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甘露殿。
燭火搖晃,照的李世民的麵龐忽明忽暗,奏折上的字也是忽明忽暗的。
殿外忽然下起了細雨。
李世民抬頭聽見雨聲問道:“太子今日已經出發了吧?”
“回稟陛下,太子殿下今日一早便已經乘船前往江南了。”張阿難躬身回應道。
可能是批閱奏折累了,李世民起身伸了一個懶腰。
“走吧,去立政殿。”
“喏。”
張阿難回應一聲,便招呼著內侍們擺駕。
稀稀拉拉的雨點敲打在瓦片之上。
等李世民到立政殿的時候,長孫皇後還未入睡,坐在燭火前看著手中的書籍。
可心思早就飄向了遠方。
具體去了哪,她自己都不知道。
李世民故意沒讓人通報,靠近了長孫皇後,想知道對方看的什麼書籍。
可走近一看,發現長孫皇後停留在這一頁,久久都沒有翻至下一頁。
“觀音婢?”輕柔的喊了一聲。
長孫皇後猛地一怔,扭頭發現是李世民,連忙就要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李世民雙手摟住長孫皇後的雙肩道:“你在想什麼呢?”
“沒什麼。”
長孫皇後抿了抿唇,想到了什麼,抬頭眨眼關心的問道:“陛下可用過膳了?”
身為敬業的皇帝,李世民是經常忘記用膳。
又或者說是不餓就不用,要真的餓了才會想到用膳。
李世民頷首:“已經用過了。”
說著,看長孫皇後心思重重的樣子,明白了些什麼。
“觀音婢你是在擔心承乾?”
“嗯。”長孫皇後良久才輕應了一聲,看向殿外的雨點:“聽聞承乾今日一早便已經乘船去嶺南了,如今下雨,也不知道承乾如何了。”
兒行千裡母擔憂。
何況李承乾坐的是船,如果沒有下雨,她還沒有如此擔心。
李世民微笑安慰:“承乾大了,不必擔憂。何況尉遲敬德和侯君集跟著,身邊還有幾百侍衛,他們肯定會保護好他的。”
“嗯。”
雖然依舊擔心,長孫皇後還是頷首點頭。
這樣的長孫皇後,李世民也不知道如何勸說了。
要說不擔心是假的,他也是內心不平靜。
可他不能表現出來。
如此優秀的兒子,李世民怎麼會不擔心呢。
未來大唐的希望。
李承乾越表現的優秀,李世民就越要給對方創造繼承大統的機會。
這樣未來登基,才不會受到太大的阻力。
“觀音婢,夜深了......”
不等李世民說出休息二字,長孫皇後忽然忽然問道:“陛下,承乾去嶺南,馮盎那邊真的沒事嗎?”
身為皇後,有不少人彈劾馮盎這事,她怎麼會不知道。
一旦屬實,那李承乾這次去嶺南,豈不是羊入虎口,相當於把太子送過去當人質嗎?
聽聞馮盎,李世民臉色鐵青,也不太好看。
“給馮盎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對大唐太子動手。”來自天可汗的底氣。
要是馮盎是個聰明人,那麼他肯定不會拿李承乾來要挾。
畢竟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他馮盎說造反就能造反的。
一旦真這麼做了,先不說他這個皇帝會不會禦駕親征,就朝堂內的武將都能夠傾巢而出,一個馮盎根本不可能跟滿朝武將抗爭。
救太子的名聲,可比滅一國的名聲更容易青史留名。
長孫皇後抿著唇頷首。
聽見李世民如此有底氣的話,她也反應過來了。
是啊,李承乾是大唐太子,馮盎帶點腦子也不會乾出這樣的事情。
換做李世民,那就不一定了。
最終,長孫皇後在李世民的勸說下,終於帶著擔憂入睡了。
。。。。。。
細雨綿綿,一直下了三日。
天氣也漸漸的有些降溫。
李承乾終於到了江南吳郡碼頭,這裡就是江南最大的糧食轉運站。
有著這個名頭,吳郡過往的商賈也是越來越多,找活乾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