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生產花費過高,不如買現成的,省下來的錢可以投資到更有需要的地方。
正當網友們的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某汽車製造公司的總經理也出來發聲,公開指責湯城抹殺了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
他同時暗示,可能是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之後,湯城有些得意忘形。
如果不依靠國外技術,國內製造業的發展不會如此迅猛。
該總經理還說,這樣的觀點像是回到了閉關鎖國時代,太過狹隘,不利於經濟發展。
這番言論猶如火上澆油,讓這件事更加引人關注。
“你們要是真不願意用任何外國產品的話,先從扔掉自己的電腦開始吧,然後再丟掉電視和空調,這些裡麵都有海外技術支持。”
“不采購國外的先進設備,國內不知道有多少企業要關門大吉。全球化時代下,大家早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產業鏈條。”
“之前龍騰被斷供事件背後也有其原因,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行為。”
“據說那幾次斷供都是因為國外供應商懷疑龍騰有虛假宣傳的行為,他們也是為了自身的名譽考慮才采取行動。”
“據我了解,外國人普遍重視合同精神和市場準則,而我們有些商人卻常常違背這些規則。”
“真是令人失望,湯城年紀輕輕怎麼思想這麼落後。”
大量網友加入到對湯城批評的大軍中來,表示這樣封閉保守的想法不應該出現在年輕的商業領袖身上。
人們列舉了各個領域如半導體、高端機床以及醫療器械等行業現狀作為論據。
若不是因為能夠進口國外的產品,這幾個產業恐怕都很難生存下去。
甚至有人罵湯城是狼心狗肺之人,剛取得一點成就就翻臉無情。
互聯網上滿是對湯城的各種譏諷和責難聲。
光刻機?連做芯片用的光敏材料都要依賴彆人?”
“假設外國人真的破壞遊戲規則,你們生產的手機和跑車又是如何銷往全球並且占據如此大的市場份額呢?”
事實上連湯城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竟然會有那麼多國人支持這種觀點。
當然,也有反對聲音存在的空間。
“隻有獨立行走才能越走越遠。”
“看看咱們國家的汽車產業現狀就知道,除了合資品牌外,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暢銷車型?”
“花了幾十年時間,投入大量資金後發現本土汽車行業依然一塌糊塗,這不是失敗是什麼?”
“難道大家都忘了那些年裡遭遇過的國際技術封鎖?而現在這種情況仍然存在!”
這部分網友完全同意湯城的觀點,理解過度依賴外部供應鏈所帶來的隱患。
然而持有相反意見的雙方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由於湯城本身熱度頗高,這一話題持續占領熱搜。
此期間內,湯城選擇了沉默,並未發表更多評論。
因為他想說的話已在之前的訪問裡表達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