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洗衣機就拉回來了。
馬大虎直接把拖拉機開到了山坡下。
接著幾個小年輕的把洗衣機抬上了山坡,放進了院子。
去掉外包裝,就是一個普通的單缸洗衣機,鋁殼外包裝,挪動起來不算太重。
塗誌明試了試重量,覺得每天從屋子裡搬出來壓力不算太大,反正比給老三洗尿戒子輕鬆得多。
在壓水井一頭接了個管子,屋子裡甩出一個排插,洗衣桶裡扔進去幾件臟衣服,洗衣機運轉了起來。
好處是運轉的力度很大,比成年人手搓的力量大多了。
壞處是噪聲太大了,轉動起來跟開飛機一樣,聲音嗚嗚的。
來看熱鬨的看塗誌明費勁巴力的接水管,接電線,洗完之後擰乾、晾曬,然後還要想辦法排水,一個個全都笑了。
那真是一點兒嫉妒之心都沒有,一派歌舞升平。
董大娘埋怨道:“你說買這玩意兒乾啥啊?家裡的衣服加在一塊都不一定有這玩意貴。”
魏三軍媳婦趙海霞、還有海老通的老伴兒海大娘,都過來幫秀芝伺候月子了。
瞅見塗誌明費了半天勁兒,就洗了幾個尿戒子,倆人全都笑了。
海大娘道:“這事兒我要是回村說出去準保沒人信。
三百多塊錢買個洗衣服的機器,過去地主老財才能這麼乾吧。”
趙海霞道:“一塊錢能雇人洗兩天衣裳,三百塊錢能雇人洗兩年的衣裳。
這麼多的錢乾點兒啥不好啊?就是借出去,還有一分的利息呢!”
聽著眾人的議論聲,塗誌明隻是笑笑而已。
任何事物的普及都是有個適應過程的,冰箱、電視機、電冰箱、電話、手機皆是如此。
實驗完洗衣機,他拆除電線水管,把洗衣機又搬回了屋子,放在屋中的一個角落。
秀芝踩著縫紉機縫了洗衣機罩子,罩在了上麵。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海大娘和趙海霞伺候完月子,塗老三終於有了正式的名字——凃予安。
予安,平安順遂,一生安穩。
這名字好是好,奈何起的慢了些。
正式名字確立之前,非正式的名字已經叫了出去。
起因是有天塗瑩瑩趴在炕沿看弟弟,感慨的說了句:“弟弟的頭可真大啊!”
這話被塗晶晶聽見了,立即接話道:“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
於是乎,塗家老三喜提綽號——塗大頭。
塗誌明對綽號這事兒持的是開明態度,反正農村孩子幾乎人人都有,有的叫的多,有的叫的少而已。
又是周末,塗誌明抱著塗大頭參加了集團的董事會,之後又組織了集團全體工作人員會議。
會議的內容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向陽集團的毛紡廠終於建成了,需要招工人開工了。
集團人力中心主任何永強彙報道,“毛紡廠落成之前,我人力中心就開始著手招工了。
目前已經招收到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女工兩千人,基本滿足了開工條件。”
塗誌明皺皺眉頭問道,“招工招了好幾個月了,怎麼才招到這麼一點兒人?”
賀永強眉頭緊鎖。
“咱們公社現在辦了太多的社辦工廠,可周邊公社離得最近的也有二十多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