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軍前往西海放牧場休整的時候。
長安這邊八百裡加急也收到了戰報。
李世民瞬間開懷大笑。
“哈哈哈,首戰告捷,俘虜四萬,戰損一萬,吐穀渾一半的兵馬就損失了。”
一旁的張阿難也維持開心,陪著笑:“陛下,太子簡直是大唐的福星啊,上次突厥一戰三個月就打贏了,這次看來吐穀渾也能短時間內解決。”
“嗯。”
李世民也非常的認同,繼續看戰報。
可看到消耗的時候眉頭微蹙:“炮彈用了三萬餘發,嘶。”
不得不說,身為皇帝的他,想到一發炮彈的價格,也是嚇了一跳。
炮彈多少一發來著?
反正不便宜,這三萬餘發炮彈,不得幾十萬貫?
算了,看著吐穀渾的第一仗大勝下,他也就不計較這麼多了。
直到看見大唐戰損的時候,呼吸停止了。
傷亡千餘人。
陣亡將士實則三百餘人。
嘶~
李世民連忙從後麵找出了整個戰鬥的過程來看。
特彆想知道怎麼才陣亡三百餘人。
如此大的戰役,對方也有五萬兵馬,這陣亡的人數,李世民都懷疑是不是故意隱瞞。
一一將戰鬥過程和甘露殿上的輿圖對比,特彆是李承乾提議運用炮轟的模式。
遇到了猜測有埋伏的地方就開始用炮轟。
避免了雙方兵馬的短兵相接。
“妙啊。”李世民眼前一亮。
沒想到仗還能這麼大。
雖然耗費的錢財有些多,可這兵馬的損失,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估。
怎麼想,最少也要損失五六千人吧?
結果才千餘人,還有七成隻是受了傷,初步預計最少有一半多是能夠重返戰場。
張阿難不知道李世民為何如此興奮,但下一秒卻聽見李世民道:“傳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長孫無忌進宮議事。”
“喏。”
半個時辰後。
武將和三省重要的文臣都到了。
李世民也把戰報都看完了,後麵的計劃,他有些拿不準,隻能找人過來商議。
“你們都看看吧,這是段誌玄和太子發回來的戰報,還有接下來作戰的計劃。”
兩份戰報分彆發給了文臣和武將。
大差不差。
隻是李承乾寫的或許更加詳細一些,把防吐蕃的計劃寫的很細致。
文臣武將相互交換看後,也是驚訝。
和李世民如出一轍。
看見炮彈損耗蹙蹙眉,看見大唐戰損很驚訝,看見吐穀渾戰損眉開眼笑,到最後的計劃耐人尋味。
“陛下,這太子殿下所說的空氣.......”房玄齡不太懂。
李世民也是想了很久,最後讓人去傳了太醫署的太醫過來。
這才弄懂。
“根據孫思邈醫學院的研究,空氣就是等於我們的呼吸。”
“哦。”房玄齡這下明白了,緊接著道:“若是如此的話,有孫神醫和太醫們的佐證,代表著太子殿下所言非虛。”
“那麼雪山這片區域絕對不能落到吐蕃手中,要是吐蕃爭奪,那麼未來吐蕃針對大唐進可攻退可守,而大唐拿他們是一點辦法沒有。”
“臣讚同太子殿下的計劃,先攻打雪山附近的城池,對吐穀渾其餘城池形成四麵合圍,有必要的時候,西北其餘城池也可派兵協助。”
雖然集結了二十萬兵馬,但李世民根本沒動大唐邊軍。
這二十萬兵馬都是召集的府兵。
李世民看向了杜如晦。
房謀杜斷,說實在的要不是杜如晦身體不行,左仆射的位置肯定是他的。
側麵也說明了李世民更重視斷,斷比謀更高重要。
也願意聽杜如晦的意見。
杜如晦對上了視線,仔細琢磨了一番:“臣無異議,隻是太子殿下的安排,會不會太過於分散炮團了?”
這一點非常讓人擔心。
雷霆炮威力雖大,但移動不像騎兵那麼靈活。
萬一城池失守,那雷霆炮豈不是落到了吐蕃手中,到那時彆說吐蕃進可攻退可守,有了雷霆炮,吐蕃簡直是如虎添翼了。
李世民卻搖頭道:“這不擔心,炮團訓練的時候,太子就說過,萬一事不可為的情況下,可以銷毀炮彈。”
“沒有炮彈的雷霆炮,就是廢銅爛鐵。”
“那臣就沒有異議了。”杜如晦道。
“嗯,既然如此.......”
不等李世民開口,李靖忽然站出來道:“陛下,臣請出戰,既是滅國之戰,前線隻有樊國公和江夏郡王、翼國公三位主將,肯定不夠,臣願做前鋒。”
這已經很卑微了,大唐軍神去做一個前鋒將軍,完全是打臉。
但李靖相信,隻要李世民同意,不可能隻讓自己做前鋒將軍。
這麼說也隻是為了出兵。
尉遲敬德一聽急了。
“陛下,臣也請求出戰,哪怕是馬前卒也行。”
額......
李世民臉都黑了,揮手道:“此事再議,既然同意了太子的計劃,那麼三省儘快擬召,八百裡加急送往前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喏。”
這已經是不知道幾次拒絕李靖了。
李靖的臉也跟著黑了。
自己都低聲下氣了,還不行嗎?
有些算你不準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吐穀渾,西海放牧場。
在這裡已經休整數日了,大家都在等著長安那邊的消息。
如此重大的決定,他們還是不敢拿定主意。
他們不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