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威武。”
“陛下威武。”
“陛下威武。”
鐵甲艦上喊聲雷動,看的楚二也是好笑不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日子過的可真清閒。
一個來回,李世民整個人都快虛脫了,天也黑了。
而李靖和程咬金、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是被小舟運回來的。
他們屬實是脫了力。
魏征心中有些後怕,還好自己沒去,不然的話,直接沉下去了。
可李世民不服氣,喘著粗氣坐在涼亭,泳褲也沒去換,直接用了一塊浴巾披著,對著李承乾惡狠狠道:“明日繼續,明日也來,一起比。”
“好呀,這有什麼的,比就比。”李承乾絲毫不在意的品嘗著李淵釣上來的成果。
彆說,還挺好吃。
凸顯了一個字:鮮。
一頓晚膳吃的大家是肚子撐撐,實在是這些魚太美味了,若今日不吃了,明日又沒法吃了。
特彆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不想浪費,還讓人拿來了宮廷玉液酒,跟李世民幾人慢慢品嘗。
而長孫皇後和公主們玩兒累了,早早的就去歇息了。
李承乾也被王泉喊走了。
在他專屬彆墅的書房內,王泉彙報著情況。
“太子殿下,嶺南的糧食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還多,又是豐收的一年。”王泉笑著彙報道。
如今已經入秋了,也是收糧的時候。
李承乾挑眉:“告知蕭瑀,明年加大開荒力度,錢財方麵不必擔憂,如今嶺南的糧食先屯著,以備不時之需。”
“喏。”
王泉應聲後,蹙眉又彙報道:“不過,太子殿下遼東那邊最近有不小的動靜。”
“哦?”李承乾來了興趣。
遼東,就是高句麗邊境。
有動靜,豈不是高句麗忍不了,想要動手了?
王泉將幾個小竹筒交給了李承乾。
這是大唐會所獨有的傳信方式,如今的大唐會所,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情報機構。
全大唐的消息,都會彙總到長安的大唐會所。
刪選後,才會交給李承乾。
李承乾打開了密封的小竹筒,把裡麵的紙條取了出來。
上麵寫著:遼東異動,高句麗兵源調動頻繁。
簡單十三個字,李承乾已經聞到了,高句麗準備打仗的氣息。
第二個小竹筒打開:高句麗淵蓋蘇文約見各國使臣。
第三個小竹筒打開:倭國使臣蘇我蝦夷進京。
第四個小竹筒打開:高句麗淵蓋蘇文統領高句麗大軍。
。。。。。。
足足六個竹筒。
有五個是跟高句麗有關。
“遼東的彈藥充足否?”李承乾眯著眼問道。
王泉點點頭:“按照太子殿下離開長安時候的吩咐,邊境各地彈藥都送了一批過去,保證充足。”
“另外武器工坊那邊派出了幾名工匠去邊境看雷霆炮的使用情況,若是有損壞的及時更換。”
聞言,李承乾算是安下了心。
炮彈充足就好。
如今大唐邊軍力量還不是很強,隻能依靠雷霆炮守城。
若是高句麗輕舉妄動,那麼雷霆炮肯定會教他們做什麼,讓他們也接受一下毒打。
李承乾拿起第三個小竹筒,想了許久道。
“這蘇我瞎子又去長安了,倭國想乾嘛?揭發高句麗?”李承乾猜測的問道。
對於倭國,他沒有好印象。
但若是跟高句麗勾結在一起,也是一件麻煩事。
現在他最怕的就是高句麗不惜代價報複,那就是聯合所有北方,給大唐來個多線包圍,那才是最麻煩的。
“太子殿下,這倭國使臣恐怕是知道了高句麗的情況,特意前往長安通風報信的。”王泉附和著李承乾的猜想。
也是認為,倭國被大唐打怕了。
不敢和高句麗為伍。
想不通,李承乾也就不繼續去想了,將這些小竹筒和信紙一股腦的全都丟進了旁邊的盆中。
待會兒王泉會帶出去燒毀。
“彆猜了,等結果就知道了,過些時日看長安城發過來的信件就知道了。”李承乾擺擺手,道:“特區那邊的紙幣準備的差不多了,趁著權萬紀還在,杜構交接的時候,把紙幣推廣開來,銅錢,銀餅和金餅要全部收回,運往長安。”
“另外將長安城金庫的那些銀餅全融了。”
“全融了?”王泉雖然知道李承乾要乾什麼,可也是嚇了一跳。
李承乾敲了敲桌案道:“當然,既然要改就改到底,大唐錢莊明年開始,推廣貞觀銀元和貞觀金條。”
“讓百姓要知道誰當家做主,特彆是軍隊,未來實行募兵製,肯定是要發軍餉的,發到每一個士卒手上的軍餉,要讓他們知道是誰發的。”
“不是那些官員給他們發的軍餉。”
“喏。”王泉領命,便去照辦了。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