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袁氏富有天下,糧抹本來不該如此輕易枯竭,與劉備軍拖上一年半載總是可以的。如果承受不起,到春天儘起大軍,配合孫氏以海量人數決戰也是更有優勢。
但是問題在於,袁術並不是一個善於攢錢的人,他在汝南和他那些朋友,以及世家公子之間的宴飲歡聚,所花費的巨額金錢已經影響到了前線的糧草供應。
所以袁術才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這樣一種方案,來利用自己手下孫堅的勢力,與劉備軍對抗。
是以,任憑顧南行對經濟數據頗有研究,諸葛亮能掐會算,也沒辦法算出來袁術在這些世家子弟的社交活動上花費了多少錢糧,無法知道為什麼袁術突然就做出了這樣的決策。
但是,隨著孫堅的大軍到來,呂布接受了袁術的指派,必然是要準備行動的。隻不過,是怎樣一起行動還是未知之數。
賈詡洞見了一點,那就是孫氏的目的和袁術必然是不一樣。袁術必然是希望孫氏和劉備軍互相消耗,而自己的主力保持完好。而孫堅則是希望自己這些淮泗精銳得到保存,隻是避免和劉備軍主力對上。
在這個情況下,袁術必定是命令孫氏大軍去支援呂布的,隻需要一點點動力,比如說劉備軍反攻了。
可是,孫氏憑什麼要服從對方呢?那就要給孫氏一門的將領施壓。在進攻呂布軍的同時,劉備軍的騎兵主力要主動出擊,製造壓力,迫使孫氏為了減少損失,去與呂布軍彙合。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在彙合的過程中,孫氏真的露出了破綻,讓劉備軍抓住,一口氣擊潰對手。
所以在賈詡的規劃裡,既然袁術已經放棄了消耗戰術,讓孫氏大軍進入戰場,那麼劉備軍的精銳騎兵就可以解放出來,不必為了節省糧草避免大規模行動。
至於冬天?劉備軍的騎兵什麼時候怕過冬天,經過了長期訓練以及和出身北部邊疆的騎士們對保暖可是很有一套。
而在延津吃了兩個多月精糧的戰馬,也都是膘肥體壯,正等待著奔跑的機會。
這樣,隻要劉備軍的騎兵主力穿越對方的防線發動進攻,隻要沿著合理的路線行動,讓袁氏摸不清劉備軍的進攻路線,就足以讓袁氏擔憂他們會攻擊自己原本脆弱的補給線,尤其是支持孫氏的補給線。而這樣,自然會逼迫孫堅軍選擇與呂布軍彙合,並且還會給劉備軍突襲的機會。
如此一來,諸葛亮的策略就可以達成,也可以滿足擊潰一支敵軍的目標。
唯一不如龐統計劃的一點,那就是沒有擊潰袁紹的主力,那麼下一步繼續進攻冀州南部的魏郡的時候,就不得不再對抗一次袁紹的主力兵馬。
這支部隊,是袁氏之中最具有戰鬥力的一支,可不好對付。與劉備軍多次交手,都能夠不敗,算得上是相當強大了。
“文和賈詡的字)此計,甚好!穩中求勝,掌握戰場主動,正是持重之策。”
劉備點頭之後,賈詡的建議也就成為了這一次討論的最終決策。諸人對此自然是全力以赴的執行,以配合大軍的調動。
這樣規模的行動,又是新春剛過的時節,自然是瞞不住有心之人。袁紹和孫堅的謀士都看出來了劉備的目的,所謂持重之策,既然是中規中矩,那自然就容易被看穿。
對此,不管是袁紹軍的沮授和郭圖,還是孫堅軍的張弘和周瑜,對於這種近乎於邀請的做法都十分清楚。
孫堅軍眾人對此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他們隻能選擇接受。這就是擁有一支優勢騎兵,一支足以取得一錘定音效果的騎兵大軍的優勢。他們也許不能一下子取得戰鬥的勝利,可是機動性和突然性的優勢,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作戰方式,不管是怎樣的戰局,他們都可以掌握主動權。
沒有騎兵的一方隻能選擇代價最小的方式行動,哪怕是知道對方這麼做,就是在給自己挖坑。
可是如果不這麼做,就意味著更不利的局麵的時候,哪怕是挖坑,他們也隻能夠選擇跳下去,沒有任何辦法。
但是對於袁紹軍而言,他們的選擇就多了不少。要知道,他們可是擁有和匈奴人貿易的機會,擁有大量的戰馬,以及接近七千裝備精良的幽州和涼州精騎的。
這樣一支騎兵主力,在戰場上也足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可以說,他們雖然還不足以和劉備軍主力對抗,但是也是一支足以影響戰場主動權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軍選擇在開戰初期以主力大軍盯住袁紹的兵馬。
但是,如何應用這樣一支對於戰場舉足輕重的力量,袁紹軍內部倒是產生了一番爭論。
以沮授為首的謀士認為,此戰決定了戰爭的勝負,無論如何袁紹的主力騎兵都應該設法突破劉備軍設下的偏師阻攔,派出一支隊伍支援袁術的大軍。
要知道此戰得勝,劉備軍就必然要退回濮陽,袁紹勢力依舊和袁術接壤。如果劉備軍真的大敗,那袁紹就有機會在冀州和兗州擴張一番,恢複勢力。最不濟也可以保證冀州的安全。
相反,以郭圖為首的謀士們認為,劉備軍由關羽率領的偏師實力也不弱,隻要能夠保持與關羽軍的對峙,讓他們不能支援劉備軍主力就是很大的助力了。
呂布加上孫堅的兵力,一共多達十多萬人,這樣一支大軍對抗數量隻有他們三分之一的劉備軍怎麼可能會敗呢,最不濟也是個半斤八兩。
相反,如果因為派兵支援,導致己方兵馬損失慘重,那可能結果就全然不同了。到時候,真的損失慘重,很可能整個魏郡都保不住,讓袁紹丟掉整個冀州南部。
兩種做法各有利弊,袁紹也很難下決定。以他對袁術的了解,呂布和孫堅的十多萬大軍,多半是無法擊敗劉備軍的。
可是不論呂布還是孫堅,都是天下聞名的大將軍,結果也很難說。
於是,袁紹隻能是感慨了一句:“恨友若荀諶的字,袁紹謀主,已經病逝)不在此啊!”
喜歡三國第一後勤大師,蕭何算什麼?請大家收藏:()三國第一後勤大師,蕭何算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