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7章 天墓無極(52)_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67章 天墓無極(52)(1 / 2)

一周後的清晨五點,天剛蒙蒙亮,陳硯就被鬨鐘叫醒。按照約定,今天要和老周去郊區的王家村收貨——老周的遠房表哥王大爺家有座老宅子要翻新,裡麵留著不少祖輩傳下來的老家具,想找懂行的人看看,合適就賣掉。

陳硯迅速洗漱完畢,把強光手電、卷尺、放大鏡塞進雙肩包,還特意帶上了一塊小磁鐵——鑒彆老紅木和仿品常用,老紅木不含鐵,磁鐵吸不上,而有些仿品會摻鐵屑增重。他打開手機,粉絲群裡已經炸開了鍋,“老頑童”淩晨四點就發了條消息:“硯哥起了沒?我已經搬好小板凳等直播了!”後麵跟著一串期待的表情包。陳硯回複:“馬上出發,路上開播,帶大家看農村收貨的日常!”

六點整,老周開著一輛舊麵包車準時到樓下。“硯哥,王大爺家離這有兩個小時車程,咱們得快點,彆讓人家等急了。”老周一邊幫陳硯搬東西,一邊說,“我表哥說了,家裡有個老衣櫃、一張八仙桌,還有兩把太師椅,都是他爺爺那輩傳下來的,具體年代他也不清楚,就知道放家裡幾十年了。”

陳硯點點頭,上車後立刻打開手機支架,調整好鏡頭。直播間瞬間湧入五千多人,彈幕像潮水一樣刷起來。

“硯哥早!農村收貨聽起來就有意思!”

“老家具要看什麼啊?是不是紅木的最值錢?”

“我爺爺家也有個老衣櫃,跟王大爺家的會不會一樣?”

“各位早,現在剛出發,大概兩個小時到王家村。”陳硯對著鏡頭笑了笑,“農村收貨跟潘家園不一樣,這裡的老物件大多是祖傳的,沒經過太多轉手,容易撿到漏,但也得注意,很多老家具可能有修複痕跡,得仔細看。”他拿起小磁鐵,對著鏡頭演示,“比如鑒彆老紅木,就可以用這個——老紅木密度高,不含鐵,磁鐵吸不上;要是仿品,比如用其他木材摻鐵屑做的,磁鐵一吸就知道了。”

彈幕裡立刻有人留言:“學到了!我回家也試試我家的老桌子!”

“硯哥太貼心了,每次都教實用技巧!”

“老周開車穩點,彆讓硯哥晃到鏡頭!”

老周在前麵聽著,笑著說:“放心,我開了十幾年車了,穩得很!”

路上,陳硯跟網友聊起老家具的鑒定要點:“看老家具,首先看材質,常見的有紅木、紫檀、黃花梨、櫸木,其中黃花梨和紫檀最值錢,但很少見;然後看工藝,比如雕工,清代的雕工大多繁複,民國的相對簡單;還要看榫卯結構,老家具都是榫卯連接,沒有釘子,要是有釘子,大概率是後修的;最後看包漿,老家具的包漿是自然形成的,摸上去溫潤,新做舊的包漿發澀,不均勻。”

兩個小時後,麵包車終於開到了王家村。村子不大,路邊種著一排排白楊樹,空氣裡彌漫著泥土和莊稼的清香。王大爺已經在村口等著了,他穿著一件灰色的中山裝,手裡拿著一根拐杖,見到陳硯和老周,熱情地迎上來:“來了啊!快跟我回家,東西都在老屋裡呢!”

陳硯跟著王大爺往村裡走,一邊走一邊直播:“各位看,這就是王家村,環境特彆好,老宅子應該有幾十年了,這種地方的老物件,保存得一般都不錯。”

王大爺的老宅子在村子深處,是一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院子裡種著一棵老槐樹,枝繁葉茂。“就是這屋了,”王大爺推開一扇木門,門軸發出“吱呀”的響聲,“家具都在裡屋,好幾年沒動過了,有點臟,你們彆嫌棄。”

裡屋光線有點暗,陳硯打開強光手電,照亮了房間。房間角落裡,放著一個高大的老衣櫃,旁邊是一張八仙桌,兩把太師椅靠在牆邊,上麵蓋著一塊藍色的粗布。

“先看這個衣櫃吧,”陳硯走過去,掀開粗布,一個暗紅色的老衣櫃露了出來。衣櫃高約兩米,寬一米五,櫃門上雕著複雜的圖案——是“百子圖”,一群小孩在庭院裡玩耍,有的放風箏,有的踢毽子,雕工細膩,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

“各位,先看材質,”陳硯用手摸了摸衣櫃的表麵,“手感溫潤,密度很高,敲一下聽聽聲音。”他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櫃門,發出清脆的“咚咚”聲,“這是老紅木的特征,聲音清脆,沒有雜音。再看雕工,‘百子圖’是清代中期常見的圖案,你們看人物的衣服褶皺,線條流暢,沒有斷筆,是手工雕的,不是機器壓製的——機器雕的線條會很規整,但沒有這種靈氣。”

他打開衣櫃門,裡麵的隔板是完整的,沒有開裂,隔板上還留著一些老木紋。“再看榫卯結構,”陳硯指著衣櫃的連接處,“這裡沒有釘子,是純榫卯連接,而且縫隙很小,說明當時的工藝很好。衣櫃的背麵有個小標簽,上麵寫著‘光緒年製’,雖然標簽有點褪色,但能看清,說明這衣櫃是清代光緒年間的。”

彈幕裡一片驚歎。

“哇!百子圖雕得太精致了!”

“光緒年間的老紅木衣櫃!這得值多少錢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硯哥,看看有沒有修複痕跡!”

陳硯仔細檢查了衣櫃的各個角落,搖了搖頭:“沒有修複痕跡,整體保存得很好,就是櫃門上有點小劃痕,不影響整體品相。王大爺,這個衣櫃您想賣多少錢?”

王大爺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知道這東西值多少錢,之前有人來村裡收,給我三千塊,我沒賣——總覺得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不能賣太便宜。你們是老周的朋友,給個實在價就行。”

陳硯心裡一算,清代光緒年間的老紅木衣櫃,保存完好,雕工精細,市場價值至少兩萬五以上,三千塊簡直是白菜價。他想了想,說:“王大爺,這衣櫃是好東西,我給您八千塊,您看行不?——我回去還要清理一下,保養保養,也賺點辛苦錢。”

王大爺一聽,眼睛一亮:“八千?這麼多?行!行!賣給你了!”

彈幕裡立刻刷起了“硯哥又撿漏了!”“八千塊太值了!”“王大爺太實在了!”

接下來看八仙桌。桌子是方形的,桌麵光滑,四條腿上雕著“回紋”,桌角有輕微的磨損。陳硯用手摸了摸桌麵,又用小磁鐵試了試:“各位,這桌子不是紅木的,是紫檀的——紫檀比紅木更值錢,密度更高,你們看,磁鐵根本吸不上,而且桌麵的紋理很細,是‘牛毛紋’,這是紫檀的典型特征。再看桌腿的雕工,‘回紋’是清代早期的風格,比衣櫃的年代更早,大概是康熙年間的。”

他蹲下來,看桌子的底部,底部有一個小小的落款,是“某某木匠鋪製”,雖然字跡模糊,但能看出是老落款。“這桌子保存得也不錯,就是桌角有點磨損,不影響使用。王大爺,這桌子您想賣多少錢?”

王大爺想了想,說:“這桌子比衣櫃小,你給五千塊就行。”

陳硯笑著說:“王大爺,這桌子是紫檀的,比紅木值錢,我給您一萬五,您看行不?——紫檀家具現在很少見,這個價格很實在了。”

王大爺驚訝得嘴巴都合不上了:“一萬五?真的?太感謝你了!小夥子,你真是個實在人!”

彈幕裡已經沸騰了。

“紫檀的!一萬五太值了!”

“硯哥這運氣,絕了!”

“我酸了!什麼時候我也能遇到這種漏!”

最後看太師椅。兩把椅子是配套的,椅背上雕著“鬆鶴延年”,椅腿是“馬蹄形”,典型的清代風格。陳硯檢查後,發現是櫸木的,年代是民國時期的,保存完好,沒有修複痕跡。“王大爺,這兩把椅子是櫸木的,民國時期的,我給您兩千塊,您看行不?”

王大爺連連點頭:“行!行!都賣給你!你要是早來幾年,我家還有個老瓷碗,後來搬家弄丟了,不然也能讓你看看。”

“瓷碗?”陳硯心裡一動,“王大爺,您還記得那瓷碗是什麼樣的嗎?有沒有圖案或者字?”

王大爺想了想,說:“碗身上畫著花,好像是牡丹花,碗底有個字,具體是什麼字我忘了,當時覺得就是個普通的碗,沒在意。”

陳硯笑著說:“要是以後找到了,可以聯係我,我幫您看看。”

收拾好家具,陳硯付了錢,老周找了村裡的幾個年輕人幫忙,把家具搬到麵包車上。王大爺一直送到村口,握著陳硯的手說:“小夥子,以後常來玩,村裡還有不少人家有老物件,我幫你問問!”

陳硯點點頭:“謝謝王大爺,以後有好東西,一定聯係我!”

上車後,陳硯對著鏡頭說:“各位,今天收獲滿滿!清代光緒紅木衣櫃八千,康熙紫檀八仙桌一萬五,民國櫸木太師椅兩千,總共花了兩萬五,市場價值至少五萬以上,算是個大漏了!”

彈幕裡紛紛留言:“硯哥太牛了!”“羨慕哭了!”“下次農村收貨帶我一個!”

回去的路上,陳硯跟網友詳細講解了每件家具的保養方法:“紅木家具要避免陽光直射,不然容易開裂;紫檀家具可以用軟布經常擦,能讓包漿更亮;櫸木家具要避免受潮,最好放在乾燥的地方。”

下午兩點,麵包車終於回到工作室。陳硯和老周一起,把家具搬到工作室的院子裡,開始清理。他先用軟布擦去家具表麵的灰塵,再用專用的木蠟油輕輕塗抹,家具的顏色漸漸變得鮮亮起來,雕工也更加清晰。

清理完後,陳硯打開直播,把家具一一擺好,對著鏡頭詳細展示:“首先看這個紅木衣櫃,現在清理乾淨了,你們看‘百子圖’的雕工,每個小孩的表情都不一樣,特彆生動。衣櫃的門能正常打開,隔板也很結實,回去可以當收納櫃用,也可以當擺件,都很合適。”

接著是紫檀八仙桌:“這桌子的‘牛毛紋’現在看得更清楚了,桌麵很光滑,沒有劃痕,放在客廳當茶桌正好。紫檀的密度高,不容易變形,用幾十年都沒問題。”

最後是櫸木太師椅:“這兩把椅子坐著很舒服,椅背上的‘鬆鶴延年’雕工也不錯,放在書房或者客廳,都很有複古的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彈幕裡網友提問不斷。

“硯哥,紅木衣櫃怎麼辨彆真假啊?我怕買到仿品。”

“紫檀桌子會不會掉色啊?”

“櫸木和紅木怎麼區分?”

陳硯耐心解答:“辨彆紅木真假,可以看紋理、密度,也可以用磁鐵試;紫檀桌子不會掉色,隻要不用水長時間泡,正常使用沒問題;櫸木的紋理比紅木粗,密度也比紅木低,摸上去手感不一樣,仔細看就能區分。”

直播過程中,一個叫“字畫愛好者小李”的網友私信陳硯:“硯哥,我家裡有一幅老字畫,是我爺爺傳下來的,想讓你幫我看看,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

陳硯回複:“可以啊,你明天把字畫的照片發過來,最好拍清楚題跋、印章和紙質,我明天直播的時候幫你鑒定。”

小李立刻回複:“謝謝硯哥!我明天一定拍清楚!”

晚上八點,直播接近尾聲,陳硯對著鏡頭說:“今天的農村收貨之旅很順利,收獲了三件不錯的老家具,也跟大家分享了老家具的鑒定和保養知識。明天咱們主要鑒定粉絲的藏品,‘字畫愛好者小李’的老字畫,還有之前沒鑒定完的‘收藏新手小吳’的清代瓷盤,都放在明天。記得點讚關注,下次直播不迷路!”

彈幕裡紛紛留言:“期待明天的字畫鑒定!”

“硯哥辛苦了!早點休息!”

“下次農村收貨還想看!”

陳硯跟網友道彆後,關掉直播,坐在院子裡的紫檀八仙桌旁,喝著茶,看著今天的收獲,心裡滿是成就感。他拿起一塊木蠟油,又給衣櫃擦了一遍,想著明天的字畫鑒定,不禁有些期待。他知道,收藏的路上永遠充滿驚喜,每一次新的發現,每一次給粉絲科普知識,都讓他覺得這份事業充滿意義。而他最希望的,就是能通過自己的直播,讓更多人了解收藏的樂趣,愛上華夏文明的瑰寶。

第二天早上,陳硯早早來到工作室,剛打開手機,就收到了“字畫愛好者小李”發來的照片。照片拍得很清楚,是一幅山水畫,畫的是“富春山居圖”的片段,題跋是“仿黃公望筆意,丙午年秋”,印章是“小李收藏”。陳硯仔細看了看照片,心裡有了初步判斷——這幅畫可能是清代仿黃公望的作品,但具體年代和價值,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他打開直播,對著鏡頭說:“各位早,今天咱們先鑒定‘字畫愛好者小李’的老字畫。大家看照片,這是一幅仿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黃公望是元代的大畫家,他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仿他的作品很多,咱們來仔細看。”

陳硯指著照片上的筆觸:“首先看筆墨,黃公望的筆墨很簡練,‘逸筆草草’,這幅仿品的筆墨雖然也很流暢,但比黃公望的更細膩,是清代的風格;再看題跋的‘丙午年’,清代有好幾個丙午年,比如乾隆五十一年、道光二十六年、光緒三十二年,從筆墨風格看,更偏向道光時期;印章‘小李收藏’,字體是篆書,是清代的篆刻風格,不是現代仿的。”

他頓了頓,繼續說:“再看紙質,是清代的宣紙,紙質細膩,有老化痕跡,不是現代仿的。綜合來看,這是一幅清代道光時期仿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雖然是仿品,但筆墨不錯,保存完好,市場價值大概在一萬到一萬五之間,算是個不錯的清代文人畫。”

小李立刻在彈幕裡回複:“謝謝硯哥!我還以為是假的呢,沒想到這麼值錢!太開心了!”

接下來鑒定“收藏新手小吳”的清代瓷盤,瓷盤上畫著“花鳥圖”,底款是“大清道光年製”。陳硯仔細看了照片,說:“這瓷盤是清代道光時期的民窯精品,畫的‘花鳥圖’很生動,青花發色濃豔,釉麵溫潤,沒有瑕疵,市場價值大概在三千到四千之間,很適合收藏。”

小吳在彈幕裡回複:“謝謝硯哥!以後我會更用心收藏的!”

直播過程中,又有不少網友發來藏品照片,陳硯一一鑒定,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直到中午,直播才結束。陳硯關掉手機,伸了個懶腰,想著下午要去古玩城給老紅木衣櫃配個銅拉手,不禁有些期待——他知道,收藏的樂趣不僅在於撿漏,更在於把老物件修複好,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這也是對華夏文明的一種傳承。

下午兩點,陳硯背著雙肩包去了潘家園的古玩城,目標很明確——給老紅木衣櫃配一對清代銅拉手。之前清理衣櫃時,他發現原有的拉手已經丟失,隻留下兩個細小的螺孔,得找一對風格匹配的老銅件,才能還原衣櫃的原貌。

古玩城的“銅器街”藏在市場西側,兩邊的攤位上擺滿了各種老銅件:銅鎖、銅鎮紙、銅香爐,還有不少精致的銅拉手。陳硯剛走進去,就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硯哥,好久不見!來淘銅件啊?”

說話的是馬叔,一個專門做老銅件生意的攤主,頭發花白,手上戴著個老銀戒,攤位上的銅器都用軟布墊著,看得出來是個愛惜物件的人。“馬叔,你這有沒有清代的紅木家具銅拉手?要浮雕花紋的,跟‘百子圖’風格搭的。”陳硯走過去,蹲在攤位前翻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叔從櫃台裡拿出一個木盒,打開後裡麵鋪著紅絨布,放著十幾對銅拉手:“剛收的一批,都是清代的,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這對是‘纏枝蓮紋’的,這對是‘蝙蝠紋’的,還有這對‘如意紋’的,都是老紅木家具常用的款式。”

陳硯拿起那對纏枝蓮紋的拉手,入手沉甸甸的,表麵有一層溫潤的包漿,花紋雕刻得細膩流暢,沒有斷筆,邊緣打磨得很光滑,沒有毛刺——是典型的清代中期工藝。他用放大鏡仔細看了看,拉手背麵有一個小小的“同順興”落款,這是清代北京有名的銅器作坊,做工很講究。

“各位,你們看這對銅拉手,”陳硯突然想起沒關直播,手機還掛在胸前,立刻調整角度對準拉手,“清代中期‘同順興’的活兒,纏枝蓮紋,包漿自然,沒有修複痕跡,跟衣櫃的‘百子圖’雕工風格很搭。馬叔,這對多少錢?”

直播間裡瞬間湧入兩千多人,彈幕刷得不停。


最新小说: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