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終端部門更離譜,芯片才送檢不到兩天,就敢下量產結論,簡直是拿整個項目開玩笑。
聽到這裡,湯城心裡已經有數了。
雖然他也盼著早點出貨,但這回,他選擇站在張小敬這邊。
質檢這一環,是產品的最後防線,絕不能靠運氣過。
還是那句話——越接近終點,越要走得踏實。
更何況,這場仗背後還壓著一個輸不起的賭局。
“張總,照正常流程,至少要連續跑多久的數據,才算過關?”
湯城問得乾脆。
張小敬回答得也沒半點遲疑:“就算用加速老化模擬實驗,至少也要有一周的持續運行數據,才算基本靠譜。”
他這話一出,研發部總監氣得臉都紅了。
他一臉怒氣地開口:“正規的測試規矩明擺著,極端環境下的實驗必須一直搞下去,直到機器徹底罷工為止。”
“拿高溫高濕環境來說,我們真正要看的,是這玩意兒撐了多久才崩盤……”
研發部總監這話不算瞎扯,至少張小敬沒出聲反對,等於默認了這說法。
正常流程就是這麼乾的:把手機丟進苛刻環境裡,啥時候壞啥時候停。
從塞進去到出故障,這段時間就是基礎數據。
中間各項功能的表現起伏,就是波動記錄。
一份靠譜的測試報告該這麼寫: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產品連續工作了多少小時才出問題。
這才叫真正的極限考驗。
所以一部手機從定型到量產,少說也得三個月起步。
要是用現代技術做加速老化模擬,時間能壓到七天。
但這已經是極限了,再短就不行。
不然,藏在產品裡的毛病,很可能溜過檢測。
“繼續測!按張總說的辦,加速老化加七天觀察期,我要一份站得住腳的結論。”
“這一仗,對龍騰來說是翻身機會,不光關係公司死活,也關係到我湯城能不能繼續坐這兒說話。檢測這事兒,絕不能馬虎。”
說著,湯城冷冷掃了研發總監一眼。
這人太懂他想聽什麼了。
這時候的湯城,當然想早點拿到結果。
早出結果,就能早開工生產。
所以一聽到測試初步完成,立馬就趕了過來。
雖然他心裡急得冒煙,可基本規矩還是守得住。
之前敢省流程,是因為他對芯片設計和功能完全放心。
這款石墨烯芯片是係統給的,不可能出岔子。
再加上時間太緊,三個月真等不起。
喜歡高校難就業,影響我技校造航母?請大家收藏:()高校難就業,影響我技校造航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