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有雨,宛城的春雨,密如離愁。
此時春早夜深,遠在異鄉的離人,卻在殘更中,懷念著遠方的那些人、那些事。
20歲的我,究竟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一生?難道要和上輩子一樣,碌碌無為嗎?
莫如前世碌碌,可乃吾心所求?這,真的是我期望的生活嗎?
沒人甘心過這樣的日子!
顧城的思緒如藤蔓般蔓延開來,前世的人生經驗在心底悄然發酵。
他萌生出寫點什麼傳世之作的衝動,隨後在電腦上新開了一個文檔。
這會兒他沒有功利,沒有私心,他隻是想把他兩世為人的領悟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得以解惑。
有許多人悟出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人生經驗。
如果沒人寫下來,說出來,會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感悟不出,接觸不到。
顧城緩緩寫下一行字:“生命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他開始一行一行的書寫:
“每個生命經曆投胎轉世後,會隨著這一界的生存環境——存活。
這個初始的生存環境,一旦進行了投胎,就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
顧城想了想,繼續寫道:
“初始的生存環境,決定生命這一世的初始性格和初始的三觀。
延續著『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原始規則。”
他認為,這些話即便放至諸天萬界,也是有參考價值的。想了想,他又繼續寫道:
“但生命的自由性和靈魂本質,是厭惡約束的。
想要好好生存,那麼就得實現兩種情況:"安身"、"立命"。”
“初始的生存環境,我們無法改變,隻能無奈認命並受其約束。
但如何立命,就涉及到初始三觀和性格的升級蛻變。”
這立命之途,為的就是改變生存環境和打破束縛,從而實現你在這一界的安身和立命。
“初始三觀與性格會隨著環境變遷以及認知的更新而不斷重塑升級。
簡而言之,就是如何迅速且大量地汲取自身所接觸到的一切知識和信息,以充實自己個人的信息數據庫。
進而快速完善自身三觀的判斷,以及性格的正確定型,最終掌握看破一切魑魅魍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