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李世民都蹙眉道:“太子,這會不會太過嚴苛了?”
“嚴苛嗎?”李承乾問了一句,看向權萬紀道:“你說說,這算嚴苛嗎?”
“回稟陛下。”
權萬紀抿著唇道:“不算嚴苛,太子殿下的用意是平等對待百姓,不管是任何世家和權貴,家中隻要有人犯了事,那麼子孫三代與官無緣,與鐵飯碗無緣。”
“隻能在特區擺攤,或者聽從府衙的安排,去乾一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養老金什麼的他們依舊還是有的,最基本的保障依舊是存在的。”
“隻要不是叛逆之賊,三代過後還是有資格做官的,也可以去工廠上工。”
眾人這才明白。
也就是說基本的生活是沒問題。
李世民想了想,問道:“他們若是找不到活計,府衙都會安排?”
“沒錯。”權萬紀笑了笑,說道:“府衙有一個部門,專門就是幫助他們這群三族留過案底,坐過牢的家眷。”
“就去年一年,就安置了五千餘人,活計也找了七千餘份。”
“就如今碼頭的那些苦力,裡麵有不識字的農戶沒有其他本事,隻能靠力氣,但也有那些三族犯過事的家眷。”
“至於流放來嶺南的,或者是罪名嚴重的家眷,通常都會安置他們去乾建設特區的活計,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贖罪改造。”
“特區建設的好了,他們的罪自然也就消除了,百姓自然也就會原諒他們了。”
這一點,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是沒有想到的,認同的頷首。
特彆是勞動改造。
這個詞對李世民衝擊不小,認為小錯之人,勞動改造是可以被原諒的。
而且那些家眷本身就沒錯,無非是在贖罪。
魏征這個時候沉聲接著說道:“太子殿下的做法才是最人性的,哪怕謀反之人的家眷,也不是所有家眷都謀反。”
“當下該罰,可不能罰四代五代人吧?”
“臣之前就知道了,特區的這些流放家眷隻要老實乾兩代人,那麼第四代人就可以完全洗白,雖然有檔案記錄,但波及不到第四代。”
“朝廷還是需要給他們流放之人希望,不止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有後代出頭的希望。”
李世民看向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李靖。
“你們怎麼看此事?”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這做法確實不錯,隻不過大唐如今的情況不太適合。”房玄齡搖頭道。
好比世家和權貴,他們盤根錯節,一人犯錯一群人都踢出朝堂?
不太可能。
李世民看懂了房玄齡的意思,也是深深歎息一聲。
都不需要繼續詢問長孫無忌。
大家都是大世家出來的,這種政令對世家而言,完全是趕儘殺絕。
“行吧。”李世民也隻能作罷,雙手負背看著麵前一大片的金絲楠木種植區,然後道:“特區的政令確實不錯,但不適用於如今的大唐。”
“但這政令,朕希望在特區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喏。”權萬紀和特區的一些官員拱手回應道。
這話題不再繼續,李世民隨後問道:“接下來去哪?”
金絲楠木雖然金貴,也看過了,實話也就那樣。
權萬紀想了想,道:“陛下,要不要去農業區看看?”
“農業區?”李世民蹙眉道。
“沒錯。”權萬紀拿出了輿圖,指著說道:“農業區距離種植區二十裡的路程,正好能夠趕去那裡用個膳。”
說到農業區,李承乾看了眼問道:“這農業區是剛開墾出來的吧?”
“是的。”
權萬紀笑著回應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潮州和循州相結合,需要一條水泥路貫穿,這部水泥路剛完工不到一年,臣看水泥路都結合了,可水泥路兩旁卻雜草叢生,便想到了繼續開墾荒地。”
“如今初見成效。”
李承乾頷首,對李世民道:“父皇,去看看吧,兒臣之前也沒有去開墾的農業區看過,今日正好順路去看看。”
說到這裡,他指著農業區不遠處的一個海軍二字的圖標。
“這裡就是海軍訓練基地吧?”
“是的太子殿下。”權萬紀解釋道:“因為農業區比較荒僻,最終選址距離海軍訓練基地較近,真要是有事,也可以讓農戶們去找海軍幫忙。”
“父皇,去農業區看看,用個膳,然後轉道去海軍訓練基地看看,到時正好乘坐戰船回潮州,時間上也來得及。”李承乾建議道。
李世民沒什麼意見。
“好,就按照太子的意思辦吧。”
馬車再次緩緩啟動。
這一次直奔農業區。
確實中間有一段叢林,看穿過一大片叢林後,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一望無際的稻田。
就連李麗質和李明達他們幾個公主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