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李承乾趁著李世民等人還未醒,便帶著王泉和紇乾承基出了大唐會所。
第一時間來到了碼頭。
發現,天還是蒙蒙亮,碼頭上的苦力已經開始搬運貨物了。
王泉指著那艘船道:“太子殿下,這是吳郡陸家的船,聽聞陸家在錢塘有一大片茶園,這應該是錢塘送來的茶葉了。”
沒錯。
錢塘的茶園是最出名的,李承乾早在貞觀三年就購買了錢塘三成的茶園。
長安城特供的茶,就是出自錢塘。
至於王泉是如何得知的,整個碼頭船隻來往都是有記錄的,一查便知。
李承乾站在旁邊看了許久,發現苦力們一箱一箱的搬運茶葉,每搬運一箱茶葉,就能夠換取一根竹簽。
而發放竹簽的是一名胖子。
“那人就是宗賢商行的吧?”李承乾指著胖子問道。
王泉看了眼,不太敢確認,便走上前去詢問了幾個苦力。
然後匆匆的跑回來道:“太子殿下,那人是宗賢商行的一名管事,主要負責碼頭搬運。”
“嗯。”
李承乾左右看看,問道:“宗賢商行查的怎麼樣了?”
昨夜便讓紇乾承基派人去查了。
“回稟太子殿下,唐宗賢是吳郡人士,之前一直是從事搬運苦力的活計,如今是宗賢商行的掌櫃。”
紇乾承基想了想才繼續道:“至於宗賢商行不止碼頭搬運的活,今年還在江南造船廠訂了五艘貨船,聽說是要準備跑江南到特區這條線路。”
聞言,李承乾挑眉。
覺得此人有些腦子。
特區如今是大唐集團重點的基本盤,貨物琳琅滿目,若是讓他跑通了,那麼宗賢商行不說飛黃騰達,成為一地的巨擘也不成問題。
可問題是特區的通行證可不好拿,更加彆說商船進入了。
商船進入不止需要通行證,還需要特區那邊經過嚴格的審核,進出貨物都需要嚴格登記。
就怕走私的出現。
好像特區那邊如今已經開始走私了,不少人開始倒賣特區生產的貨物,逃避了賦稅,能省一大筆錢。
看了許久,沒有等到自己想要等到的人。
李承乾微微歎息,對王泉道:“通知公孫達,讓他過來接觸接觸唐宗賢,若是此人真有大才,等孤回長安城,讓他來見孤。”
“喏。”王泉拱手應道。
並不是李承乾不惜才,而是不想通過白樺,他也能夠查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白樺是什麼心事,李承乾能看明白,可一個人輕易就能青雲直上,會很不珍惜,甚至是對一個人才的浪費。
因為得到的太容易,不會珍惜。
太陽漸漸升起。
李世民他們也起來用早膳了。
看李承乾從外麵走回來,長孫皇後問道:“承乾,如此早,去哪了?”
“哦,兒臣隻是出去轉轉。”李承乾並未解釋太多。
他一向自力更生,挖掘人才一事並不想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知曉。
李世民也沒有多問,而是詢問:“接下來去哪?”
“嗯,去錢塘。”李承乾回複道。
錢塘?
李世民挑眉:“聽聞大唐集團在錢塘擁有千畝茶園,長安城的特供茶,都是來自錢塘吧?”
錦衣衛也不是吃乾飯的。
天天喝的茶,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
而且他喝的茶在長安城也有售賣,雖然奇怪,但李承乾都不關心,他也就沒多問。
每日國事那麼多,總不能事事都操心。
李承乾頷首道:“不錯,錢塘如今擁有大唐最大的茶園,不止特供茶,還有很多的胡商所需要的茶葉都是錢塘所產的。”
“雖然茶葉的利潤不高,但也算是一筆進項。”
“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去看,正好馬周跟兒臣彙報說,錢塘那邊種植的果蔬不錯,而且農戶也開始自發的種植茶葉,兒臣想去看看。”
“嗯,不錯。”李世民微微頷首。
自從昨日認可李承乾提出的政令,態度是轉變了許多。
也不覺得李承乾是逆子了,反而在國事上也有獨特的見解。
少的或許就是經驗。
長孫皇後看父子二人如此愉快的交談,心中也是開心不已。
用完早膳便啟程了。
吳郡去錢塘不遠。
也就是十個時辰。
到達錢塘的時候,已經是太陽高照了。
在這邊沒有馬車租用,隻能讓王泉去大唐會所安排馬車。
看著沒有吳郡繁華的錢塘,李世民並未在意,而是在碼頭周圍轉了轉。
發現有不少的魚蝦。
“這是海味?”李世民忽然問道。
李承乾回頭看了眼,點頭道:“錢塘毗鄰海口,有不少的漁民出海捕魚,這是錢塘最大的碼頭,捕的魚蝦自然是拿到這裡來交易。”
原來如此。
“輔機,朕上次吃海味是什麼時候?”李世民笑問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蹙眉想了想,笑著回應道:“大概有十四五載了。”
“哈哈,是啊,都這麼久了。”李世民哈哈大笑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古代的保鮮手段有限,長安距離沿海有千裡之遙,想要運送海鮮困難,所以長安城鮮有海鮮。
不是沒有,哪怕是有,也是極其罕見。
就連李淵也是有些嘴饞道:“承乾,你看今日能否吃一吃?”
這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都看向了李承乾。
沒辦法,這趟微服私訪,李世民可沒有想著自己花錢,何況李淵,他走哪都是不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