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宮門,立即有大理寺的差役過來對兩人稟報了譚耿的事情。
兩人迅速趕回大理寺,見到被囚禁在大理寺之中的譚耿後,江珣讓周遭的人都退了下去。
譚耿抬頭望了望江珣,咧嘴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回來了?”江珣冷笑一聲,“是給你紙筆自己供出當年的真相,還是你複述一遍,回頭再由本官記錄?”
譚耿舉了舉手中的鐵鏈:“隻怕還得要江少卿幫忙了。”
江珣微微頷首:“成,你且說來。”
譚耿琢磨了片刻,緩緩說道:“我當年其實是韓公的門生,官授海岱行省右參議。本以為,新帝上位,我有韓公舉薦,極有可能再往上擢升。”
“誰知,韓家竟因謀逆一案,滿門處斬。我亦因此受到牽連,非但擢升無望,反而被下放為知府。當時的我,萬念俱灰,卻不曾想一年後有一繡衣使來尋我,說是能夠保我平安。”
顏子苒立即提問:“這繡衣使姓甚名誰,你可知曉?”
“姓牛,名茂春,是繡衣使千戶。”譚耿瞥了顏子苒一眼,頗為不悅,接著說道,“當時我亦是不信,但他帶來了太後娘娘的一封書信。”
“太後娘娘在指使你誣蔑喬家的?”江珣跟著追問。
譚耿無奈地看著兩人,點頭應道:“我見了太後娘娘的鳳印,知曉來人身份確鑿無疑後,便聽從指示,調查喬家的謀逆罪證。”
“喬家當年乃是韓家的姻親,若說兩者沒有任何聯係,那是絕無可能的。但喬家當時的確是屢次表明他們喬家與韓家不再有任何關係了。”
顏子苒笑著說道:“當時的韓家都已經沒了,喬家這種表明立場的宣言沒有任何意義。”
“正如你所言,朝野之中,沒有人相信喬家的言辭,依舊認為喬家當年曾幫助韓家施行謀逆之舉。於是,我便在那種情形之下,接到大量有關喬家曾經意圖響應韓家,實行謀逆之舉的罪證。”
譚耿回憶著,想起當時得到的那些證據,不由笑了起來。
“那些證據,有問題?”江珣揣測著問道。
“都是憑空捏造,牽強附會之言語。”譚耿搖了搖頭,“當初我讓底下的人去詢問,問得結果,模棱兩可,似有些許道理,細想又無鑿證。”
“我本韓公所教之門生,理應秉持格物之誌,未能想明白的事,不應往下判斷。誰知,當時心慌意亂,急於討好太後娘娘以保住官位,作了些違心之舉。”
“你綁架了喬瑤琴的兒子,讓他模仿喬家家主的筆跡,捏造出切實證據,是嗎?”顏子苒輕聲問道。
譚耿再次搖頭:“不是!這等事跡,我還做不出來!是那牛千戶做的這些事,當時我一無所知,得到了兩封書信,隻以為是繡衣使神通廣大,從韓家府邸抄出去的書籍之中尋到的,故而沒有多做懷疑。”
“我當時信以為真,欣喜若狂後,便升堂審訊,那喬瑤琴居然也出來指認喬家家主,最後順利定下喬家滿門謀逆之罪,擇日處斬。”
譚耿抬起頭,望著那小小的天窗:“當時我以為事情就此完結,誰料作為人證的喬瑤琴居然被一群江湖好漢救出了府衙,隻留下一位婢女,死在了府衙之中。”
“你說什麼?喬瑤琴逃離出了府衙,死的是她的婢女?”顏子苒驚愕地望向譚耿。
喜歡大禎女法醫請大家收藏:大禎女法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