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留在東宮用了個午膳,便回大安宮了。
臨走前,不止把東宮的搖椅搬走了,還把鐵鍋也給搬走了。
等李承乾知道的時候,李淵早就離開了。
氣的李承乾在原地不停的跺腳:“強盜,強盜啊。”
“殿下,慎言啊,還是讓工匠再做吧。”王泉看李承乾如此罵太上皇,心臟撲通撲通的跳,深怕有人在旁邊聽見。
到時候傳到外麵,恐怕太子殿下又要被彈劾了。
好不容易躲過了李世民愛的教育,現在看李承乾又開始念念碎太上皇,王泉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還不如直接去掖庭宮呢。
李承乾稍微冷靜下來,揮了揮手:“那就快去,不然今晚吃什麼?”
“是。”王泉鬆了口氣,馬上下去安排了。
可就在王泉離開沒多久,便由一名身穿鎧甲的士兵進來拱手道:“太子殿下,一位自稱是馬周的人求見。”
“馬周?”
李承乾考慮了三秒後,連忙說道:“快,讓他進來。”
“是。”士兵很快退了出去。
也就是一刻鐘的時間,馬周就出現在了李承乾麵前。
李承乾本來想笑的,可為了拿捏住馬周,按壓住了內心的喜悅道:“馬周你是想明白了嗎?”
“回太子殿下話,臣想通了,願意為太子殿下馬首是瞻。”馬周眼神堅毅的說道:“殿下說得對,不應當隻懂得自身的功名考慮,而是要為天下學子考慮。”
“世家一日存在,寒門學子一日不能出人頭地。如能夠犧牲馬周一人,換取天下寒門學子一次機會,馬周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承乾挑了挑眉。
沒想到馬周覺悟這麼高,怪不得日後能成為大唐宰相的人物。
看來貞觀時期的宰相各個都是人中龍鳳的角色啊。
也不知道是李世民命好,還是大唐人才輩出,隨隨便便單拎出來,都是柱石的存在。
“行,既然你願意入東宮門下,我先跟你說說我們的規矩。”李承乾沉思片刻,起身圍繞著馬周轉了兩圈道:“未來馬周你遇到任何情況,不得說與東宮或者皇室有關,一切行為都屬於你個人意願,與任何人都無關。”
“這”馬周遲疑了一下,想到上次李承乾說的話,無奈點了點頭:“全憑殿下做主。”
“嗯。”
李承乾對馬周的態度很滿意,點點頭繼續道:“接下來我會給你幾個賺錢的生意,切記這些生意都是你馬周的,賺的錢是我李承乾的明白嗎?”
“是。”馬周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隻要能夠打擊世家,這些也是無可厚非。
李承乾微笑著點了點頭:“生意從長安開始,給你兩年時間就要做到全大唐,三年時間把生意做到突厥和西域,五年時間最起碼要把生意做到十五個國家,有問題嗎?”
前麵的馬周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有難度有挑戰性,很不錯。
可後麵的,馬周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五年時間要把生意做到十五個國家,太子殿下您是認真的嗎?
李承乾看馬周的表情,皺起了小眉頭略微有些不滿:“馬周這點挑戰都做不到,還想跟世家對抗?你馬周憑什麼?不就是憑借著生意做大,做強,超過世家嗎?”
歎息一聲,李承乾知道古人的思維比較局限,所以語氣微微放軟了下來:“馬周,記住大唐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天下很大,如果你能把生意做到全大唐,我們就有跟世家扳手腕的可能,你要是能把生意做到了全天下,那麼大唐就能夠長長久久的賺外邦蠻夷的錢,我們可以用手上的生意來控製他們。”
“這叫做經濟。”
經濟?
馬周聽的一愣一愣,完全沒明白李承乾的意思:“殿下,何為經濟?”
從未聽過的一個詞,讓他摸不著頭腦。
對於現在馬周的樣子,李承乾還是非常滿意的。
不問隻答應,那種人頂多做個內侍,隻知道服從,哪怕到死也不會提問。
但各種反駁,卻不去行動的人,這叫懶惰之人。
馬周恰恰相反,該服從就服從,該提問就提問,不會不懂裝懂,這叫做聰明人。
對此,李承乾也是毫不吝嗇的說起了經濟:“經濟其實是一種模式,對於此時的大唐來說可以說是概念。”
“經濟是指百姓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資資料的總稱,小到家庭經濟,大到國民經濟,從生產為基礎到消費為終點。”
“打個比方,今日你馬周種出了糧食,然後把糧食賣給了糧商,中間產生了利潤,就是經濟。也就是你馬周的個人經濟收入,而糧商把糧食賣給百姓,交完了賦稅,他們也賺錢了,賦稅中含有的就是國家經濟,同樣也是產生了利潤。”
“經濟一詞,有經邦、經國、濟世、濟民、經世濟民之意思,治國平天下之意。”
馬周越聽眼睛就越亮。
沒想到李承乾明明一個九歲孩子,卻能夠把大唐這些商賈之術用兩個字概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