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湄正專注地研究琉璃族傳來的技術資料,屏幕上顯示著各種晶體的分子結構:“他們的晶體能將地脈能量壓縮儲存,效率是地球現有技術的三倍。如果能合作成功,地球的地脈樞紐就能儲存更多能量,不僅能應對突發危機,還能為星際航行提供清潔能源。”
老鬼把玩著他的工兵鏟,鏟頭的綠色能量塗層在星雲光芒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晶體鍛造?聽起來挺有意思!說不定能給我的鏟子再升級一下,讓它能吸收星雲能量,以後打架更帶勁!”
阿依的木杖此刻正微微發燙,杖尖的紅繩指向琉璃星的方向:“我能感應到琉璃星的地脈能量很溫和,像是被精心嗬護著。他們的地脈樞紐應該與晶體技術結合在了一起,這種融合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小時後,聯盟艦隊抵達琉璃星軌道,受到了琉璃族的熱烈歡迎。三艘通體透明的晶體飛船從星球表麵升起,飛船的外殼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如同流動的寶石。為首的飛船上,站著一位身著晶體服飾的琉璃族使者,她的皮膚呈淡紫色,眼睛是透明的晶體狀,能清晰地看到裡麵流動的能量。
“歡迎地球的守護者們!”使者的聲音通過意識翻譯器傳來,溫柔而清晰,“我們的族長已經在‘水晶聖殿’等候多時,希望能與你們共商合作大計。”
陳硯四人乘坐穿梭艇,跟隨使者前往水晶聖殿。琉璃星的表麵美不勝收,地麵由半透明的晶體構成,能看到地下流動的地脈能量;城市裡的建築都是晶體搭建而成,陽光透過晶體,在地麵上投射出斑斕的光影;街道上的琉璃族人穿著晶體編織的衣物,行走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像是風鈴在歌唱。
水晶聖殿位於琉璃星的最高處,是一座巨大的晶體金字塔,塔頂鑲嵌著一顆巨大的紫色晶體,正是琉璃星的地脈樞紐。走進聖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了發光的晶體紋路,記錄著琉璃族的曆史和技術發展。聖殿中央,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琉璃族族長,他的晶體服飾上鑲嵌著無數細小的能量晶體,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歡迎你們,來自地球的朋友。”族長的聲音充滿了智慧,“我們早就聽說了你們對抗‘收割者’的英勇事跡,地球文明的勇氣和智慧,值得我們尊敬。”
陳硯站起身,向族長致意:“感謝琉璃族的熱情歡迎。地球與琉璃族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護地脈能量,推動文明進步。我們希望能與琉璃族攜手,共同研發新型的地脈能量儲存晶體,為銀河係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族長點點頭,示意使者拿出一塊紫色的晶體:“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地脈儲能晶’,能儲存相當於地球地脈樞紐十分之一的能量。但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晶體的穩定性不足,在儲存大量能量時容易發生爆炸。我們知道地球在長期的地脈守護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希望能借助你們的智慧,解決這個問題。”
蘇湄接過晶體,用隨身攜帶的探測儀檢測:“晶體的分子結構很特殊,但在能量傳導的節點上存在缺陷。我們可以在晶體中加入地球的‘地脈活性因子’,這種因子能穩定地脈能量的流動,提高晶體的穩定性。”
阿依補充道:“我還可以通過木杖,引導琉璃星的地脈能量注入晶體,讓晶體與地脈網絡建立更緊密的聯係,進一步增強穩定性。”
族長聽後,臉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們願意提供晶體的鍛造技術,與地球共享研發成果。從今天起,地球與琉璃族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陳硯四人留在琉璃星,與琉璃族的科學家一起研發新型地脈儲能晶。蘇湄負責優化晶體的分子結構,加入地脈活性因子;阿依負責引導地脈能量注入晶體,建立能量連接;陳硯則負責協調雙方的技術資源,解決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鬼則在閒暇之餘,向琉璃族的工匠學習晶體鍛造技術,給自己的工兵鏟打造了一個晶體鏟頭,能在戰鬥時釋放出地脈能量波。
一個月後,新型地脈儲能晶研發成功。這種晶體不僅穩定性極高,還能吸收宇宙中的遊離能量,自動補充地脈能量。族長將第一塊新型晶體贈送給陳硯:“這是我們合作的見證,希望它能為地球的地脈守護事業做出貢獻。未來,我們還可以在星際航行、生態保護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
離開琉璃星後,聯盟艦隊又先後拜訪了彩虹星域的其他星球——“綠森星”的綠葉族擅長植物生物技術,他們與蘇湄合作,培育出能在星際飛船上生長的“太空植物”,為飛船提供氧氣和食物;“藍海星”的潮汐族擁有先進的水資源淨化技術,他們與阿依分享技術,幫助地球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赤焰星”的熔岩族則與老鬼達成協議,共同建立一所“星際武器研發中心”,研發更強大的地脈能量武器。
在拜訪的過程中,陳硯四人也將地球的文化和技術傳播到了各個星球。他們教綠葉族種植地球的水稻和蔬菜,教潮汐族使用地球的中醫針灸技術,教熔岩族製作地球的火鍋和小吃。地球的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各個星球的喜愛,越來越多的外星文明開始向往地球,希望能到地球參觀訪問。
三個月後,聯盟艦隊完成了對彩虹星域的拜訪,準備返回“奧爾藍星”。在返回的途中,陳硯收到了來自地球的消息——地球已經建立了“星際交流中心”,接待來自各個星球的友好使者;地球的地脈樞紐也全部升級,使用了新型的地脈儲能晶,能量儲備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爺爺陳雲樵的事跡被寫入地球的曆史教科書,成為了地球文明的英雄。
“我們該回地球看看了。”陳硯看著屏幕上地球的影像,心裡充滿了思念。離開地球已經快一年了,他想念地球的陽光,想念地球的空氣,想念慶陵的古柏,想念獅山的清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湄、老鬼和阿依也紛紛點頭,他們也早已歸心似箭。綠芒看著四人,溫柔地說:“聯盟艦隊會在‘奧爾藍星’停留一周,你們可以乘坐穿梭艇返回地球,一周後我們在‘奧爾藍星’集合,繼續接下來的星際旅程。”
一周後,陳硯四人乘坐穿梭艇返回地球。當穿梭艇穿過地球的大氣層,看到熟悉的藍色星球時,四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地球的變化很大,城市裡建起了許多星際風格的建築,天空中飛行著來自各個星球的飛船,地麵上隨處可見不同星球的外星人,他們與地球人友好地交流著,整個地球呈現出一派繁榮和諧的景象。
他們首先來到了慶陵,慶陵已經被改造成了“地球地脈文化博物館”,爺爺當年發現星輿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紀念碑,上麵刻著爺爺的名字和事跡。博物館裡陳列著爺爺的《慶陵秘錄》、星輿的複製品,還有他們在星際旅程中收集的外星文物。
“爺爺,我們回來了。”陳硯站在紀念碑前,輕聲說,“地球現在很好,很安全,您的夢想已經實現了。以後,我們會繼續守護地球,守護銀河係的和平。”
離開慶陵後,他們又去了獅山、雲峰山和青城山。獅山的蚩尤洞已經成為了“地球地脈研究中心”,科學家們在這裡研究地脈能量的利用;雲峰山的生命溫室裡,種植著來自各個星球的植物,成為了“地球星際植物園”;青城山的建文衣冠塚旁,建起了一座“星際和平紀念館”,記錄著地球與其他星球合作的曆程。
在地球停留的一周裡,陳硯四人受到了地球人的熱烈歡迎。他們參加了“地球星際交流大會”,向地球人介紹了他們的星際旅程和與其他星球的合作成果;他們還看望了家人和朋友,分享了他們在星際中遇到的奇聞趣事。
一周後,陳硯四人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地球,乘坐穿梭艇返回“奧爾藍星”。當穿梭艇離開地球大氣層時,他們回頭看了一眼地球,地球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美麗。
“我們還會回來的。”陳硯說,“地球永遠是我們的家。”
返回“奧爾藍星”後,聯盟議會召開了緊急會議。晶核在會議上宣布,銀河係的“星際和平聯盟”正式成立,地球擔任聯盟的副主席,與“播種者”、“琉璃族”、“綠葉族”等文明共同負責聯盟的日常事務。聯盟的首要任務是幫助那些被“收割者”摧毀的文明重建家園,推動銀河係各個文明的共同發展。
“接下來,我們要前往‘廢墟星域’,那裡有許多被‘收割者’摧毀的文明星球,需要我們的幫助。”晶核看著陳硯四人,“你們願意繼續加入我們,參與文明重建工作嗎?”
陳硯四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知道,幫助其他文明重建家園,是實現銀河係和平的重要一步。他們收拾好行李,再次登上“播種者”主艦,跟隨聯盟艦隊,向“廢墟星域”出發。
主艦的超光速引擎啟動,窗外的星空再次變成了流光溢彩的光帶。陳硯靠在觀測窗前,手裡握著那本《慶陵秘錄》,心裡充滿了堅定的信念。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和困難,但隻要他們四人在一起,隻要有聯盟的支持,隻要心中的信念不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們的星際旅程還在繼續,他們會帶著爺爺的期望,帶著地球的希望,在宇宙中書寫更多的傳奇,為銀河係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地球,這座藍色的星球,也會在他們的守護下,永遠閃耀在銀河係的星空中,成為各個文明向往的和平之地。
聯盟艦隊抵達廢墟星域時,連空氣中都仿佛彌漫著沉寂的悲傷。這片星域曾是銀河係中最繁華的文明帶之一,如今卻隻剩下漂浮在宇宙中的破碎星球殘骸——有的星球表麵布滿了深不見底的隕石坑,裸露的岩層在宇宙輻射下呈現出焦黑的顏色;有的星球大氣層早已消散,地表隻剩下乾涸的河道痕跡,像一道道猙獰的傷疤;還有的星球被完全撕裂成幾塊巨大的碎片,緩慢地在星空中旋轉,仿佛在訴說著“收割者”帶來的浩劫。
“這裡是‘星環文明’的母星遺址,”綠芒指著前方一顆隻剩下半塊外殼的星球,聲音帶著一絲沉重,“星環文明曾是銀河係中最擅長空間技術的文明,他們能在星球周圍建造環形空間站,卻在‘收割者’的進攻中全軍覆沒。根據聯盟的探測數據,星球的地核還在微弱運轉,或許還有修複的可能。”
陳硯透過觀測窗凝視著那顆破碎的星球,手中的《慶陵秘錄》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片星域的悲傷,書頁微微顫動。他想起爺爺在筆記中寫過的一句話:“文明的意義不在於永恒,而在於傳承。”此刻他終於明白,他們此行的意義不僅是重建家園,更是讓那些消失的文明精神得以延續。
“阿依,能感應到這顆星球的地脈能量嗎?”陳硯轉身問道。阿依早已握緊了木杖,杖尖的紅繩此刻繃得筆直,卻隻發出微弱的光芒:“地脈能量很微弱,像是被什麼東西壓製著。星球的地核周圍有一層‘收割者’留下的暗物質屏障,正是這層屏障阻止了地脈能量的流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湄立刻調出星球的地質結構圖,屏幕上顯示出地核周圍的暗物質屏障分布:“這層屏障的能量頻率與我們之前遇到的‘收割者’防禦罩一致,星核鑰匙應該能暫時破壞它。但要徹底清除屏障,需要用大量的地脈能量中和暗物質——我們可以調用之前在琉璃星研發的地脈儲能晶,將能量集中輸送到地核。”
老鬼扛著他那把升級後的晶體工兵鏟,鏟頭的紫色晶體在燈光下泛著冷光:“清除屏障的活兒就交給我!我還可以帶著‘熔岩族’的兄弟,在星球表麵搭建能量傳輸塔,保證地脈能量能順利輸送到地核。”
聯盟艦隊在星環文明母星軌道停泊後,陳硯四人帶領一支由“播種者”、“琉璃族”、“熔岩族”組成的修複小隊,乘坐穿梭艇降落在星球表麵。地表的重力隻有地球的三分之一,行走時需要借助能量靴才能保持平衡。地麵上隨處可見星環文明的遺跡——破碎的晶體建築、生鏽的機械殘骸、刻著陌生文字的石碑,無不彰顯著這個文明曾經的輝煌。
“先找到地核的位置!”陳硯拿出星核鑰匙,鑰匙在暗物質屏障的影響下發出微弱的銀色光芒,指向星球的北半球。小隊沿著鑰匙指引的方向前進,途中經過一片巨大的環形遺址,蘇湄認出這是星環文明的空間站殘骸:“這裡的環形結構與‘播種者’的方舟有相似之處,星環文明的空間技術或許能為我們提供新的思路。”
走了約莫兩小時,小隊終於抵達地核所在的位置——一個巨大的深坑,坑底閃爍著微弱的紅色光芒,正是地脈能量的源頭。坑的周圍布滿了“收割者”留下的金屬裝置,這些裝置不斷釋放出暗物質,維持著屏障的穩定。
“啟動星核鑰匙!”陳硯將鑰匙插入一個金屬裝置的接口,鑰匙瞬間爆發出強烈的銀色光芒,與暗物質屏障碰撞在一起。屏障上出現了一道裂縫,微弱的地脈能量從裂縫中溢出,坑底的紅色光芒也變得明亮了一些。
“快!搭建能量傳輸塔!”老鬼大喊,“熔岩族”的戰士們立刻行動起來,他們從穿梭艇上卸下晶體材料,用岩漿能量將材料融化,快速搭建起一座高達百米的能量傳輸塔。蘇湄則將地脈儲能晶安裝在塔頂,晶體內儲存的地脈能量開始順著塔身向下傳輸,注入深坑。
阿依站在坑邊,握緊木杖,開始引導地脈能量:“大家集中精神,跟著我的節奏,將能量注入地核!”她的聲音帶著一種特殊的韻律,木杖上的紅繩隨著韻律擺動,深坑中的地脈能量也隨之波動,與傳輸塔輸送的能量形成共振。
隨著能量的不斷注入,暗物質屏障上的裂縫越來越大,屏障的顏色也從黑色逐漸變成灰色。就在這時,坑底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幾塊巨大的岩石從坑壁上脫落,砸向小隊。
“小心!”陳硯一把推開身邊的阿依,自己卻被一塊岩石擦傷了手臂。他抬頭看向坑底,發現屏障的裂縫中竟然鑽出了幾隻“收割者”的機械蟲——這些機械蟲是“收割者”留下的防禦武器,專門守護暗物質屏障。
“這些蟲子的目標是能量傳輸塔!”蘇湄大喊,“它們想破壞傳輸塔,阻止我們清除屏障!”
老鬼立刻舉起工兵鏟,衝向機械蟲:“想破壞我的塔?沒門!”他的鏟頭釋放出綠色的地脈能量波,擊中一隻機械蟲,機械蟲瞬間被分解成碎片。“熔岩族”的戰士們也紛紛拿出武器,與機械蟲展開戰鬥。
陳硯忍著手臂的疼痛,走到能量傳輸塔旁,將星核鑰匙插入塔身:“蘇湄,能不能用鑰匙的能量強化傳輸塔的防禦?”
蘇湄點點頭,快速操作塔身的控製台:“可以!將鑰匙的能量與儲能晶的能量結合,能在傳輸塔周圍形成一道能量護盾!”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