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屍易無限(205)_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00章 屍易無限(205)(1 / 2)

我們跟著趙局長往蒼山方向趕,路上,趙局長繼續介紹:“南詔國是唐代西南地區的重要政權,受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的影響,墓葬裡的文物具有多元文化特色。這次發現的墓葬規模很大,從勘探情況來看,墓主人可能是南詔國的貴族,甚至可能是王室成員。你們看這張勘探圖,墓葬呈‘甲’字形,有一條主墓道和兩個耳室,主墓室的頂部還有彩繪,說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但現在主墓道已經被盜墓賊炸開,耳室裡的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咱們得抓緊時間,說不定主墓室裡還能留下些珍貴的東西。”

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往蒼山腳下開,路邊的村莊漸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樹林。抵達墓葬所在地時,我們看到幾頂藍色的帳篷搭在一片空地上,周圍拉著警戒線,幾名考古隊員正拿著工具在清理盜洞周圍的泥土。趙局長指著最大的一個盜洞說:“這就是通往主墓室的盜洞,我們用內窺鏡看過,裡麵有積水,還有不少腐朽的木構件,擔心進去會發生坍塌。”

老煙槍蹲在盜洞邊,用手指撚了一點泥土,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土裡有腐木味和黴味,說明墓葬裡的濕度很大,木構件已經糟了。咱們得先在盜洞周圍打一圈鋼樁,再用鋼板搭建臨時通道,防止泥土塌方。另外,雲南的山林裡有瘴氣,咱們進洞前得喝些草藥水,預防中毒。”說著,他從背包裡掏出一個布包,裡麵裝著曬乾的金銀花、薄荷和艾草,“這些草藥煮水喝,能清熱解毒,還能防蚊蟲叮咬。”

sey楊拿出便攜式溫濕度儀,往盜洞裡伸了伸:“洞內溫度18c,濕度85,這個濕度對文物保護很不利,尤其是紙質文書和絲織品,很容易發黴。咱們得準備好除濕機,等進入主墓室後,先降低裡麵的濕度,再進行文物清理。”

阿貴則蹲在盜洞邊,仔細觀察著泥土裡的碎片,突然眼睛一亮,撿起一片黑色的木片:“你們看!這木片上有刻痕,是南詔文!雖然隻有幾個字,但能看出是南詔國特有的‘方塊字’,和我之前見過的南詔文拓片一模一樣!”他小心翼翼地把木片放進密封袋,又在筆記本上畫出刻痕的形狀,“這應該是從一件木牘上掉下來的,說不定主墓室裡還有完整的木牘。”

胖子扛著鋼樁和鋼板走過來,擦了擦額頭的汗:“搭通道的活兒交給我,保證結實!就是這山林裡的蚊子太厲害,咬得我胳膊上全是包,老煙槍,你那草藥水趕緊煮上,我先喝兩碗防防蚊。”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一直在搭建臨時通道和準備進洞設備。老煙槍每天都會煮一大鍋草藥水,分發給所有人,還在帳篷周圍撒上艾草和雄黃,防止蛇蟲侵擾。有天清晨,他發現帳篷外的草地上有蛇爬過的痕跡,立刻帶著胖子在周圍挖了一圈淺溝,溝裡撒滿雄黃,還在溝邊插了幾麵寫著“小心蛇蟲”的木牌:“雲南的山林裡蛇多,尤其是眼鏡蛇和竹葉青,咱們保護文物的同時,也得保護好自己。”

通道搭建好的那天下午,我們穿著防水服,戴著防毒麵具和安全帽,沿著通道慢慢走進盜洞。盜洞很狹窄,隻能容一個人側身通過,洞壁上的泥土很潮濕,時不時有水滴下來。走了約十米,前方突然開闊起來——這是一個約三十平方米的主墓室,墓室的頂部有彩繪,雖然大部分已經脫落,但依然能看出上麵畫著“龍鳳呈祥”的圖案,是中原文化的特色。墓室的中央放著一具巨大的石棺,石棺的表麵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有南詔國特有的“孔雀紋”,還有中原的“雲氣紋”,融合了多元文化特色。石棺的周圍散落著一些文物碎片,有金銀器的殘片、陶瓷器的碎片,還有幾卷已經發黴的文書。

“太好了!石棺還沒被打開!”趙局長激動地說,“這說明裡麵的文物可能還完好,咱們得小心地打開石棺,看看裡麵有什麼。”

sey楊先在主墓室裡放置了兩台除濕機,然後用手電筒仔細檢查石棺的縫隙:“石棺的蓋子用糯米灰漿封著,得用特製的工具慢慢撬開,不能用蠻力,不然會損壞石棺上的雕刻。”

胖子和幾名考古隊員一起,用細如發絲的鋼片,小心翼翼地插入石棺的縫隙,一點點撬動糯米灰漿。過了約一個小時,隨著“哢嚓”一聲輕響,石棺的蓋子終於被撬開了一條縫。我們立刻用支撐杆把蓋子頂住,防止蓋子滑落,然後往石棺裡望去——石棺裡麵鋪著一層厚厚的絲綢,絲綢雖然已經發黴,但上麵的花紋還能隱約辨認,是南詔國特有的“聯珠紋”。絲綢上放著墓主人的屍骨,屍骨的周圍擺放著大量的陪葬品,有金冠、銀鐲、玉璧、陶瓷器,還有幾卷用絲綢包裹的木牘,這些文物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太珍貴了!”我們都非常興奮,張教授蹲在石棺邊,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頂金冠,“這金冠上鑲嵌著紅寶石和綠鬆石,上麵雕刻著孔雀紋,是南詔國貴族的象征。你們看金冠的頂部,還有一個小小的玉製‘朱雀’,是中原文化的元素,說明南詔國與中原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貴則小心地拿起一卷木牘,用軟毛刷輕輕掃去上麵的黴斑:“這木牘上的南詔文很清晰,記載的是南詔國與唐朝的外交往來!上麵寫著‘貞元十年,南詔王異牟尋遣使者赴長安,獻金銀器百件,求賜《禮記》’,貞元十年是公元794年,這正好對應史書記載的‘蒼山會盟’之後,南詔國與唐朝恢複友好關係的曆史!”

sey楊則在清理絲綢時,發現了一件精美的銀壺,銀壺的表麵雕刻著“茶馬古道”的場景,有馬幫、商人、茶樹等,畫麵生動形象:“這銀壺太珍貴了!它不僅是南詔國金銀器工藝的代表,還反映了當時茶馬古道的繁榮,對研究西南地區的貿易史具有重要意義。”

老煙槍則在石棺的角落裡發現了一個陶罐,裡麵裝著一些黑色的顆粒,他聞了聞,又用手指撚了撚:“這是南詔國的茶葉種子,在潮濕的環境下能保存這麼久,真是個奇跡。咱們可以把這些種子交給農業研究所,說不定能培育出古代茶葉的品種。”

接下來的一周,我們都在主墓室裡清理文物。阿貴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木牘的解讀上,他每天都捧著木牘和隨身攜帶的《南詔文研究》,逐字逐句地對照,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鉛筆在旁邊做標記,晚上再和sey楊、張教授一起討論。有天深夜,阿貴突然興奮地叫醒我們,手裡舉著一卷木牘:“你們看!這木牘上記載了南詔國的‘科舉製度’!上麵寫著‘元和五年,南詔王尋閣勸開科取士,以《詩》《書》取士,錄取三十人’,元和五年是公元810年,這說明南詔國不僅借鑒了唐朝的政治製度,還借鑒了科舉製度,這是之前史書記載裡沒有的!”

sey楊則在修複一件陶瓷器時,發現陶瓷器的底部刻著“大理窯”三個字:“這是南詔國著名的‘大理窯’燒製的陶瓷器!大理窯的陶瓷器以青釉為主,工藝精湛,之前隻在文獻裡有記載,這次是第一次發現實物,對研究南詔國的陶瓷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老煙槍則負責文物的安全防護,他每天都會檢查除濕機的工作情況,確保主墓室裡的濕度保持在60以下。他還在主墓室的入口處放置了幾盆艾草,既能驅趕蚊蟲,又能淨化空氣:“雲南的山林裡濕氣重,文物容易發黴,咱們得時刻注意濕度變化,不能讓辛苦發現的文物受到損壞。”

胖子則負責文物的搬運和保管,他每天都會仔細檢查文物箱的密封情況,確保文物不會受到潮濕和蚊蟲的影響。閒暇時,他還會跟著當地的村民去山林裡采摘草藥,學習辨認各種草藥的用途:“以後再遇到在潮濕山林裡工作的情況,我就能幫大家煮草藥水,預防瘴氣和蚊蟲叮咬了。”

就在我們準備清理耳室的時候,警方突然傳來了好消息——他們根據我們提供的盜墓賊留下的工具和腳印,在大理市區的一個古玩市場抓獲了兩名盜墓賊,還繳獲了大量被盜的南詔國文物,包括金鐲、玉璧、陶瓷器和幾卷木牘。

“太好了!這些文物終於追回來了!”我們都非常高興,趙局長激動地說,“盜墓賊交代,他們還把一部分文物賣給了一個叫‘老緬’的文物販子,這個‘老緬’經常在中緬邊境倒賣文物,警方已經聯合邊境部門展開追捕,相信很快就能把他抓獲,追回剩下的文物。”

我們跟著警方去了古玩市場的臨時扣押點,看到繳獲的文物整齊地擺放在地上,其中一件“南詔王金印”格外引人注目,金印上刻著“南詔王印”四個篆字,是南詔國國王的象征。阿貴仔細檢查了幾卷木牘,發現其中一卷是南詔國的“法律條文”,記載了南詔國的刑罰製度和稅收政策,對研究南詔國的法律史具有極高的價值。

“這卷法律條文太重要了!”阿貴激動地說,“裡麵寫著‘盜官物者,杖一百,沒其家資’,說明南詔國對盜竊官府財物的懲罰很嚴厲,這和唐朝的法律製度很相似,進一步證明了南詔國對唐朝文化的借鑒。”

回到墓葬發掘現場後,我們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進行了清理和登記,然後開始清理耳室。東耳室裡存放著大量的陶瓷器和青銅器,有陶罐、陶碗、青銅鼎、青銅劍等,這些文物上都刻著精美的花紋,有的還刻著南詔文的銘文,記載著文物的製作時間和用途。西耳室裡則存放著一些絲織品和茶葉,絲織品雖然已經發黴,但上麵的花紋還能辨認,是南詔國特有的“孔雀紋”和“卷草紋”,茶葉則被裝在陶罐裡,雖然已經乾燥,但依然能聞到淡淡的茶香。

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我們對這座南詔國墓葬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根據出土的文物和木牘記載,我們確定墓主人是南詔國的“清平官”相當於宰相)“鄭回”,他曾在唐朝為官,後來回到南詔國,輔佐南詔王異牟尋與唐朝恢複友好關係,對南詔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墓葬規模宏大,陪葬品豐富,反映了南詔國的強盛和與中原文化的密切交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發掘工作結束的那天,大理文物局舉辦了一場隆重的慶祝儀式,表彰了我們在發掘和文物追回工作中的貢獻。趙局長親自為我們頒發了榮譽證書,還邀請我們參加南詔國文物特展的籌備工作。

“這些文物是南詔國曆史文化的見證,”趙局長說,“我們打算在大理博物館舉辦一場‘南詔國文物特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南詔國的曆史文化,了解西南地區與中原的文化交流。希望你們能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為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爽快地答應了趙局長的邀請,開始參與特展的籌備工作。sey楊負責文物的展示設計,她根據文物的文化特色,將展示區分為“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文化藝術”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采用了對應的場景布置,比如“政治外交”區還原了南詔國使者赴唐朝的場景,“經濟貿易”區展示了茶馬古道的貿易物品,讓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南詔國的曆史文化。

阿貴則負責展覽的講解和文物解讀,他編寫了詳細的講解詞,還製作了南詔文與漢文的對照展板,教觀眾辨認簡單的南詔文。他還在展覽中設置了“木牘互動區”,讓觀眾通過臨摹南詔文木牘,感受古代文字的魅力。

老煙槍則在博物館的院子裡搭建了一個“南詔草藥園”,種植了南詔國時期常見的金銀花、薄荷、艾草等植物,還設置了科普展板,介紹這些植物在古代的用途,比如金銀花用於入藥,薄荷用於清熱,讓觀眾了解南詔國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

胖子則負責文物的搬運和安保,他每天都會仔細檢查展櫃的安全情況,還會向觀眾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他還和當地的學校合作,組織學生來博物館參觀,給孩子們講解南詔國的曆史故事,比如“蒼山會盟”“茶馬古道”等,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提出各種問題,胖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南詔國文物特展”如期舉辦。開展那天,大理博物館裡人頭攢動,很多觀眾都是慕名而來,想要一睹南詔國文物的風采。看著觀眾們驚歎的表情,聽著他們對文物的讚美,我們心裡都充滿了成就感。

“沒想到咱們能為南詔國文物的保護做這麼多事,”胖子笑著說,“以前我總覺得西南邊疆的曆史離自己很遙遠,現在通過這些文物,才知道南詔國的文化這麼豐富,和中原的聯係這麼密切,以後我得多學點西南邊疆的曆史,不然都對不起這些文物。”

sey楊點點頭:“南詔國雖然是西南地區的地方政權,但它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這些文物,就是保護我們民族的文化多樣性,讓更多的人了解曆史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創造的輝煌文明。”

老煙槍抽著煙,望著遠處的蒼山和洱海,感慨地說:“我這輩子走南闖北,見過很多文物,但南詔國的文物最讓我觸動。這裡的每一件陶瓷器、每一卷木牘、每一件金銀器,都在訴說著南詔國與中原的文化交流,訴說著茶馬古道的繁榮。咱們得把這些故事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古代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從未中斷。”

阿貴則拿著一本剛出版的《南詔文木牘解讀》,興奮地說:“這是我這四個月的研究成果,裡麵收錄了這次發掘的大部分南詔文木牘,還有詳細的解讀。以後我還要繼續研究南詔國的曆史文化,爭取能還原更多南詔國與唐朝的外交故事和茶馬古道的貿易曆史。”

我看著身邊的夥伴,心裡充滿了感動和期待。從西夏佛塔遺址到南詔國墓葬,我們從西北邊疆走到西南邊疆,見證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創造的燦爛文明,也感受到了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我知道,我們的文物保護之路還很長,中國大地上還有很多沉睡的文物等著我們去發現,還有很多曆史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揭開。

就在“南詔國文物特展”舉辦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教授突然收到一封來自福建文物局的緊急電報——在福建泉州發現了一座宋代的古沉船,沉船裡可能藏有大量的瓷器、絲綢和海外貿易物品,但沉船已經遭到了盜墓賊水下盜墓者)的嚴重破壞,很多文物被盜走,當地文物局希望我們能立刻前往協助進行水下搶救性發掘。

“宋代古沉船!”胖子一聽,立刻來了精神,“我早就聽說泉州是宋代的重要港口,古沉船上的文物肯定有很多海外貿易的物品,比如青花瓷、絲綢,說不定還有外國的金幣!咱們趕緊收拾東西,去泉州!”

sey楊也說:“宋代古沉船的文物對研究宋代的海外貿易、造船技術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極高的價值。水下盜墓者的破壞肯定很嚴重,我們得儘快過去,爭取能追回更多的文物,保護好剩下的文物。”

老煙槍想了想,說:“泉州的海域風浪大,水下能見度低,咱們得準備好專業的水下考古設備,比如潛水服、水下手電筒、水下攝像機等。還有,海水有腐蝕性,文物打撈上來後得立刻進行脫鹽處理,不然會很快損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貴則興奮地說:“宋代的海外貿易很繁榮,沉船上說不定有外國的文字資料,比如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文書,我雖然不懂這些文字,但可以幫忙整理和記錄,說不定能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線索。咱們趕緊出發吧,我都等不及想看看宋代的青花瓷了!”

我們很快就收拾好了行李,告彆了趙局長和大理文物局的工作人員,踏上了前往福建泉州的旅程。火車在東南沿海的平原上行駛,窗外的景色從青山綠水變成了碧海藍天,遠處的海岸線蜿蜒曲折,海麵上的漁船像一個個小小的黑點,在波浪中起伏。

我看著身邊的夥伴,他們臉上都充滿了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宋代古沉船上那些珍貴的瓷器、絲綢和海外貿易物品。我知道,前方等待我們的,可能是洶湧的海浪、複雜的水下環境,還有未知的危險,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保護好那些沉睡在海底的珍貴文物,讓它們重見天日,向世人展示宋代海外貿易的輝煌。我們的文物保護之路,還在繼續,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文明,也正等待著我們去喚醒。

火車抵達泉州站時,福建文物局的陳局長已經在出站口等候。他手裡拿著一張古沉船的水下勘探圖,臉色凝重地說:“這艘古沉船在泉州灣的後渚港附近,是我們在進行水下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水下盜墓者已經用專業的設備在沉船上打了十幾個洞,還盜走了不少瓷器和絲綢。我們派潛水員下去探查過,沉船的船體已經有些破損,部分船艙還進了沙,要是再遇到台風,整艘船可能會徹底散架。”陳局長說著,把勘探圖遞給張教授,“你們看,這艘船長約25米,寬約8米,是宋代典型的‘福船’,這種船抗風浪能力強,是當時海上貿易的主要船隻。從船的規模來看,裡麵的文物數量肯定不少。”

我們跟著陳局長往泉州灣後渚港趕,路上,他繼續介紹:“泉州是宋代的‘東方第一大港’,和海外幾十個國家有貿易往來,這艘沉船上的文物,很可能來自景德鎮、德化等窯口的瓷器,還有江南地區的絲綢,甚至可能有外國的香料、金幣,這些文物對研究宋代的海外貿易史太重要了。”

抵達後渚港時,海麵上停著幾艘考古船,船上的潛水員正忙著準備設備。陳局長指著遠處的一個浮標說:“那就是古沉船的位置,水深約12米,水下能見度隻有12米,作業難度很大。我們已經在周圍設置了禁航區,防止無關船隻靠近。”


最新小说: 穿越武俠,開局獲得降龍十八掌 真千金讀心後,傅少他自我攻略了 天下無敵! 我在星際學考古 玄學老祖是團寵,天使小臉毒舌嘴 歡樂宋 舊愛晚成 假千金綁定直播係統,國家贏麻了 被逐出豪門,我靠通靈白事鋪翻身 量子遊戲沒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