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軍醫們開始行動了,李承乾也是欣慰的點點頭,說了這麼多並沒有白費。
大唐人還是非常講道理的。
李承乾正要走,發現站在不遠處的李靖等人一愣。
“李將軍。”上前拱了拱手。
在軍營內,正常交流還是要稱呼職務。
李靖和身後的將領也是拱手回應:“太子殿下。”
最後,李靖點頭笑道:“太子殿下剛才那些話可是真的?”
大唐雖然商業發達,南來北往的商賈不少。
可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哪怕是官道,也不都是平坦的。
見識到了南崖工業園的水泥路,李靖就設想過,要是水泥路能在大唐遍地開花,那以後行軍速度不就更快了,運送糧草也會縮減不少的時間。
最主要縮減了運送糧草的時間,也是節約了不少的糧食。
李承乾微微愣了愣,不過還是很快的回道:“李將軍,孤何時說過謊?而且是對著如此多的人,要是孤承諾的沒有完成,孤還有何信譽可言?”
聞言,李靖欣賞的頷首。
到時候旁邊的張公瑾一臉不忿的說道:“太子殿下,就算大唐要修路,也不一定需要用突厥這些俘虜嗎?”
想到曾經的袍澤,不少都死在了突厥人的手中,他就意難平。
李承乾對張公瑾不熟悉,畢竟常年駐守在邊疆。
彆說這些邊疆的將領了,李承乾在長安城很多有名的將領都沒有認全。
還是衛規在旁邊低聲說了一句:“太子殿下,這位是張公瑾將軍。”
張公瑾?
“定遠郡公?”李承乾詫異的喊出了爵位。
張公瑾並沒有意外,拱手回道:“正是臣。”
“哦。”李承乾看張公瑾年紀也不是很大,看起來也就三十幾的樣子。
曆史上張公瑾是貞觀六年病逝。
那也就是四十來歲,真是天妒英才啊。
嗯,張公瑾的事跡確實算得上英才,原本效力王世充,在李績和尉遲敬德等人的推薦下,才來給李世民效力。
一些著名的戰役,都有他的身影,特彆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要算卦,被張公瑾一把搶過龜殼甩在了地上,還說‘占卜是為決定疑難之事,現在事情並無疑難,還占卜什麼,如果占卜的結果不吉,難道能夠停止行動嗎’。
最終玄武門成功,李世民也開始重用張公瑾,出任代州都督。
而且還多次對李世民提出進言,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采納,特彆是上表請求實行屯田這一舉措備受好評。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張公瑾,雖然不惜他的言語,但這個人是沒什麼毛病的。
“定遠郡公提出的問題很好,當然大唐的百姓響應朝廷的號召,應征徭役來修路。可百姓都來修路了,糧食誰來種定遠郡公給孤出個主意如何?”問題很尖銳,李承乾也沒有因為張公瑾的功績而給一個好的語氣。
想要富,先修路的政策絕對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