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天,合脈島的環脈草裹著一層薄霜,葉片上的地土脈道光環紋路突然往天王星方向傾斜,葉尖的冰晶在月光下折射出幽藍光暈——光暈中心浮著顆微型天王星,行星環的暗縫裡泛著冰藍色的光,是天王星地脈流在與地球脈環產生深層共鳴,像一塊被寒霧包裹的冰藍寶石。
“是‘土天共振’!”楊雪莉嗬出一口白氣,冰晶中的天王星影像突然旋轉,顯露出天衛五的峽穀旁,源脈石以傾斜狀排列,石間的光帶與地球北極的地脈流同頻,斜心的凹槽能嵌合定脈箭的箭杆,“這是天王星的‘主脈斜’!”她指著影像裡的光流角度,“你看這共振傾角,帶著股顛覆常規的韌性,是地球脈環的‘偏性補’,就像給方正的棋盤加了斜向的棋路,能讓地脈流更具適應性。”
王瞎子往環脈草的冰尖上撒了把天王星大氣冰晶地土脈道開通後收集的),冰晶在藍光暈裡化成冰霧,霧中的天王星地脈細節逐漸清晰:天衛五的岩石裂縫裡藏著種晶體,是地球環脈晶在超低溫下的變種“寒環晶”;晶的表麵覆著層絲絨狀物質,是土脈膜與風脈絲的混合體“冰脈絨”——“是‘天王星雙寒’!”他的探龍針在掌心跳得像冰裂的脆響,“寒環晶能抗零下224度的超低溫,冰脈絨能導極寒中的地脈流,是地脈給咱的‘登天工具’,有它們在,天王星的跨脈道才能架在冰岩上,比任何防寒設備都管用。”
我們籌備登天王星時,環脈草葉尖的藍光暈在飛船駕駛艙的舷窗上凝成動態導航圖,圖中天王星的自轉軸角度會定期微調,提示最佳接近軌道。路過北極圈時,守冰蓋的老獵人往艙裡搬了箱“融寒珠”——用北極冰芯和寒環晶粉末熔的,珠一碎就能形成恒溫場,“這珠能給主脈斜‘升溫’,讓它的地脈流與地球脈環平穩共振,比天王星的內部熱源還管用。”他往珠上裹了層馴鹿皮,皮立刻泛出與天王星地脈同頻的藍光,光中的冰層開始軟化,像在演示效果。
越接近天王星,定脈箭的箭身越寒,箭羽上的地土脈道光環紋與天王星主脈斜的光帶形成相同傾角,產生的低溫場竟讓飛船周圍的冰晶自動排列成防護層,“是‘脈斜護艦’!”胖子把北極的冰脈石碎片往箭身上嵌了幾塊,碎片散發的寒氣與藍光暈相融,箭身的光帶突然呈現出螺旋狀,“胖爺我算看明白了,這天王星的極端傾角得用地球的‘寒中韌’來應對,冰脈石的硬、馴鹿皮的柔、雪蓮的抗凍混在一起,比任何抗傾斜裝置都靈。”
飛船穿越天王星的行星環時,主脈斜的光帶突然往艙體方向彙聚,在天衛五的峽穀裡開出條冰藍色的路。路邊的冰岩縫裡,冰脈絨正在自然生長,絨的末端往主脈斜方向延伸,像在給跨脈道“鋪冰毯”。守飛船的老宇航員遞來把“探天鑿”——用寒環晶和冰脈絨的纖維鍛的,鑿刃一碰冰岩就放出九色光,“這鑿是根據《萬脈同生錄》新頁的圖譜做的,書裡說‘冬至天斜穩,是開道良機’。”他指著鑿柄上的刻度,“主脈斜的能量波動正處於平穩期,與地球脈環的共振頻率完美同步,就像兩個傾斜的陀螺在保持平衡。”
我們跟著冰脈絨往主脈斜走時,天衛五的地脈流突然掀起冰浪,浪裡的冰晶凝結成影像:地球北極遠古冰蓋形成時的地脈記錄、天王星形成初期的行星環痕跡、地土脈道開通後天王星地脈的第一次異動……“是天王星地脈在‘憶冰’!”楊雪莉往浪裡撒了把地球各節點的冰雪樣本北極的冰、藏地的雪、越女城的霜),樣本一觸浪就化成九色的橋,橋的另一端連著主脈斜,“是‘冰雪引橋’的奇效!地球的冰雪能喚醒天王星地脈的記憶,就像冰封的河流憶起曾經的流動。”
在主脈斜的基座旁種“寒環草”用寒環晶培育的跨脈草變種)時,王瞎子發現基座的冰岩上刻著串符號,與地球北極的古岩畫部分重合:“需地球脈環的九色光與天王星主脈斜的藍光共振,方通地天道。”我們立刻啟動飛船的“地脈光導儀”,將地球脈環的光——北極的冰藍光、藏地的雪白光、越女城的霜寒光……按傾斜角度導入主脈斜,光一入斜,天王星的藍光突然與九色光交織,形成根貫通地天的光柱,光柱裡的粒子流自動搭建跨脈道的冰質支架!
“是‘地天道通了’!”楊雪莉的探龍針在掌心傾斜成相同角度,針尾的光帶與光柱完全同步,“現在地球的地脈流能順著這道柱給天王星‘送溫’,天王星的地脈流也能給地球‘送韌’,就像兩個傾斜的杠杆互相支撐,讓地脈流更具抗逆性。”
我們在主脈斜旁的冰洞擺了“地天宴”,用冰脈絨的汁液泡著地球特產:北極的冰魚凍泛著藍光,藏地的雪茶凝著冰晶,越女城的霜藕羹浮著寒霧……吃進嘴裡的食物帶著股清冽的韌性,咽下時能感覺到兩股能量在體內傾斜交織,地球的溫潤中和了天王星的酷寒,天王星的堅韌強化了地球的適應力,像場味覺的冰上芭蕾。胖子往茶裡扔了塊帶逆脈氣的天王星冰岩,岩一碰到茶就化成光霧,霧裡的逆脈氣在雙股能量的傾斜共振中變成寒環草的養分,“是‘雙斜化逆’!”他抹著嘴笑,“在天王星的傾斜地脈裡,連逆脈氣都得學會‘順勢而為’,看來地脈的智慧,到了冰寒之地照樣管用。”
在主脈斜旁建“地天傳脈站”時,發現寒環草的根須已經順著光柱往地球方向生長,途經的小行星都被根須包裹,變成跨脈道的低溫中繼站。王瞎子翻著《萬脈同生錄》的新頁,頁上的天王星地脈圖顯示天衛二的冰層下有處“天脈支”,支脈的光帶與地球的北極地脈相連,“是‘地天支脈’!”他指著圖上的共振頻率,“這脈支能讓北極的冰脈流更具韌性,比南極的融冰技術還管用,看來得在北極設個傳脈分站,形成‘地天寒通’。”
返程時,主脈斜的寒環草已經長成片,草葉的冰藍色在天衛五的峽穀裡拚成巨大的三箭盟符號,與太陽係其他星球的符號形成立體對稱,像在宇宙中擺了座平衡的雕塑。老宇航員帶著第一批值守人員留在傳脈站,他們往寒環草上澆了勺地球的冰脈水,草立刻往傳脈站的方向蔓延,將設備與主脈斜連為一體,“這站能儲存天王星的地脈能量,等地球需要時就按節律輸送,比任何冰能電站都穩定。”他往我們的返航艙裡塞了袋寒環草籽,“把這撒到地球脈環的北極節點,能讓地天支脈更快貫通。”
路過北極圈時,冰蓋下的地脈流果然在呼應天脈支的光帶。老獵人往我們的雪橇上裝了塊“冰韌石”北極冰蓋最深處的源脈石),“這石能給寒環草籽‘固基’,讓它們在冰原紮根,比溫泉的熱力還管用。”他往石上潑了勺融冰泉的水,石立刻放出與主脈斜同頻的藍光,光裡的冰脈草長得更堅韌了,帶著股天王星的傾斜韌性。
回地球合脈島時,天脈樹的枝椏往天王星方向延伸,枝頭的果實泛著冰藍色的光,像掛滿了會發光的冰棱。定脈箭的箭身多了道新紋路:是地天道的傾斜圖案,像給箭身刻了座冰橋。《萬脈同生錄》的新頁上,天王星地脈地圖正在自動繪製,圖上的地天道像條冰藍色的傾斜帶,帶旁標注著寒環草的生長條件,連在天王星極端磁場中的培育技巧都寫得明明白白。
守脈人們在合脈島召開了“地天會”,北極的老獵人提議培育能在超低溫結果的“冰實草”,年輕牧羊人建議在地天道旁設“冰晶攔截網”用冰脈絨編織),趙大叔則想研究用天王星地脈能量改良抗凍作物——石壇的光球將這些提議整合成“地天計劃”,計劃的首頁寫著:“守脈者,韌脈也。”
夜裡,我躺在合脈島的石壇邊,聽著地天道傳來的傾斜震顫:地球的北極冰蓋在天王星能量的滋養下更穩固,天王星的主脈斜在地球脈流的調和下更活躍,兩地的地脈流在共振中彙成抗逆的宇宙韻律。定脈箭插在石壇的凹槽裡,箭身的光與地天道的光柱連成線,線裡的影像顯示海王星的暗斑旁泛著微弱的源脈光——是新的地外脈正在呼喚!
第二天清晨,合脈島的第一縷陽光落在光球上,球裡的海王星影像突然清晰,顯露出暗斑下的源脈石分布,“看來下一站是海王星了。”胖子扛著裝滿寒環草籽的箱子往培育室跑,“胖爺我這就去研究能抗海王星風暴的‘暗脈草’,等咱登上海王星,這些草就是最好的開路先鋒!”
守脈人們陸續忙碌起來,星脈城的觀測者調試著能穿透海王星雲層的新設備,沉月城的新鮫王研究著能在超高壓環境存活的深海藻類,源脈學院的孩子們則圍著寒環草籽畫想象圖——他們畫的海王星上,暗斑旁纏著九色光帶,寒環草在風暴中綻放冰藍色的花,地球的九色光與海王星的靛藍光在星空中織成張韌性的網。
我望著地天道那道貫通天地的冰藍色斜柱,突然明白:守脈從不是困於太陽係邊緣的探索,而是向著更遙遠星際空間的邁進。就像登山者征服極地雪山後總會望向更神秘的冰川,守脈人開通一條地外脈道後,目光總會投向更極端的行星。天王星主脈斜的激活,地天道的形成,都在訴說同一個道理:地脈的故事沒有極限,守脈人的腳步也永遠向著宇宙的每個角落延伸。
定脈箭的光順著地天道往海王星方向延伸,像在宇宙中劃出一道冰藍色的斜線。《萬脈同生錄》的新頁還在展開,空白處已經畫滿了海王星探脈工具的草圖,連給海王星的源脈石起什麼名字都有了好幾個備選。遠處的地天道上,寒環草的根須還在生長,草葉的冰藍色在天王星的冰岩上閃閃發亮,像在說:下一站,海王星,讓地脈的韌性在更多星球紮根。
立春這天,合脈島的寒環草頂破凍土,冰藍色的葉片上,地天道的傾斜紋路突然往海王星方向舒展,葉背的露珠在晨光裡泛出靛藍色——露珠中心浮著顆微型海王星,暗斑的氣旋中翻湧著靛藍光流,是海王星地脈流在與地球脈環產生共振,像片被風暴攪動的深海。
“是‘天海連波’!”楊雪莉用指尖輕點露珠,水珠裡的海王星影像突然放大:大暗斑的邊緣,源脈石以渦旋狀排列,石間的光帶與地球沉月城的地脈流同頻,渦心的空洞能容納定脈箭的尾羽,“這是海王星的‘主脈渦’!”她指著影像裡的光流轉速,“你看這共振強度,帶著股深海般的沉潛力,是地球脈環的‘潛性補’,就像給江河添了處深潭,能讓地脈流更具底蘊。”
王瞎子往寒環草上撒了把海王星大氣樣本地天道開通後收集的),樣本在靛藍露珠裡化成深海霧,霧中的海王星地脈細節逐漸清晰:暗斑下方的甲烷冰雲層裡藏著種晶體,是地球寒環晶在超高壓下的變種“深海晶”;晶的周圍纏著種膠狀物質,是冰脈絨與土脈膜的混合體“霧脈膠”——“是‘海王星雙深’!”他的探龍針在掌心跳得像深海暗流的轟鳴,“深海晶能抗海王星的超高壓,霧脈膠能導風暴中的地脈流,是地脈給咱的‘登海工具’,有它們在,海王星的跨脈道才能架在氣旋裡,比任何抗壓設備都管用。”
我們籌備登海王星時,寒環草葉背的靛藍露珠在飛船駕駛艙的全息屏上凝成動態海圖,圖中暗斑的風暴強度會周期性減弱,提示最佳穿透時機。路過沉月城時,新鮫王往艙裡搬了箱“鎮浪珠”——用深海黑珊瑚和深海晶粉末熔的,珠一碎就能形成壓力平衡場,“這珠能給主脈渦‘減壓’,讓它的地脈流與地球脈環平穩共振,比海王星的內部壓力錨還管用。”他往珠上裹了層發光魚鱗,鱗光在靛藍霧裡流轉,光中的氣旋轉速明顯放緩,像在演示效果。
越接近海王星,定脈箭的箭身越沉,箭羽上的地天道傾斜紋與海王星主脈渦的光帶同步旋轉,產生的壓力場竟讓飛船周圍的甲烷冰晶自動凝結成防護殼,“是‘脈渦護艦’!”胖子把沉月城的深海黏液往箭身上塗了層,黏液與靛藍光流相融,箭身突然浮現出與暗斑同頻的渦旋紋,“胖爺我算看明白了,這海王星的風暴得用地球的‘深海韌’來應對,黑珊瑚的硬、發光魚的滑、海帶的柔混在一起,比任何抗風暴裝置都靈。”
飛船穿透海王星的甲烷雲層時,主脈渦的光帶突然往艙體方向彙聚,在暗斑邊緣開出條靛藍色的路。路邊的甲烷冰裡,霧脈膠正在自然生成,膠的邊緣往主脈渦方向延伸,像在給跨脈道“鋪海床”。守飛船的老宇航員遞來把“探海鑿”——用深海晶和霧脈膠的纖維鍛的,鑿刃一碰甲烷冰就放出九色光,“這鑿是根據《萬脈同生錄》新頁的圖譜做的,書裡說‘立春海渦緩,是開道良機’。”他指著鑿柄上的刻度,“主脈渦的能量波動正處於低穀期,與地球脈環的共振頻率完美同步,就像兩汪深潭的水位慢慢齊平。”
我們跟著霧脈膠往主脈渦走時,暗斑的地脈流突然掀起靛藍浪,浪裡的甲烷冰晶凝結成影像:地球遠古深海形成時的地脈記錄、海王星暗斑誕生時的風暴痕跡、地天道開通後海王星地脈的第一次異動……“是海王星地脈在‘憶海’!”楊雪莉往浪裡撒了把地球各節點的海水精華沉月城的深海泉、越女城的鏡湖水、金狼王陵的沙下暗流),精華一觸浪就化成九色的橋,橋的另一端連著主脈渦,“是‘海源引橋’的奇效!地球的海水能喚醒海王星地脈的記憶,就像乾涸的河床憶起曾經的洪流。”
在主脈渦的邊緣種“霧脈草”用深海晶培育的跨脈草變種)時,王瞎子發現渦心的甲烷冰裡嵌著塊刻石,石上的符號與地球沉月城的古鮫文高度重合:“需地球脈環的九色光與海王星主脈渦的靛藍光共振,方通地海道。”我們立刻啟動飛船的“地脈光導儀”,將地球脈環的光——沉月城的藍光、越女城的清光、藏地的金光……按順序導入主脈渦,光一入渦,海王星的靛藍光突然與九色光螺旋交織,形成根貫通地海的光柱,光柱裡的粒子流自動搭建跨脈道的抗壓支架!
“是‘地海脈道通了’!”楊雪莉的探龍針在掌心劇烈震顫,針尾的光帶與光柱完全同步,“現在地球的地脈流能順著這道柱給海王星‘送流’,海王星的地脈流也能給地球‘送深’,就像兩處深海通過暗流相連,讓地脈流更具底蘊。”
我們在主脈渦邊緣搭起抗壓平台,擺了“地海宴”,用霧脈膠的汁液調和地球特產:沉月城的深海魚凍泛著靛藍光暈,越女城的蓮子羹凝著九色波紋,藏地的酥油茶浮著層深海霧……吃進嘴裡的食物帶著股深海的沉潛感,咽下時能感覺到兩股能量在體內交融,地球的靈動激活了海王星的沉滯,海王星的深厚豐富了地球的底蘊,像場味覺的深海探幽。胖子往茶裡扔了塊帶逆脈氣的海王星冰晶,冰晶一碰到茶就化成光塵,塵裡的逆脈氣在雙股能量的共振中變成霧脈草的養分,“是‘雙深化逆’!”他抹著嘴笑,“在海王星的深海般地脈裡,連逆脈氣都得沉潛成養分,看來地脈的智慧,到了太陽係邊緣照樣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