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作為劉備的使者來到洛陽恰好比董卓的使者李儒晚了一天,但是受到的禮遇也是與李儒類似。
在朝堂之上公開向大將軍、太傅、太後和少年天子獻上劉備的親筆書信,向當今天子介紹他們討伐泰山賊的過程。
作為大儒鄭玄的弟子,劉備左將軍幕府最早的幕僚之一,孫乾不僅儀態方正,而且禮數是非常完備。讓滿朝公卿都不得不承認,劉備手下是有能人的。
大將軍何進對此也是頗為滿意。
要知道昨日的董卓,那是袁紹去信,對方才派人來朝拜的,應當算是太傅袁隗一派的人物。儘管袁氏如今和何進是盟友,但是終究還是分屬不同的陣營。
唯獨坐在天子位置上的漢帝劉辯,如今正是十來歲的少年,充滿了少年的心性,連續兩天都是同樣的儀式對於他來說,還是有點太過於無聊了。
所以,這位少年天子在儀式舉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問:“也不知左將軍平定泰山以後,我能不能去泰山封禪呢?”
此言一出群臣都無言以對,何太後咳嗽了一聲,劉辯馬上蔫了下去,擺擺手示意一切繼續。
唯有中常侍郭勝道:“陛下他日親政,莫說泰山,五嶽均可去得!”
這少年天子一聽,那自然是麵露喜色。隻不過,他並沒有察覺到,朝堂上對此可是一點也不喜聞樂見,尤其是太傅袁隗,見到此景雙目低垂不知在想些什麼。
至於孫乾,他作為劉備的使者在門外候著呢。隻能是遠遠地觀察朝中諸人如今的表現。
隻能說,朝堂之上看不出有什麼異樣,大將軍何進似乎完全掌控著局勢。
就像是給劉備那麼豐厚的封賞,也沒引起任何的反對意見。要知道,這可是二十八歲的州牧和二十三歲的兩千石啊,絕對屬於例外中的例外了。
何進大將軍似乎是完全掌握了局勢,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在朝堂上和他的意見相抵觸。
對此孫乾隻能是接受,這對於他的主公左將軍劉備怎麼說都是好事情嘛。
可是,等到七月初趙雲押運著大批禮物到洛陽的時候,孫乾已經是愁容滿麵了。
趙雲自然是不太理解,這劉備得了賞賜,賞賜他的似乎還是朝中最得勢的大人物大將軍何進,怎麼看都不是壞事。
可是,孫乾無奈道:“本來洛陽已經太平了,可不知怎地,白波賊、汝南黃巾頻繁作亂。大將軍命令袁術去河南征兵。可是,還沒等募兵回來,這又把並州丁原和董卓的兵馬招進洛陽附近。”
“這有賊兵作亂,召集大軍不是很正常嘛?”趙雲作為武將並不理解孫乾為什麼對此這麼在意。
孫乾見狀隻得解釋道:“西園校尉乃是天下精銳,根本就不是什麼小賊能夠對付的。何須召喚外臣率兵入京啊?”
“那若不是對付賊軍,大將軍想要做什麼?”
趙雲更懵了。
“傳說,大將軍是想要向宦官動手了,打算一舉掃清十常侍。”
“十常侍……大將軍好大的魄力!”
趙雲也是頗為震驚,似乎是驚訝於大將軍的魄力。
“此取亂之道也!想殺十常侍,難道對方會引頸就戮?唉……”
聽孫乾這麼說,趙雲才明白這背後,居然有這麼多彎彎繞繞。
顯然,這政治上的事情可一點不比行軍打仗簡單。他真的是有點想,讓顧南行除了軍事課,也搞個政治速成班,省得他完全不懂。
不過這也隻是說說,他對這些其實也不感興趣,讓孫乾他們去搞正好。
隨後這一陣子,他就成為了工具人,到處是跟著孫乾給人送禮。根據不同人,都要送不同的東西,那真是複雜到他都頭疼,也不知道孫乾怎麼記下來的。
等到禮好不容易送完了,大將軍何進又來召喚他們見麵。
這何進大將軍見到他們兩人那是心情很好,顯然是解決了什麼難以搞定之事,非常豪爽如同市井豪客一樣,請兩人吃酒。
有鑒於大將軍何進的身份,孫乾和趙雲那自然是不會推脫。甚至麵對何進讓趙雲展示功夫的要求,那趙雲自然也隻能應下。
在趙雲打趴下何進兩名門客之後,那何進是帶頭叫好。這環境,趙雲倒是挺適應,但孫乾就有點摸不清楚何進大將軍這肚子裡賣的什麼藥了。
看到孫乾冥思苦想,何進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劉皇叔帳下猛將,厲害厲害!”
“大將軍過獎!”
趙雲自然是抱拳行禮。
“若非劉皇叔在我之前延請二位,我倒是想請二位入我幕府。”
“大將軍切莫調笑我等了。”
這回孫乾真的憋不住了,也隻能起身行禮,與趙雲站在一起。
何進見狀又是大笑一陣,請兩人是坐到他身邊相談。
這一回,大將軍何進正經了不少問孫乾與趙雲道:“不知道二位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孫乾自然很清楚,這與其說是在問他們倆,更是在問劉備的態度。
這很明顯,既然何進給了劉備和顧南行這麼多,你現在拒絕他的要求那是自己作為使者能做的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