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承乾在發呆,李世民蹙眉問道:“太子,你說說看吧,有何解決之法?”
“父皇。”李承乾拱手行禮,說道:“既然他們聯合起來,這一仗肯定是不能避免,和談是不可能的。”
“兒臣來之前,已經讓劉仁軌通知了駐守在林邑的海軍第二軍前往倭國,這一次倭國絕對是不能輕饒。”
“海軍第一軍如今已經有四艘鐵甲艦,這一次登州換防也是打算換兩艘鐵甲艦過去,高句麗既然鑽了這個空子,那麼劉仁軌怎麼丟的人,就要怎麼把麵子給掙回來。”
“登州這一塊不必擔心,海軍第一軍勢必拿回登州碼頭,馬上就能夠出發。”李承乾麵容狠厲,聲音堅定道:“不止如此,兒臣還會親自帶一個師去炮轟高句麗沿海城池。”
“至於營州,那就需要朝廷派兵前去。”
“不過兒臣能夠將李師和楚國公、宿國公送往登州直接去前線。”
李世民頷首,有李承乾這話,他壓力也會小一些。
緊接著問道:“那你覺得朝廷派多少兵馬前往營州合適?”
“高句麗號稱二十萬大軍,攻打營州的兵馬頂多十萬,兒臣覺得五萬足矣。”李承乾看著輿圖道:“營州有地勢不利於進攻,加上雷霆炮的助防,不需要太多兵力。”
“反而突厥特區那邊,有二十萬的聯軍,草原之地,特區的城池也並不是那麼牢固,需要最起碼派兵十萬。”
“另外要給江夏郡王募兵的權限,讓他臨時招募一批草原上的漢子,拿起武器反抗。”
“阿史那杜爾和執失思力不是已經歸順大唐了嗎?突厥怎麼說也是他們的娘家,父皇不如派阿史那杜爾和執失思力先率兩萬鐵騎趕往突厥特區,八萬隨後趕至即可。”
“反而.......”李承乾將目光放在了西域。
“反而什麼?”李世民看李承乾說話說了一半,十分不悅。
李承乾指了指西域和吐蕃,擔憂道:“高句麗這些年沒少跟西域和吐蕃的使臣接觸,若是他們說服了西域和吐蕃的話,對大唐來說才是最大的打擊。”
嘶~
在座看著輿圖上的這兩個地方,若是真如李承乾所說,那大唐豈不是四麵楚歌?
李世民也是非常擔憂。
“如今大唐府兵有六十餘萬眾,短時間召集是不太可能的,但三十萬兵馬除去長安城守衛留五萬,如今能動的最多就二十五萬。”
“太子剛才說,營州派兵五萬,突厥特區派兵十萬,那麼還有十萬兵馬可動。”
“陛下。”李靖這個時候打斷了李世民的話,拱手道:“這十萬兵馬不可妄動啊。”
打仗永遠要留一手。
大唐一向如此。
再大的仗也不可能傾巢而出。
萬一失敗了,那就是賭國運了。
若是留一手,失敗了最起碼能夠鎮守邊疆。
所以李靖看李世民有心要動那家底,他立即開口拒絕了。
李承乾蹙眉道:“父皇,李師,不如就派五萬兵馬駐守吐穀渾特區吧,加上原先的兩萬兵馬,應該是不成問題。”
“太子殿下。”李靖喊了一聲。
李世民抬手道:“藥師彆說了,就如此安排,不派兵,朕心裡不安。”
“李靖聽令。”
“臣在。”
“朕現在封你為遼東大總管,遼東一切軍務由你負責,朕會隨你前往,記住一句話,一步都不能退,因為朕就在你的身後。”
李靖瞪大眼,想要說什麼,可李世民卻不聽,直接喊道:
“房玄齡。”
“臣在。”房玄齡起身拱手。
李世民道:“你立即擬招,讓李道宗務必要守住,執失思力和阿史那杜爾先率兩萬鐵騎先趕往突厥特區,不可有誤。”
“太子。”
“兒臣在。”李承乾躬身拱手道。
“登州這一仗,朕親自看著你打,若是登州打不回來,你這個太子也彆做了。”
“喏。”李承乾堅定地答應了下來。
其他人都不敢出聲勸阻。
畢竟李世民現在確實是在氣頭上,就連魏征都一言不發。
商議完後,李承乾便先行告退,讓王泉去喊楚二過來。
連夜提前派人去第一軍的海軍訓練基地,準備好出發,四艘鐵甲艦加三十餘艘戰船,陣仗很大。
長孫皇後知道了李世民要禦駕親征,十分的擔憂。
“陛下,如今李靖等老將還在,您其實無須禦駕親征的。”
而李世民卻揮揮手:“觀音婢,此次不同,高句麗欺人太甚,竟然聯合了薛延陀、回紇、韃靼、韋室、百濟、倭國一起入侵大唐,若朕這個時候不禦駕親征,何時禦駕親征?”
“你就放心吧,和太上皇待在振洲,明日朕就出發了,等打完這一仗,朕來接你。”
聞言的長孫皇後抿抿唇,沒再繼續說了。
聽這情況就知道事態緊急。
哪怕在擔憂,也隻能藏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