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麵尋找“野生”的骨冬,以她的速度,一天也就上百積分,太少了。
骨冬的生長環境她大概摸清楚了。
既然如此,她為什麼不試試在庇護所附近人工創造骨冬的生長環境?
想到這裡,烏今越看了看光幕上的時間。
一整天在外麵尋找骨冬,最多也就兩三百的積分。
窮不了也富不起,不如回庇護所操作她剛剛的想法。
將腦袋上的頭套整理嚴實,確定不會漏風後,烏今越支著滑雪板,一路滑回庇護所。
將兩小隻和哩哩放回溫暖的庇護所後,她從背包拿出工具,走到雪層最厚的地方。
出現骨冬的地方下大多為下層堅硬,上層蓬鬆的雪層。
烏今越選中一塊地後,將上層的積雪用雪鏟全都清理到雪橇車後的雪橇,再用雪鏟把剩餘的積雪拍平。
做完這些,她舉起雪鋸,將雪橇上的積雪切割成大小不一的雪塊。
最下層留出幾小格的空間供骨冬生長,然後將雪塊像疊積木一樣全都壘到一起。
烏今越知道大多數高階骨冬的生長,都需要旁邊有提供營養的植物或者異獸殘肢。
她有肥料製造器,但她不知道每格空間需要灑多少肥料,灑什麼等級的肥料,才能利益最大化。
於是她決定分開試驗。
一塊隻有適宜的生長環境,沒有灑肥料的雪層。
幾塊分彆灑了低中高三種能覆蓋小格空間底部肥料的雪層。
還有幾塊則是同樣灑了三種不同的肥料,但肥料減半的雪層。
雪鋸處理積雪和冰層的效果確實不錯。
雖然用起來輕鬆,但來來回回切割和搬運雪塊也著實讓烏今越忙成陀螺。
如果不是寒潮時期,這種活她會把哩哩抓過來一起乾。
但現在外麵的氣溫已經降到快零下二十度,哩哩的枝條剛接觸冷空氣就不怎麼動,一副要冬眠的樣子。
雖然烏今越知道叫哩哩它也會動,但看哩哩現在明顯需要溫暖的環境,還是她自己乾吧。
庇護所附近可以用來建造雪洞的積雪不夠了,烏今越就騎上雪橇車,從遠處地勢較低的地方運了滿滿一雪橇的積雪。
不想將哩哩的口糧投進肥料製造器裡,製作成肥料。
她再一次開著雪橇車,將杉木林裡已經被冰雹砸斷的杉木一批接一批的拖回來。
雖然這些木頭和樹枝大部分隻能做成低級肥料。
但都是免費的,落在杉木林裡也是腐爛,不用白不用。
忙了大半天,給每一塊變量不同的雪洞插上顏色和長短不一的木棍進行辨彆,烏今越拍拍手套上的積雪,鬆了一口氣。
她今天的收獲一共就早上的三株高階骨冬和兩株中階骨冬,折合下來共計十七積分,隻能在補給站買幾個饅頭吃。
如果她今天做的這些雪洞明天沒有長出骨冬,那她今天算是浪費了大力氣。
臨近天黑,半空再次洋洋灑灑的飄下雪花。
看這架勢,晚上估計又有一場暴雪。
將雪橇車和雪鋸上的積雪全都清理乾淨,烏今越才脫下外套進入庇護所。
都說以絨毛禦冬的動物,在寒冷時期來前,身上的絨毛會長的愈發厚實。
烏今越將兩小隻托在手掌心,捏了捏。
兩小隻自從寒潮來臨,就沒有完整的待在寒冷地方超過兩分鐘。
每天隻是看雪,身上的毛也會長厚?
烏今越不太懂,她隻覺得現在的啵啵和鬆鼠摸起來很軟。
特彆是啵啵,橙紅色絨毛無比蓬鬆,炸毛到烏今越甚至有想拿著小梳子給它好好捋捋的衝動。
擔心啵啵四肢的毛太長,和鬆鼠玩的時候奔跑會打滑。
烏今越直接拿出剪刀,小心將它爪子尾部的毛修短。
隨後帶著兩小隻和哩哩吃了一頓熱燙燙的暖鍋。
吃飽喝足後,看著木桌上的三份卷軸,烏今越掃了兩遍,選擇打開煉藥卷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