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8章 屍易無限(173)_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68章 屍易無限(173)(1 / 2)

車隊駛離羅布泊時,夕陽正將戈壁灘染成一片金紅,吳賢趴在車窗上,看著九層妖樓的輪廓逐漸縮小,最終消失在地平線儘頭。懷裡揣著的青銅鑰匙硌著胸口,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這一路的經曆——從格爾木的地宮到羅布泊的湖心島,從四層的守樓妖到九層的不死泉,每一步都像在和千年前的曆史對話,也讓他對“文物守護者”這五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到格爾木後,新發現的絹畫和竹簡被緊急送往文物修複中心。專家們用了整整半個月,才完成對絹畫的修複——原本有些褪色的人物服飾重新煥發出鮮豔的色彩,斷裂的絹絲被小心翼翼地拚接,連畫上細微的筆觸都清晰可見。而那本竹簡則更為複雜,由於年代久遠,部分竹簡已經碳化,專家們需要用特殊的顯微鏡觀察字跡,再用極細的毛筆一點點補全缺失的文字。

吳賢幾乎每天都泡在修複中心,看著專家們工作。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專家為了補全一個模糊的“商”字,反複比對了十幾片竹簡上的字跡,連午飯都忘了吃。“爺爺,他們為什麼這麼拚命啊?”吳賢不解地問。

吳老狗坐在一旁,手裡摩挲著那把青銅刀,輕聲說:“因為每一個字、每一筆畫,都藏著古人的智慧。我們多補全一個字,就能多了解一點當年的曆史,這是在替古人說話,不能有半點馬虎。”

半個月後,修複完成的絹畫和竹簡在博物館舉行了特展。開展當天,展廳裡擠滿了人,有白發蒼蒼的學者,有帶著孩子的家長,還有特意從外地趕來的文物愛好者。吳賢和爺爺站在絹畫前,看著遊客們駐足欣賞,聽著講解員介紹畫上的曆史背景,心裡滿是自豪。

有位來自北京的曆史教授,盯著絹畫裡西域都護和各國首領議事的場景,激動地說:“這幅畫填補了漢代西域外交史的空白!你看這裡,西域首領手裡拿的絲綢,和中原出土的漢代絲綢一模一樣,這說明當時的貿易往來比我們想象中更頻繁!”

吳賢忍不住插了一句:“教授,我們還在九層發現了一本竹簡,裡麵記錄了西域都護府的軍事部署,說不定也能幫您研究。”

教授眼睛一亮,拉著吳賢的手說:“真的嗎?太好了!我明天就去修複中心看看,要是能結合竹簡和絹畫的內容,說不定能寫出一篇重要的論文!”

特展持續了一個月,吸引了上萬人參觀。很多學校還組織學生來參觀,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文物,了解西域曆史。有個小男孩看完展覽後,拉著吳賢的手說:“叔叔,我以後也要當文物守護者,像你和爺爺一樣,保護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吳賢蹲下來,摸了摸他的頭:“好啊,那你現在就要好好學習,多了解曆史,以後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

特展結束後,國家文物局傳來消息,決定將九層妖樓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修建專門的保護站,負責妖樓的日常維護和監測。李建國被任命為保護站的第一任站長,他邀請吳老狗擔任顧問,吳賢則主動申請成為保護站的誌願者。

“保護站就建在妖樓附近的戈壁灘上,雖然條件艱苦,但能守護妖樓,我覺得值!”李建國在動員會上說,“我們不僅要保護妖樓的結構安全,還要監測周圍的生態環境,防止有人破壞文物,更要收集整理和妖樓有關的曆史資料,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曆史。”

修建保護站的過程並不容易。羅布泊的風沙大,晝夜溫差也大,工人們白天頂著烈日施工,晚上還要忍受刺骨的寒風。吳賢和爺爺也經常去幫忙,搬磚、遞工具,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心裡卻很充實。

有一次,刮起了強沙塵暴,工地的帳篷被吹倒了好幾頂,剛運來的建材也被沙子埋了一半。吳賢和工人們一起,冒著風沙搶救建材,臉上、脖子上全是沙子,嘴裡也灌滿了沙粒。“賢兒,歇會兒吧,彆累壞了!”吳老狗心疼地說。

吳賢擦了擦臉上的沙子,笑著說:“沒事爺爺,保護站早點建好,妖樓就能早點得到保護,這點苦不算什麼!”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保護站終於建成了。這是一座由鋼筋和防風材料搭建的建築群,包括監測室、資料室、宿舍和食堂,還配備了先進的監控設備和生態監測儀器。監測室裡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妖樓各個樓層的情況,還有周圍的溫度、濕度和風沙強度。

“以後我們就能通過這些設備,實時監測妖樓的安全了,”李建國指著大屏幕說,“要是有異常情況,係統會自動報警,我們就能第一時間趕到處理。”

吳老狗看著監測屏幕上的妖樓,感慨地說:“要是早幾十年有這樣的設備,當年就不會有那麼多文物被破壞了。現在好了,有了保護站,有了這些先進的儀器,妖樓裡的寶貝就能永遠保存下去了。”

保護站建成後,吳賢每個月都會去那裡待上半個月,幫忙整理資料、監測設備,有時候還會跟著李建國去妖樓周圍巡邏,防止有人偷挖文物。有一次,他們在巡邏時發現了幾個可疑的人,背著大包,手裡拿著洛陽鏟,顯然是想偷挖文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住手!你們是什麼人?”李建國大喝一聲,衝了上去。那幾個人見有人來,趕緊想跑,卻被隨後趕來的公安乾警攔住了。經過審問,他們是一夥盜墓賊,聽說九層妖樓裡有寶貝,就想來偷挖。

“幸好我們來得及時,不然他們就可能破壞妖樓的結構了,”李建國心有餘悸地說,“以後我們還要加強巡邏,絕不能讓盜墓賊有機可乘。”

吳賢點點頭:“我們還可以在妖樓周圍安裝更多的監控攝像頭,再設置一些警示標誌,讓盜墓賊不敢靠近。”

在大家的努力下,保護站的工作漸漸步入正軌。越來越多的誌願者申請加入,有大學生,有退休的文物工作者,還有當地的牧民。他們有的負責監測設備,有的負責整理資料,有的負責巡邏,每個人都在為保護妖樓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一天,吳賢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一本塵封的舊日記,是幾十年前一位考古學家寫的。日記裡記錄了他當年探索九層妖樓的經曆,裡麵提到,在妖樓的七層,有一麵“西域圖騰牆”,上麵刻著西域各國的圖騰,還有一些奇怪的符號,可能和古代的祭祀儀式有關。

“爺爺,李隊,你們看!”吳賢興奮地把日記拿給他們看,“日記裡說七層有圖騰牆,我們上次去的時候沒注意到,說不定上麵有更多的曆史線索!”

李建國接過日記,仔細看了起來:“太好了!我們下周組織一次勘察,專門去七層看看這麵圖騰牆,說不定能有新的發現。”

一周後,勘察隊再次來到九層妖樓。這次他們準備得更充分,不僅帶了專業的拍攝設備,還邀請了幾位研究西域圖騰的專家。來到七層後,在日記的指引下,他們果然在大廳的一麵牆壁上,發現了那麵“西域圖騰牆”。

牆上刻著十幾個不同的圖騰,有狼、鷹、駱駝,還有一些抽象的幾何圖案,每個圖騰旁邊都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專家們圍在牆邊,仔細觀察著這些圖騰和符號,不時互相討論著。

“這個狼圖騰是匈奴的象征,鷹圖騰是突厥的,”一位專家指著牆上的圖騰說,“這些符號看起來像是古代西域的文字,可能是對圖騰的解釋,也可能是祭祀時的咒語。”

吳老狗走到牆邊,看著一個駱駝圖騰旁邊的符號,突然說:“這個符號我好像在哪裡見過!當年我在四層的石洞裡,看到過一塊刻著同樣符號的石板,隻是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專家們眼前一亮:“那太好了!我們可以把四層的石板和這裡的符號對比一下,說不定能解讀出這些符號的含義!”

接下來的幾天,勘察隊在四層找到了那塊石板,將上麵的符號和圖騰牆上的符號進行了對比。經過專家們的努力,終於解讀出了部分符號的含義——這些符號記錄了古代西域各國的祭祀儀式,每年春秋兩季,各國首領都會在九層妖樓舉行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貿易繁榮。

“這些發現太重要了!”李建國興奮地說,“它們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漢代西域祭祀文化的了解,還為研究當時的民族關係提供了新的線索。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圖騰和符號完整地記錄下來,整理成資料,供更多的學者研究。”

勘察結束後,吳賢和爺爺回到格爾木。晚上,吳賢坐在書桌前,看著白天拍攝的圖騰牆照片,心裡突然有了一個想法:“爺爺,我們能不能把妖樓的曆史和這些發現,寫成一本書啊?這樣就能讓更多人了解妖樓,了解西域的曆史了。”

吳老狗笑著說:“好主意!我們可以把這一路的經曆、發現的文物、解讀的曆史,都寫進去,再配上照片,讓這本書既有趣又有知識。說不定還能吸引更多人來關注文物保護,加入我們的隊伍。”

說乾就乾,吳賢開始整理資料,吳老狗則負責回憶當年的經曆,兩人經常一起討論到深夜。李建國和其他考古隊員也很支持,把自己拍攝的照片、記錄的筆記都提供給他們。

半年後,書稿終於完成了。書的名字叫《九層妖樓:西域曆史的守護者》,裡麵記錄了從發現青銅密符到探索九層妖樓的全過程,還收錄了大量文物照片和曆史解讀。出版社的編輯看到書稿後,非常滿意,很快就安排了出版。

書出版後,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很快就加印了好幾次。很多讀者在網上留言,說通過這本書了解了西域的曆史,也對文物保護有了新的認識,還有人表示想加入保護站,成為誌願者。

有一天,吳賢收到了一封來自新疆的信,是一位牧民寫的。信裡說,他讀了《九層妖樓:西域曆史的守護者》後,深受感動,現在經常在自家牧場周圍巡邏,防止有人偷挖文物,還向周圍的牧民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爺爺,你看!我們的書真的幫到了很多人!”吳賢激動地把信拿給爺爺看。

吳老狗接過信,仔細讀著,眼裡滿是欣慰:“是啊,保護文物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群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隻要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文物保護,參與文物保護,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就能永遠流傳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九層妖樓保護站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物保護基地,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學者和誌願者,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文化符號。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九層妖樓的故事,知道了那段塵封的西域曆史。

有一天,吳賢和爺爺、李建國一起,站在保護站的屋頂上,看著遠處的九層妖樓。夕陽的餘暉灑在妖樓上,給它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

“明年,我們計劃在保護站建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展示和妖樓有關的文物和資料,讓更多人能近距離了解這段曆史,”李建國說,“還想和當地的學校合作,開展‘文物保護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文物保護的意識。”

吳賢點點頭:“我還要繼續寫更多關於文物保護的書,把我們的經曆和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爺爺,你說我們以後還會有新的發現嗎?”

吳老狗看著遠方,笑著說:“肯定會的。曆史就像一座寶庫,隻要我們用心去挖掘,用心去保護,就總能發現新的驚喜。而且妖樓裡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揭開,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風從戈壁灘上吹來,帶著淡淡的沙粒氣息,卻讓人感到無比的平靜和堅定。吳賢握著脖子上的青銅鑰匙和銅哨,心裡充滿了期待。他知道,文物保護的路沒有儘頭,未來還有很多的挑戰和驚喜在等著他們。但他也相信,隻要他們堅持下去,隻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就一定能守護好這些珍貴的曆史遺產,讓它們在時光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光芒。

夕陽漸漸落下,夜幕開始籠罩戈壁灘。保護站的燈光亮了起來,像一顆明亮的星星,守護著遠處的九層妖樓,也守護著那段不朽的西域曆史。而吳賢和他的夥伴們,也將繼續在這條文物保護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書寫更多關於守護、關於傳承、關於曆史的故事。

保護站的小型博物館建成那天,格爾木的天氣格外晴朗,戈壁灘上的風都帶著幾分柔和。博物館的外牆用了和九層妖樓相似的青灰色磚石,門口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刻著“西域文明記憶館”幾個大字,是吳老狗親筆寫的,筆鋒蒼勁,帶著歲月的沉澱。

開館儀式很簡單,沒有邀請太多嘉賓,隻有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誌願者,還有附近牧民家的孩子。吳賢穿著新買的藍色工裝服,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將那卷絲綢之路古地圖掛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陽光透過玻璃展櫃,灑在泛黃的絹布上,地圖上的朱砂路線像是活了過來,引得孩子們趴在展櫃前,嘰嘰喳喳地問:“吳叔叔,以前的人真的騎著駱駝走這麼遠的路嗎?”

吳賢蹲下來,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驛站標記:“是啊,你看這裡,以前是個很大的驛站,駱駝商隊走到這裡就會停下來休息,還會交換帶來的貨物,比如西域的葡萄、中原的絲綢,就像我們現在交換玩具一樣。”

孩子們聽得眼睛發亮,其中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從口袋裡掏出一顆曬乾的沙棘果,遞到吳賢手裡:“吳叔叔,這是我奶奶曬的沙棘果,很甜,我想把它放在博物館裡,和這些寶貝一起。”

吳賢心裡一暖,接過沙棘果,找了個小小的玻璃盒裝好,放在展櫃的角落:“這顆沙棘果也是很珍貴的寶貝,它告訴我們,現在的戈壁灘上,還有很多像奶奶一樣勤勞的人,在守護著這片土地。”

開館後,越來越多的人來博物館參觀。有一次,一群來自上海的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千裡迢迢趕來,他們圍著那幅漢代議事絹畫,認真地聽講解員介紹,還拿出筆記本做記錄。一個戴眼鏡的男生問吳老狗:“爺爺,您當年在妖樓裡的時候,會不會害怕啊?”

吳老狗坐在展廳的長椅上,摸了摸男生的頭,笑著說:“剛開始會害怕,尤其是遇到守樓妖的時候。但後來我想,這些文物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我得守住它們,就不害怕了。你們現在好好學習,以後也能為保護文物出一份力。”

男生用力點點頭,在筆記本上寫下:“要像吳爺爺一樣,做文物的守護者。”

博物館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有國外的學者專程來參觀。有一位研究中亞曆史的英國教授,在看到那本記錄西域都護府軍事部署的竹簡時,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些內容填補了我們研究中亞軍事史的空白!以前我們隻能從羅馬的文獻裡推測漢代西域的軍事情況,現在終於有了直接的證據!”

吳賢趁機向教授請教了很多關於中亞曆史的問題,教授也很樂意分享,還答應回國後,把自己收藏的相關文獻複印件寄給保護站。“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教授說,“保護好這些文物,就是保護全人類的曆史記憶。”

這天,吳賢正在博物館整理新收到的文獻,李建國匆匆跑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文件:“吳賢,好消息!國家文物局批準我們對九層妖樓的七層圖騰牆進行係統性研究,還會派來專業的數字掃描團隊,用3d技術把圖騰牆完整地掃描下來,建立數字檔案,這樣就算以後有什麼意外,圖騰牆的信息也能永久保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賢眼睛一亮:“真的嗎?那太好了!有了數字檔案,不僅能方便我們研究,還能讓更多人通過網絡看到圖騰牆,不用親自來羅布泊也能了解這些曆史。”

一周後,數字掃描團隊抵達保護站。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掃描設備,在七層圖騰牆周圍搭起了臨時工作棚。掃描過程很複雜,需要一點點調整設備角度,確保每個圖騰、每個符號都能被清晰地捕捉到。吳賢每天都跟著團隊去妖樓,幫他們遞工具、記錄數據,還趁機學習3d掃描技術。


最新小说: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