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箏與曼娘一同站在“茶館”前。
其實已經不能稱呼此地為“茶館”了,或許叫客棧更為貼切。
因著近日同安來的外來人口愈來愈多,官定客棧的修葺就定在了縣衙前頭。
隻見內裡十多名勞工,敲敲打打的敲敲打打,搬東西的搬東西,架梯子的架梯子,各司其職。
不過幾日,客棧便已初具雛形。
曼娘單手扶腰,站在院中與沈箏說道:
“縣衙舍得出銀錢,大家夥乾起活來都賣力些。”
正在取匾的勞工聞言望了過來,笑道:
“哎喲,曼大姑娘,您可彆當著大人的麵冤枉我們呀,咱們為得是銀錢嗎?用大人的話說,咱們為得是縣中的建設!”
曼娘噗嗤一笑。
“好好好,建設建設!早日建設好了,早日賺銀子。”
沈箏也笑了。
“是為賺銀子不錯,不過這麼急著趕工,還有一個彆的原因。”
“哦?”
曼娘側頭過來,“還請大人指教,還有何原因在其中?”
沈箏指著外麵來來往往的人,問道曼娘:
“若姐姐是外來的商戶,奔波了好一段時間才到了咱們同安縣,想著買了稻種好好歇一歇,結果發現連兩個像樣的客棧都沒有,到處都客滿,你氣不氣?”
“呀——”
曼娘轉頭便看見了好幾個生麵孔。
“這幾日忙昏了頭,我都快忘了縣中在賣稻種這茬,光想著客棧去了。”
“若這麼說,肯定氣呀,心中的石頭好不容易落地,沒美上多久呢,又得四處找客棧,說不準還要去隔壁泉陽縣住。”
曼娘說到這兒一陣心疼,擰著帕子道:
“那這銀子,不是全被泉陽縣客棧給賺了去?”
“銀子銀子。”
沈箏笑道:“掉錢眼兒裡了,銀子都是其次的。我就怕他人對咱們縣中的評價不好,往後咱還得做生意呢。不過還好,如今糧鋪剛開始售賣,來得都是有渠道,之前便得到消息的人,真正的大頭在後麵呢。”
曼娘一嘟嘴,“那倒也是。”
她打著扇子走進了屋內,催促道:
“大家夥可都聽見啦!這客棧可是關乎著咱們同安縣的臉麵,大家夥兒都加把勁兒,手腳麻利點兒!若是快當的,再加銀子!”
“好嘞!”
工頭抹了把汗,轉身問道:
“大人,曼姑娘,我手底下還有十來號人,之前在其他地方做活,明日便能回來,要不我將他們都叫來?”
曼娘看向沈箏。
“叫來吧。”沈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