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崔氏主要產業就是糧食,而滎陽鄭氏的主要產業就是書籍和紙張,清河崔氏則是酒水和酒肆,還有就是太原王氏的鹽。
剩餘的趙郡李氏和隴西李氏,主要還是土地為主。
崔仁師看崔以玄和王珪都沒有表態,微微蹙起了眉:“兩位,難道不讚同我的做法?”
“如今朝廷都逼迫我們如此,難道不應該好好敲打敲打朝廷嗎?”
“嗬嗬。”王珪尷尬的笑了兩聲,有些為難的說道:“我們太原王氏主要生意便是鹽,糧食這一塊涉及並不多,如果鹽漲價的話,是不是逼迫的陛下太緊,反而是適得其反呢?”
聞言的其餘幾人,紛紛讚同的點頭。
不是他們不舍得漲價。
漲價他們賺的更多,而是逼的朝廷太緊,萬一狗急跳牆,他們不都要完蛋?
李世民可是掌握著軍隊,他們手上除了一些家族培養的死士之外,拿什麼跟朝廷去拚?
聽懂意思的崔仁師歎息一聲,揮揮手道:“罷了,那就糧食漲價吧,到時也夠朝廷那邊喝一壺的。”
。。。。。。
很快,在幾家商議之後,整個長安城的糧食價格直接漲了三成。
看懂內情的一些人已經開始大量的囤糧食了。
而普通的百姓,看著糧食漲了三成,原本要買糧食的隻能少買些許,希望過段時間糧食能夠降價。
因為朝廷現在在打仗的事情,長安城的百姓還是知道的,完全沒有往五姓七望身上去想。
太極宮,甘露殿。
李承乾被李世民喊來,也沒有通傳,隻是讓他在門口跪著。
這讓李承乾非常的憋屈,可又不得不跪,畢竟古代的製度他很清楚,彆看是太子,要是不聽話,說不準就大刑伺候。
跪總比大刑伺候比較好。
而且這是太極宮,他想跑也來不及了。
這一跪就是半個時辰。
直到張阿難在殿門口聽著一身黑衣的人彙報完,歎息的看了眼李承乾之後,便進去跟李世民彙報了。
李承乾看著黑衣人離去,腦中很快出現了一個想法:百騎司。
原來百騎司是這樣的,還從未見過呢。
不多時,甘露殿內就傳出了李世民的咆哮聲:“你說什麼?世家這麼快就動手了?”
張阿難知道李世民是個暴脾氣,臉色平靜的回道:“陛下,就在一個時辰前,整個長安城的糧價漲了三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