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好多人都給他和秀芝送了豆包、年糕之類的,這禮肯定得還啊。
琢磨來琢磨去,還真沒啥能拿得出手的。
乾脆去清水湖,鑿個冰窟窿,弄幾條大魚,一家送一條,也算是有模有樣了。
他也琢磨過上山打點兒野味,可打幾隻野雞野兔也沒啥用。
要想打大點兒的野物,就得往山裡走,可這這大雪片子漫天飄,大雪把山路封的死死的,根本進不去。
思來想去,還是打魚方便,用漁網打魚得和村裡三七分,用魚鉤釣就不用分。
鑿冰網魚是個辛苦活,他懶得為他人作嫁衣裳,乾脆用多少取多少就好。
清水湖並不清淨,塗誌明到的時候看見湖麵上竟然有三四夥人在鑿冰撈魚。
看得出來,腦子活的人都在想辦法活著。
塗誌明不願意太顯眼,鑿開一個冰窟窿。
魚鉤上掛了一個苞米粒,就把魚線順到了湖水深處。
計算了一下需要還禮的人家,係統定位,空間裝魚。
過年吃鯉魚最好,他專門挑五斤以上的大鯉魚收。
這時候,遠處一組用漁網捕魚的開始收網了,卻隻有小魚三兩條。
即便如此,還是響起了歡呼聲。
塗誌明隱約聽到有人說青草湖的魚太小,能整著魚+就不錯了。
天氣乾冷,大風刮的呼呼的,冰麵之上很難待得住。
塗誌明不願意遭那個罪,假裝用魚線收了兩條大魚,裝進了背簍裡準備回家了。
他一走,冰麵上沸騰了起來。
“剛才那小子是釣的魚咋那麼大?”
“不知道,看樣足有十來斤了!”
“沒那麼大,不過肯定超過五斤了!”
“這小子會選地方啊,走,咱們去他那個地方試試!”
冰麵上的議論聲塗誌明沒聽見,騎著大紅馬轉了個彎,把空間裡的魚全都放進了竹簍裡。
他一共帶了兩個竹簍,幾乎都裝滿了。
除了人高馬大的塗誌明,大紅馬身上陡然多了小兩百斤的重量,步伐變得沉重起來了。
大紅馬:彆人都是拿馬當老爺子伺候,隻有你拿馬當牲口是吧?
魚在竹簍中掙紮了一番,全都不動了,慢慢變成了冰坨子。
這正是塗誌明想要的結果,要是到家才拿出來,那就顯得太假了。
…………
四川江油,李青山一家接到了秀芝的來信。
兒女就是這樣,誰在外麵惦記誰,誰在跟前煩誰。
李建軍開信開的慢了,都被數落了好幾句。
展開信紙,上麵是秀芝娟秀的小字。
“秀芝這字有進步啊!”
“可不是麼,橫平豎直的,比之前強太多了。”
“少廢話了,快念念!”
李建軍清清嗓子讀起了信。
“爸、媽、哥、嫂子、小弟:
我很想念你們!
家裡給我寄的東西收到了。
我到西北第一次吃火鍋,很好吃。
……”
秀芝這封信很長,足足有三四頁之多,不過基本都是閒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