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觀察了一下李世民和其餘大臣們的神情,心中暗罵:老陰比。
明明自己想打,卻來問他的意見。
沒辦法,李世民知道李承乾來的第一時間,內心已經有了計劃。
戶部不是沒錢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
不是沒有糧食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
害怕民不聊生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法子。
故作思索良久,李承乾這才開口道:“回父皇,兒臣以為,這仗該打。”
李世民眼神瞬間亮了。
大臣們紛紛露出了惋惜的神情。
這下好了,原本陛下那邊還能勸一勸,太子殿下都說要打,他們還真的沒有什麼理由能拒絕。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怎麼勸?
房玄齡歎息一聲,依舊不死心的上前拱手道:“太子殿下,打仗可不是小事,您可知需要花費多少糧食?”
聞言,李承乾扭頭對房玄齡昂了昂脖頸道:“孤已經在長安預備了一百萬石糧食,這些糧食並不會影響長安糧食的價格。另外,如朝廷出兵,孤可讓江南那邊再運一百萬石糧食前往邊疆,不知邢國公,這些糧食夠否?”
“這”房玄齡瞳孔畏縮。
兩百萬石糧食,足以支持幾場大仗了。
周圍的大臣們也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李承乾,萬萬沒想到太子殿下如此富庶。
恐怕是五姓七望之人,都拿不出這麼多糧食來支持打仗吧?
“哈哈哈。”李世民忽然笑了,眼神掃過一群大臣,好似在說:看看,看看咱大兒子,看看這才是大唐的太子。
見李世民如此得意,杜如晦上前問道:“太子殿下,你可知一旦開戰,影響的是百姓們的生計。若是贏了,也就罷了,可萬一戰局僵持,明年開春糧食誰來種?”
說的已經很委婉了,隻說了戰局僵持,沒說萬一要是輸了該怎麼辦。
可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輸了,對大唐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到時突厥肯定會勒索大唐。
這才兩年過去,大唐才剛穩定,再來一次渭水之盟誰也負不起責。
李世民非常不喜歡杜如晦這話,可無法反駁,隻能恨恨的瞪了眼杜如晦,最終將眼神眼神放向了李承乾的身上。
希望李承乾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李承乾倒沒有想過輸的問題,除非史書是瞎掰的。
但這可能嗎?
明顯不可能,如此滅國之戰,史書怎麼可能瞎掰。
想了想措詞,李承乾反問杜如晦道:“萊國公,你們文臣是真的擔憂百姓生計,還是擔憂大唐這場仗會輸?”
“都有。”杜如晦也不虛假,直接回應道。
百姓生計關乎江山社稷,江山好了,他們臣子才會好,江山若不穩固,當官都當不穩。
若是大唐敗了,賠款還是小事,一旦邊疆戰事敗了,很可能威脅到長安城,到時大唐內部兵力空虛,突厥又是騎兵,想要召集援軍都不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