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要細算,縣中修路等建設事宜,確實該落到縣衙頭上。
不過大多普通縣衙沒那麼多銀錢,實在拿不出修路銀錢,所以村民們再不願,也隻有出人的出人,出工具的出工具,出材料的出材料。
一來二去的,也算是自掏腰包了。
但眼下下河村民一聽。
什麼?縣中不給主動給村裡修路,是要被查的?那可不行!他們沈大人身上可是一點汙點都不能有的,不然往後如何回京升官?
這麼一來,倒是被他們想出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那這樣吧!咱們各個村子不出銀錢!保證一個銅板都不出!不過我家有頭老驢,平日裡就愛出來遛遛,所以順道幫忙拉拉沙石,平平地,總行吧?”
“嘶......這。說來也是!三合土地不是要一直捶打夯實嗎?那我這人平日裡就喜歡蹲地上玩錘子,不行嗎?”
“嗨呀——說到這兒,我這人平日裡也沒個彆的愛好,就愛做飯,還必須得是大鍋飯!我沒事兒在村裡做做飯,也沒啥問題吧?”
“我這人......”
“我......”
村民們七嘴八舌話趕話,一個“愛好”接著一個“愛好”,將修路所需的工種都“愛”了個遍,簡直聽呆了對同安縣不甚熟悉的第五探微。
她對同安縣的印象更真切了,“人情味兒”這幾個字,或許就是如此來的。
方文修更是給村民們偷偷豎起了大拇指。
要不說他之前想搬來同安縣呢,這下更想來了怎麼辦......
沈箏簡直被他們鬨得哭笑不得,還未開口,村民們便又說:“大人!您待咱們最是好了,總不能剝奪咱們的‘愛好’吧!還是您說的,人總歸要有點愛好,每日才能活得更歡喜。”
“行行行。”沈箏實在鬨不過他們,抬了抬手道:“本官說不過你們,先暫且如此想著,待布坊和縣中確定好石灰粉用量後,本官會尋各裡正再做商討。”
“好——”
村民們齊齊歡呼,一個個臉蛋子樂得紅彤彤的,活像打了勝仗。
這塊“標誌性”的三合土在被沈箏“審查”完畢過後,便成了開放景觀,想看的、想摸的、想踩的,都可以來一試。
梁複見時候差不多了,主動開口領著沈箏幾人去土窯逛逛,看看石灰石煆燒成果。
路上沈箏與他一直在探討三合土,旁人插不進話來,但好在他們對三合土也有興趣,安安靜靜聽著二人交流分享。
“正如您所說,若黏土過多,三合土便會雨天打滑。”沈箏道。
梁複很是認同,甚至掏出了一本隨身小冊,邊走邊記。
沈箏大致看了一眼,梁複並非什麼都記,也並非用尋常字體與語法,冊上內容更為簡潔,且還有不少“簡體字”。
她見狀微微挑眉,其實大多簡體字就是繁體字省略比劃,不過如今大周沒個定準,所以“簡體字”更為多樣化、個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