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話題,李承乾實在是聽不下去了。
起身,他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微微躬身道:“父皇,母後,兒臣去跟大臣們敬一杯酒。”
古代在這種場合,其實根本不需要李承乾這個太子主動去敬酒。
待會兒那些使臣和大臣們都會主動來敬酒。
可在輩分來說,李承乾確實該去敬酒。
“好。”李世民自然是答應了。
有時候彆說太子了,他這個皇帝都要去敬酒。
何況今日是慶功宴,是該給有功之臣敬酒。
李承乾走到了裴寂那一桌,率先敬了裴寂一杯道:“裴仆射,自從江南道水患以來,孤還未去看望你,辛苦你為大唐百姓做的一切,這一杯孤敬你。”
端著酒杯的裴寂連忙和李承乾碰了一杯,仰頭一飲而儘。
哈~
辛辣的酒穿腸而過,酒氣衝腦。
“太子殿下過譽了,這些都是臣該做的。”
“哈哈。”李承乾一笑,回應道:“大唐要是多幾個裴仆射這樣的宰輔,何愁不興。”
很多傳言,裴寂就是會拍馬屁,哄的李淵開心,才能夠坐上這個位置。
其實不然。
在唐初,要是沒有點能力,怎麼可能會坐上宰輔的位置。
何況李淵打天下,要沒有這群老臣子,李世民哪能安心在前方屢屢戰勝敵軍。
這番話同時也落到了其它官員耳中。
明顯是李承乾在抬舉裴寂,有了李承乾這番話,很多選擇站隊的官員,可以說找到了方向。
慶功宴,不先去敬李靖,而是選擇了裴寂,就很說明問題了。
官場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哪怕是李承乾這個十歲的孩子,他也是深知其中的道理。
目前裴寂就是他的白手套,這手套絕對要保護好,同時也給彆人傳遞了信息,裴寂就是他的人。
不再是李淵的人。
不,應該是李淵就是最支持他的人。
敬完了裴寂,接下來就是李靖。
作為滅突厥最大的功臣李靖,加之還是李承乾的老師,位居第二肯定是理所應當。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李承乾不先敬李靖。
又是老師,又是自己的支持者。
可李承乾很明白,李靖未來會被李世民猜忌,如果太子和這樣的軍神走在一起,恐怕李世民容易徹夜難眠。
睡不安穩。
一個有錢,有名頭,還有腦子。一個有軍權,有威望,還有不輸自己排兵布陣。
李世民能睡得著都有鬼了。
“李師,這杯酒孤敬你,大唐江山有李師這樣的軍神存在,可保大唐三代無憂。”李承乾忠心的說道。
三代無憂~
嘶!
聽見這話的官員和使臣們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評價太高了吧?
絲毫不遜色一人能抵千軍萬馬的讚譽。
李靖也是非常意外,連忙搖頭:“太子殿下說笑了,臣哪有那麼大的本事,但隻要大唐有需要,臣必定赴湯蹈火,隻要陛下一句話,臣再戰三十年又如何。”
如今的李靖已經年近五十。
再戰三十年,對古代人來說是絕對的高壽了。
其餘武將聽見這話也是熱血澎湃。
唯獨一人嗤之以鼻。
那就是莒國公唐儉了,自從突厥一戰,他已經跟李靖結了死仇,不死不休了。
“好,孤記住李師這句話了,那咱們就再戰三十年。”李承乾高舉酒杯和李靖碰了一個。
李靖亦是如此一仰而儘杯中酒。
對於這師徒二人的對話,不少官員都私下議論。
有的認為李靖說陛下,而不是太子,其實是在暗示,他隻是中立的。
還有人認為李承乾說再戰三十年,其實就是暗示著李靖未來要好好輔佐他。
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一一跟武將們敬完酒,李承乾沒有回到主桌之上,而是走向了遣唐使的這一邊。
幾十個遣唐使,浩浩蕩蕩的都坐了五桌人。
看見李承乾來了,由高昌國主鞠文泰領頭起身:“太子殿下。”
“嗯,坐,都坐下。”李承乾看大家如此熱情,臉上的笑容肯定少不了,擺擺手讓大家入座:“今日微微薄酒,還望諸位能夠賓至如歸。”
微微薄酒?
一些偏遠的小國使臣,看了看杯中的酒。
這是他們喝過最好喝的酒了,還是薄酒。
謙虛的有些過了吧?
還是說大唐的酒文化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
鞠文泰倒是喝過這酒,但在高昌這酒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長期有的喝,感慨的說了句:“太子殿下,這宮廷玉液酒聽說是太子殿下親自釀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