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量產石墨烯芯片?這也太敢說了,現在搞科研靠發微博就行?”
網上一邊是沸騰歡呼,一邊是冷嘲熱諷。
幾乎所有的業內專家,都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公開質疑。
一枚小小的芯片,凝聚的是現代工業的最高成果,背後串著無數個行業。
光是一台光刻機,裡麵的技術複雜程度就夠人研究好幾年。
從湯城提出炭基半導體計劃到現在,還不到一年。
短短幾個月,居然就說自己成功了,還能量產?
這消息傳出來,等於直接打了專業人士的臉。
對他們來說,這不是突破,而是羞辱。
就在龍騰發布微博的當晚,某檔電視節目火速請來專家點評。
一位知名高校的電子學教授情緒激動地開腔:
“我能理解湯城被那個賭約逼得有多急,但這不能成為撒謊的理由!”
“有學生問我,炭基半導體是不是未來的方向?我的回答是:有可能,但也隻是可能性之一。目前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技術積累,都不足以支撐材料層麵的大換代。”
“更大的問題是,從矽基轉向碳基,絕不是換個原料那麼簡單。它意味著整個產業鏈要重構,生產工藝全得改,多個行業必須協同推進。”
“看看龍騰現在的布局:總部做手機,二十家子公司供應高端材料和精密設備,另有一家直屬芯片廠。”
“從結構上看,我承認湯城確實在下一盤大棋,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把這條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全都攥在了手裡。”
“但這頂多算是剛摸到了門邊,想把整條產業鏈串起來,沒個五年八年死磕,根本彆做夢。光砸錢不行,得一步步啃硬骨頭。”
“至於直接跨到炭基半導體?那不是開玩笑就是外行瞎嚷嚷。這玩意兒比打通現有的矽基路線難多了,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事兒。”
“好歹搞矽基,前人蹚過的路擺在那兒,龍騰集團還能跟著抄點作業,省時間也省經費,屬於後來者占便宜。”
“可要是自己另起爐灶搞炭基,那就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人走過這條路,每一步都得親手踩出來,上下遊全得重新調、重新改。”
“要我說,打通矽基這條鏈子,龍騰少說得拚上五年才能見點影子。要是想從零乾出個炭基產業來?十年內壓根彆提,趁早歇了這念頭。”
0········,·0
“投一萬億聽著嚇人,可攤到整個半導體盤子裡算啥?能拿下頂尖光刻機技術,就已經燒得值了,回本都不虧。”
“可芯片就靠一台光刻機搞定嗎?蝕刻設備你做不做?單晶爐呢?封裝材料要不要自研?靶材能不能國產?”
“這些還隻是造芯片時卡脖子的環節,更彆說周邊一堆配套:屏幕要不要升級?內存要不要換代?不改,跟炭基芯片根本搭不上;要改,又是一大堆錢往裡扔。”
.......
“所以我一直講,半導體的迭代是等出來的,所有條件到位了,新東西自然就冒頭了。”
“就像走路遇著一座大山,過不去就等修路,或者繞道走,這才是正常人的做法。”
“但龍騰倒好,山擋著不讓過,掄起斧子就要劈山開道。這不是拍神話劇,是搞科研造設備,不能光靠意氣用事。”
喜歡高校難就業,影響我技校造航母?請大家收藏:()高校難就業,影響我技校造航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