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取‘九龍村小學校’,就因為來這裡讀書的孩子都是三隊的孩子,設施又不夠完善,所以就取了一個偏古風的名字。
為了慶祝三隊學堂的成立,田國忠還專門進山獵殺了一頭野豬回來,邀請三隊全體隊員一起大吃了一頓。
整個三隊喜氣洋洋。
一隊二隊隻有羨慕的份,各種酸話、怪話說了一籮筐。
村長很不是滋味,想要慫恿一些二流子去三隊學堂鬨事,卻發現田國忠居然專門派人守在了學堂周圍,尤其是晚上,他親自住在了學堂外麵的一座簡易木棚裡。
一些二流子剛靠近就被他發現了,差點被他暴打一頓。
從此之後,一隊二隊的二流子們再也不敢去學堂鬨事,肖奶奶也可以安心地在這邊教書。
這期間,秦小雨來過一次,是給肖奶奶送各種生活用品的。
當她看到三隊學堂的簡陋,不由得一陣心酸,回去之後,就求著她對象‘王雲哲’幫一幫九龍村的學校。
王雲哲拗不過秦小雨的軟磨硬泡,隻好帶隊來考察了一次。
可他畢竟隻是小學的副校長,能力有限,唯一能夠幫的,就是派來了一位支教老師。
是一個年紀略大的男老師。
這位男老師也是一個比較負責的人,得知肖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很是佩服,當即承擔了絕大部分教學任務。
肖奶奶也沒有閒著,而是利用她以前的影響力,給縣裡的文教局寫了信,給她以前的同事和優秀的學生寫了信。
漸漸地,三隊學堂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得到的幫助也越來越多。
孩子們的讀書環境也在快速地變好。
對此,田國忠沒有再過多的關注,除了每天晚上過來參加掃盲班之外,他已經很少來這邊了,因為他又有新的事情要做了。
如今,時間到了九月下旬,田地裡的農活基本上都做完了,秋收算是結束了。
農忙時節也算是過去了。
村民們都空閒了起來。
但這個時候,公社突然發來通知,要給九龍村來一場修路大會戰。
除了本村的村民要全體參加之外,還有其他村送來的勞教人員,以及各村派出的誌願隊,全部加起來,足有上萬人參與此次的大會戰。
此次大會戰的總指揮便是張書記,副總指揮是林主任和田有根村長。
接下來便是各個小組。
每個生產隊便是一個小組。
小組下麵還設有小分隊。
之所以劃分這麼細,就是為了便於管理。
田國忠便是第三小組第四分隊的小隊長,主要負責運輸石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