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知吐穀渾使臣竟然如此硬氣,當即就怒道:“出兵。”
滿朝文武,雖然內鬥不斷,但是得知大唐禮儀之邦一切按照禮儀來辦,聯盟國提案也交了,可對方不知好歹,那隻能是要打一仗了。
如今的大唐不缺糧食,供給大軍還是綽綽有餘。
接下來,大唐這台現在世上最大的戰爭機器瞬間啟動。
各方都在為兵部開路燈。
戶部早早的便將糧食預備好,而且還主動的去大唐集團,結算了出征倭國的糧食款項。
不得不說,李承乾知道這消息都意外之極。
戴胄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懂事了。
自己都沒催呢,他竟然主動去結算了款項。
幾十萬貫入袋,李承乾的底氣更足了。
在出征前,李世民喊來了李承乾詢問。
“太子,此次出征吐穀渾,有何難出否?”李世民帶著關心的語氣問道。
這讓李承乾非常的不習慣。
看著李世民久久不語。
二人便大眼對小眼就這麼看著。
周圍的內侍也是覺得奇怪,偷偷抬頭看了眼一言不發的太子。
陛下問話,太子怎麼不應聲啊。
良久,李承乾看李世民沒彆的意思,便搖頭道:“父皇,兒臣一切以大唐國事為重,哪怕有困難,兒臣也是定當全力以赴,報效大唐,報效百姓,報效朝廷。”
“好,哈哈哈。”李世民聽見這話很開心。
隨即轉移話題道:“朕看了,你寫的那篇文章,這是你寫的嗎?”
額......
不是我寫的,還能是誰寫的?
再說了,就這個時代,誰能寫出這麼紅色的話來?
“回稟父皇,是兒臣寫的。”李承乾內心吐槽著拱手道。
李世民聽後更開心了。
“虎父無犬子,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朕很欣慰,哈哈哈。”
額......
李承乾都想去掏耳朵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什麼?
剛才李世民是在誇自己嗎?
不,肯定是自己聽錯了。
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內心所想,而是說道:“此次出征吐穀渾,一定要給慕容伏允一個教訓。”
“朕已經下旨,讓段誌玄領兵出擊吐穀渾,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大總管,從突厥的側翼包抄吐穀渾。”
“如今李靖還未回京,你看此事要不要等李靖回京再說?”
看似詢問。
實則是拷問。
這題李承乾會,咳嗽兩聲,看著巨大的輿圖道:“父皇,兒臣覺得這樣安排就行,李師舟車勞頓,剛回長安,就要啟程實在難為他了。”
“大唐兵多將廣,收拾吐穀渾罷了,無需李師傅出手。”
說到這裡,他直接拱手對李世民恭敬道:“兒臣願為督軍,有兒臣前往,一定收複吐穀渾。”
嗯?
聽見李承乾又要親自領軍,李世民眉頭一簇,有些不喜。
但最後收複二字,讓李世民有些不解。
“為何是收複?”
李承乾嘿嘿一笑,看李世民問了,那他自然是真誠的回道:“父皇,吐穀渾本就是華夏之地,大唐出兵其一是吐穀渾背信棄義,暗地偷襲不成。其二則是大唐要問鼎天下,故土怎能不收複?”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一愣。
隨即哈哈大笑,指了指李承乾,臉色便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