂吃飯。
條件比較艱苦,隻有兩間單獨的灶房,還有用餐的食堂。
院子裡搭了遮陰網,擺了些桌子。
大夥打了飯菜,擠著桌子吃。
還得輪流上桌。
薑寧和管理層擠了一張桌子,他也不講究,該享福的享福,該將就也能將就,一手端著碗麵,一手拿筷子夾菜,問:“瓦溝水庫那邊村民找施工單位麻煩你們知道不?”
曹俊清說:“知道,讓施工方安排了水車灑水。”
薑寧問道:“農場的工程報價本來就低,施工單位額外增加了成本,必然會從其他地方把這一部分成本省出來,你覺得施工單位會從哪裡省出來?”
“這……”
曹俊清頓了下,道:“有我們的人盯著,施工單位必然不敢偷工減料的。”
薑寧就批評他:“你這個思維就有問題,把工程包出去就跟我們沒關了?俗話說好事須相讓,難事莫相推,我們是甲方沒錯,但也不能無視施工方遇到的實際困難,難道有我們的人在現場盯著,施工單位就會心甘情願放下這筆支出,不敢鑽窟窿盜洞了?”
曹俊清沒說話,一副聆聽訓示的模樣。
薑寧繼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為彆人想一想,這樣合作才能長久,這個事情要是不解決好,施工單位偷工減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梁國平接了句:“這是最好的辦法了,縣裡不可能為了這點事搞的群眾不滿,實在不行讓施工單位打一個申請,多給報一點預算。”
薑寧不想罵老同誌,但說話卻很直白:“為什麼要多花冤枉錢,該花的錢可以花,但這種不該花的錢為什麼不想想辦法?農場建起來必然要招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為什麼不安排人去跟沿線幾個村子談,組織那幾個村子的人去一場參觀一下,看看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講講工人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敢給農場的工程使絆子,等農場建成招工,那些村子的人一個不要,給一些招工名額,那幾個村子肯不肯坐下來談?”
大夥不說話了。
很顯然就沒有這麼想過。
都是慣性思維。
遇到問題,習慣於用老辦法解決問題。
曹俊清第一個表態:“飯後就安排人下去談。”
薑寧再沒苛責,吃過午飯繼續忙。
一直忙到下午四點,積壓的事情才處理完。
除了簽字還是簽字。
工作其實沒有耽誤,該給他打電話請示的早就請示過了。
就是補個手續而已,不可能他人不在工程就停下不乾。
回到彆墅,馮雨和馮雪不在。
一打電話,去小區給薑媽和陳慧茹送姨媽巾了。
薑媽正準備做晚飯,叫他去吃飯。
薑寧就開車過去了。
薑華和陳慧茹請了一個保姆,是陳慧茹娘家人給介紹的,老實話說,沒有幾個兒媳婦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陳慧茹雖然大大咧咧,不是個計較的人。
但能和婆婆分開住,當然也樂意。
薑寧讓請保姆,她是一萬個樂意。
現在家裡確實不缺保姆那點工資。
況且薑爸和薑媽還說了,請保姆的錢他們給出。
有了保姆,薑爸和薑媽就正式入住到十六號樓。
想去看孫女了就去看看,不想過去就跟小區的一幫爺爺奶奶們搞搞活動啥的,或者去農場享受下清淨,順便看看小兒媳,總之感覺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
薑寧出去了半個月,回來自然要家庭聚餐。
這都成慣例了。
兩個孕婦歇著,張玉蘭和馮雪在廚房忙活。
薑寧則給父兄說了說買地的情況。
薑有信和薑華就是聽聽,管不了他的事情,也給不了有用的建議。
薑華還沒什麼想法。
陳慧茹卻是心動了,問薑寧:“我和你哥能在美國也買一塊地嗎?”
薑寧問她:“嫂子買地準備乾什麼?”
陳慧茹說:“我就問問,還沒想過那些。”
薑寧就道:“美國的地雖然是永久產權,但買下來也是需要經營的,不可能讓你放在那裡什麼都不乾,你和我哥要是打算在海外置業,那就從現在開始學英語,至少也得先把口語練好,再考慮這些事情;如果嫂子隻是單純想買一塊地,我覺的沒什麼必要。”
陳慧茹哦了聲:“那就算了。”
薑寧覺得她隻是嘴上說算了,應該還有其他的想法。
有錢人都跑海外買農場,這是主流和時尚。
或許他哥和嫂子暫時拿不定主意。
但以後多半還是會舊事重提。
薑寧也沒放在心上,如果兄嫂真想在外麵置業,該幫的他肯定要幫,就一個親哥,怎麼可能不幫,但前提是兩人要做好準備,至少出了國門得能與人順暢交流才行。
薑媽做了野蘑菇揪片子,有一陣子沒吃這飯了。
薑寧胃口大開,吃了兩大碗。
用裝湯的那種湯碗吃的。
一碗能頂正常飯碗兩碗。
結果薑媽沒飯吃了,隨便煮了點麵條。
吃過晚飯,下樓去遛灣。
到了樓下,馮雨才笑話薑寧:“你也太能吃了,都不知道看著點鍋裡有沒有飯了,媽都沒飯吃了,幸好沒外人,不然不笑話你才怪呢!”
薑寧不在意道:“天天在外麵應付還不夠累的,家人吃個飯還還管那些,要是跟家人吃飯都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也太累了,還不如去酒店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