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吳郡城外的一處村落。
看著百姓正在地裡忙活,李世民好奇的張望。
發現村落周圍還有不少的攤位。
“這是什麼?”李世民指著那些攤位問道。
李承乾和長孫皇後順勢看過去,同樣發現了幾個攤位。
發現攤位上紅紅的蔬果。
馬夫打開了馬車的門,正好聽見了李世民的詢問,和藹的笑道:“貴客,這是石榴,這時候正是石榴成熟的季節,你們一定沒嘗過吧?”
石榴?
“你可說的是安石榴?”長孫皇後兩眼放光的問道。
“安石榴?沒錯沒錯,這是文人的叫法,我們通常都是叫石榴。”馬夫撓了撓頭,想了好一會兒才回道。
李承乾立馬道:“這應該是新種的吧?”
“沒錯,種糧食賺不了幾個銀錢,隻夠一家溫飽,災荒之年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所以現在糧食隻有大戶人家種了,農民大多都是種一些果蔬,遇到好年景還能存幾個銀錢,官府也是提倡大家種,還說能夠免三年賦稅嘞。”說起這一條政令,馬夫兩眼放光。
似乎非常讚同這一條政令。
李世民想起來了,奏折上確實提到了。
江南開辟山林種果樹,官府果蔬免賦稅三年。
“走下去看看。”李世民第一個起身,在馬夫的攙扶下下車。
緊接著一輛輛馬車上下來了人。
李世民走向攤位,詢問麵前正在扇風的老漢:“這石榴多少錢?”
“喲,看您就是一位識貨的,這石榴一文錢三個,便宜的嘞。”老漢滿臉皺紋的笑道。
一文錢三個?
聽見這價格李世民便蹙起了眉。
一鬥米才三四文,這一文錢隻能買三個石榴,看著個頭並不大。
對於李世民正是壯年的男子而言,恐怕果腹都不夠。
旁邊的長孫皇後也是蹙眉。
李承乾倒覺得不是很貴,看著李世民解釋道:“父......親,阿娘,不能什麼東西都拿來和糧價想比。”
“糧食是主食,而這果蔬隻是零嘴,不一樣。”
聞言,老漢立馬給李承乾豎起了大拇指道:“這小郎君說話就是對,糧食那是朝廷壓價,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種果蔬不是。”
“這石榴不止甜還大,十裡八鄉就我們村種的石榴是最好的。”
“再過兩個月,我們村那樹上的獼猴桃就熟了,哪個更甜嘞。”
“要說得感謝太子殿下,聽官府的人說,讓百姓大量的種果蔬,不止能夠讓那些荒山重新遍綠,還能給我們農戶增加收入,還免賦稅三年,這政令我們聽見的時候可都高興壞了。”
看老漢就是一個健談的。
忽然被誇獎,李承乾的臉有些紅,掏了掏兜,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錢袋子,也沒有出門帶錢袋子的習慣。
而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怪異的眼神看向了李承乾,沒想到他在農戶心中的地位如此高了。
甚至讓李世民有些吃味,他怎麼就沒想過讓農戶種果蔬呢。
不然現在被誇獎的該是他了。
李承乾臉更紅了,馬上對匆匆而來的王泉道:“王泉,把這些石榴全買了。”
“全......全買了?”王泉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瞪大眼看了看周圍的攤位,這麼多?
“沒錯,全買了,孤.......過些時日回去,給大家都嘗嘗吳郡的石榴。”李承乾差點說漏嘴,連忙找補道。
一聽全買了,老漢瞬間笑出了菊花臉。
“若是郎君全買了,那就算便宜些,一文錢給您四個如何?”老漢真誠的問道。
李承乾不在乎這幾文錢,哪怕全包圓了能花幾個錢:“好,沒問題。”
周圍的攤位一看有貴客,連忙上前詢問。
“郎君,您看看我們家的石榴,個頂個的又大又圓。”
“是啊,郎君,我們家這些石榴可甜了,您可以嘗嘗。”
“郎君您要是買的多,我現在就回家現摘去。”
。。。。。。
五六個人圍著李承乾便開始詢問,甚至都上手了。
看呆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李麗質、李治等人。
王泉看不下去了,跺跺腳幾次都擠不進去,著急了給紇乾承基使了一個眼色。
幾個侍衛連忙上去解圍,將李承乾從五六個人中掙脫出來。
就在侍衛要拔出刀的時候,李承乾阻止了他們,抬手道:“全買了,至於還未摘的就算了,我們家中人多,也就是嘗嘗鮮。”
“王泉,你來,都買了。”
一聽隻買攤位上的,農戶們雖然有些失落,但依舊是笑臉相迎。
就算是這些攤位上的他們也需要賣好久才能賣完。
王泉一個個的清點,然後一一先付銀錢。
第一個老漢,看見手中的幾十個銅板可高興壞了,雙手捧著什麼稀世珍寶一般。
看著農戶們開心,李世民也展現出了笑容。
他上前一步詢問:“你們為何在這兒擺攤啊?難道城裡不能擺嗎?”
老漢看李世民問話,瞬間什麼都說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唉,城裡確實是能擺,但擺的人太多了。我們村離官道近,後來村正一合計,便讓我們在這官道上擺,還不用繳納攤位費,就是花些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