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新冒頭的年輕企業家,剛露頭就被拿去和湯城比,結果永遠隻有一個:差得太遠。
“2300億?這才哪到哪。”傑米冷笑,“以我對湯城的了解,隻要還能弄到錢,他就會往裡砸。三千億?五千?他不會停。隻要有一絲可能,他就敢賭到底。”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
“咱們就等著瞧吧,這出戲,才剛開始。”
“要是龍騰上市了,光是這個月的報表,就能直接送它進墳墓。”
三井歎了口氣,略帶遺憾。
對這些人來說,上市公司好辦,股價一砸,信心一崩,收拾起來不費力氣。
“彆急。”鮑爾重新舉起酒杯,笑容燦爛,“它越往裡投,虧得越多。債滾到頂點,自然崩盤。”
“到那時候,我們用最小的代價,把龍騰整個吃下來。放開供應,恢複生產,再包裝上市——狠狠撈一票。”
他眼神發亮,仿佛已經看見龍騰的股票在華爾街掛牌那一刻。
這塊肉足夠肥,潛力足夠大,隻要稍加包裝,就能在資本市場上炒成神話。
不用開槍,不用流血,隻要坐在桌前喝杯酒,就能把一個帝國收入囊中。
這才是真正的獵殺。供應鏈的斷裂,終於到了徹底爆發的時刻。
之前龍騰集團還能靠著倉庫裡剩下的材料硬撐,生產線勉強還能轉。
可庫存一見底,整個製造流程就徹底卡住了。
沒那幾種強酸強堿的清洗劑,芯片做一半就得停工——根本沒法洗乾淨殘渣。
少了關鍵的發光塗層材料,ed屏連最後一步都完不成,壓根出不了廠。
眼下的難題,對龍騰來說幾乎是無解的。
整條產業線被卡死,這種局麵不是一家公司自己能扛得住的。
要不是早就放出風聲說在轉移生產基地,這次停擺的震動會更大。
但就算有這個借口,外界的議論還是越傳越難聽。
日子一天天過去,網上關於龍騰要垮的消息越來越多。
產量下滑的後果,正一點點顯現出來。
公司內部也開始有人提,是不是該裁人、降工資了。
不光臧小花這麼想,不少高層心裡都打起了同樣的算盤。
企業快撐不住了,先甩掉負擔重的非核心員工,保住骨乾,這是最現實的路。
可湯城偏偏死活不鬆口,堅決不讓走裁員降薪這一步。
這一下,不少高管背地裡偷偷聯係上了林大強。
他們指望這位老資格能回來一趟,勸勸董事長。
現在公司都快燒到底了,哪還有資格講情麵?
講人情的企業或許存在,但虧著錢還講人情的企業,根本活不下去。
在市場上拚的是生存,不是溫情。
為了請動林大強,連臧小花都親自跑了一趟新能源產業園的工地。
“林總,我代表管理層請您把手頭的事放一放,回去一趟。”
她一碰麵就直奔主題。
現在湯城油鹽不進,怎麼說都不聽,繼續這麼耗下去,公司隻會越來越危險。
每個月發出去的工資超過120億,這數字已經成了沉重的包袱。
“林總,您得站出來,董事長不聽我們勸,但我們必須集體發聲。”
說起這事,臧小花滿臉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