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方案,李澤滄眼睛一亮,追問了一句:
“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的成本差多少?”
“我請教過鐵路部門的人以及相關專家,如果隻是一節油罐車的話,運費大概在11.5,如果是整列油罐車,一次可以運輸大概5000噸豆油,運費可以達到公路運輸的一半以下。
不過這樣的話要保證規律性運輸,否則不能專罐專用,清理的費用就會比較高。”
“如果是散裝運輸,能保證專罐專用嗎?
這樣的話回去的車輛就要空跑了,這部分費用計算進去了嗎?”
“考慮過了,也和相關專家請教過了,為了老板你說的高端定位,為了食品安全,所有運輸環節全部采取專罐專用。
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拉開和直接運輸分裝好的產品的價格差距,隻有通過鐵路運輸,才會拉開分裝運輸的差距,節省些運費。”
“一次5000噸,75萬噸需要一百五十列次的火車,就算是平均到每個月,一個月的火車列次也要十二三次了,這才是2004年的產能。
隨著這些荒地變熟地,豆油的產量會很快達到150萬噸甚至更多。
而且我們既然已經打通了遠東地區的土地租賃,不可能就隻租這五千萬畝。
無論是熟地還是荒地,哪怕是那些看起來不適合耕種的土地,隻會更多、越來越多。
這就代表著我們以後運輸方麵麵臨的壓力可能是200萬噸甚至更多。
老劉,你根據這個數量、這種增長幅度,還有我們這種運輸的特性,谘詢相關專家,製定一個最可行、最合適的運輸方案出來。”
“好的老板。”
“李總,這一年200萬噸,甚至更多數量的豆油,我們國內消化得了嗎?這兩年全國豆油的需求量也就在六七百萬噸左右。”
這時龔小京說話了,很明顯這位也是做了功課的,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你給我多少產品我就買多少貨的存在。
這是已經把京東作為商品的主體,去通盤考慮問題了,相信有了這種經驗之後,對於京東自營甚至直接貼牌的自營品牌的銷售,會更加得心應手。
“你也說了,這兩年的需求量就是六七百萬噸了,那你覺得隨著我們國際經濟的高速發展、隨著老百姓手裡麵有錢了,對於這種和衣食住行相關的物質需求會不會有極大的提升?
民以食為天,吃飯自古以來就是天大的事情,口腹之欲更是人類第一位的欲望和需求。”
說到這兒,李澤滄看向身旁的東方和邊上的龔總,笑著問道:
“兩位女士,我問你們個問題,你們覺得豆油最大的用途消耗,是在哪個行業?”
兩人被李澤滄這個問題搞得一愣。
東方青鸞知道他不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龔小京同樣如此,思考了一下這才斟酌著回答道:
“自然是烹飪和食品加工了,尤其是烹飪方麵用的更多,畢竟食品加工還有相對價比更高的棕櫚油替代。”
“那你覺得烹飪這個用途中,使用豆油最多的地方在哪兒呢?或者說以後增長的方向會主要在哪兒?”
劉總一臉壞笑,明顯是看清楚了老板的意圖,但是他不能說、也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