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冬日難熬,雲昭月和蕭九堯聊到了供暖的概念。
雖然電熱毯是讓睡覺的時候不冷了,但房間裡麵麵積太大,依舊冷冽。
兩人一起琢磨了一番,決定嘗試一番。
建一個鍋爐房專門供暖,需要燃燒煤炭,把鍋爐內水加熱到一定的度數。
再通過管道,將熱水輸送到各個房間。
熱水在流動的過程中,通過散熱器散熱。
熱水將熱量傳遞給室內空氣後,溫度會降低,再通過回水管,回到熱源處進行重新加熱。
這個循環是依靠水泵來提供動力的,水泵會克服管道和散熱器的阻力,使熱水持續循環流動。
兩人商量好後,第二天雲昭月就在蜀地找了當地的匠人。
那匠人年輕的時候也走南闖北,聽說過北方的熱炕。
不過雲昭月提到的暖氣,到底還是涉及到一些夏國的器械,匠人的臉上露出些許躊躇之色。
雲昭月就讓蕭九堯來講解。
蕭九堯接到消息,很快趕來,他一襲月白錦袍,氣質溫潤。
手中拿著器械圖紙,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地為匠人講解起來,從供熱原理到組裝細節,無一遺漏。
匠人聽得頻頻點頭,不時提出疑問,二人你來我往,一番探討後,匠人徹底吃透了技術要點。
雲昭月又拿著卷尺,一間間屋子仔細丈量,將各個房間的麵積精準記錄下來。
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終於挑齊了所有材料,管材、閥門、散熱片……
涉及到材料的安裝,雲昭月拿出視頻,找了腦子靈光的小廝,圍坐在一塊兒,認認真真地觀看學習。
小廝們起初看得一頭霧水,雲昭月就在一旁耐心指導、反複演示。
匠人也沒閒著,帶著徒弟們一頭紮進蕭老夫人的房間,開始鋪設暖氣片。
暖氣片鋪設好以後,雲昭月發現蜀地似乎還沒有開始燒煤炭,市麵上壓根尋不到合用的燃料。
她回夏國買了一些蜂窩煤,東西一運到,雲昭月便迫不及待地指揮著匠人填煤生火,進行供暖試驗。
匠人很用心,感覺每天都在長腦子,都是些沒有見識過的新東西。
頭一回,火沒燒旺,屋子裡暖意不足。
第二回,又因通風沒調好,煤灰亂竄。
眾人的臉色都有些凝重,匠人更是滿臉懊惱,覺得辜負了雲昭月的信任。
雲昭月卻絲毫不氣餒,溫言安慰道:“彆灰心,多試幾次,總能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