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莫怪貧道和您掰扯掰扯了,自古九五之尊帝王,有哪個像陛下一般說話不算話的?”
“諸位朝廷同僚可還記得麼,五年之前陛下曾經答應過什麼?”
“當時,陛下開國登基,娶李氏之女聯姻,同時對原有妻妾封賞,不但定立皇後娘娘尊位,也立下了四大正妃之位。”
“此後在某次朝會之中,陛下曾經親口許諾,要讓李氏德妃孕有子嗣,也讓珠兒賢妃孕有子嗣……”
“現如今,李氏門閥得償所願,德妃娘娘真的生子,小皇子已然兩歲年紀。”
“可是,賢妃呢?足足五年時間過去,賢妃娘娘依舊還是沒有孩子啊!”
“倘若再往前推,這時間應該是七年……”
“早在七年之前,賢妃娘娘已然進入陛下家門,那時候陛下你還不是皇帝呐,賢妃娘娘跟著你受苦受罪呐。”
“自古以來,女子有嗣萬事足,而作為賢妃娘娘的娘家人,我們道門也會感覺到欣慰。”
“然而陛下你自己說說,你這事辦的虧心不虧心……”
……
不愧是混不吝的神棍,對著皇帝也敢猛噴。
隻見老柳越說越來勁,不但噴楊一笑甚至連李氏也帶上。
“憑什麼德妃娘娘優先?我們道門比李氏差麼?”
“若論實力,道門不怕超級門閥,大不了,大家掰掰腕子。”
“若論對陛下的襄助,我道門同樣不弱於李氏,雖然他家在聯姻之時送上九項嫁妝,可是我道門的嫁妝難道不夠豐厚麼?”
“轟天雷是誰給的?”
“紅衣大炮是誰造的?”
“大唐每一支軍隊的軍醫,幾乎配備到了小隊一級,高達兩萬之眾的醫者,敢問陛下和諸位同僚這天下有哪家具備這等實力?”
“我們道門不但具備這實力,關鍵我們把這份實力資助出來,倘若沒有這些醫者,咱們大唐軍卒的救治情況不會像現在這般令人羨慕嫉妒吧……”
“此外,還有!”
“山中之城,小京書院,我道門在那裡開設教學,源源不斷的培養醫童,且還開設另一門更重要的課,幫助陛下培養格物人才的大計。”
“與此同時,大唐版圖之內各道各府各縣……”
“我道門號召各個支脈流派,紛紛派人下山入世行走,放下了修行的大事,幫大唐維持鄉縣村莊的民生。”
“道士們或是懸壺濟世,或是扶危濟貧,庇護百姓驅趕野獸,遇有賊患則是以武除之。”
“陛下,各位同僚,你們都說說,我道門對大唐的貢獻大不大?”
“李氏老貨,你也說說,我道門對大唐如此,憑什麼待遇要落於你們李家後麵。”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柳長生噴楊一笑的同時,連李氏也一起夾帶上。
幸好滿朝官員全都習以為常,都知道老柳今天的意圖是什麼,因此大家全都笑嗬嗬看戲,即便挨噴的李氏也毫無惱怒。
隻不過既然被點了名,李氏終究要有所回複。
故而李穎達微微一笑,略略的稍微反擊幾句,道:“柳尚書,言過其辭也,你道門固然對陛下襄助巨大,我李氏和陛下聯姻難道就白占便宜麼?”
“傳國玉璽,李氏送的……”
“九項嫁妝,價值高達幾千萬貫……”
“還有精鐵戰甲,戰馬重甲,足足三千套,讓陛下可以組建第三支鐵騎。”
“你我皆都知道,這第三支鐵騎已然成軍,雖然陛下自始至終一直不曾動用,然而這三四年時間堅持不斷操練。”
“眾所周知,鐵騎是國之重器,不但能開疆拓土,也能震懾天下四方。”
“而現在,陛下手裡有著三支鐵騎。”
“方才你柳尚書夾槍帶棒,說我李氏的貢獻比不上你們道門,老朽原本不願意與你爭辯,但是有些事情必須說道說道……”
“陷陣營,那是陛下靠著自己白手起家建立的!然而以陛下之雄才,苦苦經營數年也隻搞出來三千騎兵。”
“虎豹騎,那是當初雲朝太上皇老爺子給出的厚賜,五大王爵共同出錢出力,甚至連精鐵都預備好了,堂堂雲朝帝王外加五王,方才資助了三千五百鐵騎而已。”
“可我李氏僅僅一家之力,便讓陛下組建了大唐第三鐵騎,柳尚書你不妨捫心自問,我李氏這份貢獻難道不大麼?”
“莫要忘了,這才僅是我李氏九項嫁妝之一爾!”
若論口舌之利,門閥世家之人絕對勝過修行的道士,哪怕柳長生這種混不吝的神棍,在辯駁一道也絕對辯不過讀書人。
幸好李穎達並沒打算繼續鬥嘴,僅僅隻是稍微做出一些反擊而已。
並且這老家夥反擊之後立馬示好,一臉笑眯眯的把禍水東引指向楊一笑,慫恿老柳道:“柳尚書啊,你方才不是在質問陛下麼?”
“我李氏雖然被殃及池魚,但是老朽看在同僚情誼的份上權且承受著,隻不過,得提醒提醒你……”
“彆光顧著殃及池魚呀,應該失火的對象是城門……”
文化人說話就是陰。
所謂城門,指的是楊一笑,這老家夥分明是不願意和道門鬨的太僵,所以慫恿老柳繼續把火氣對著楊一笑撒。
頓時,柳長生一拍腦門,瞬間目光看向楊一笑,哼哼唧唧的又開始聒噪。
“陛下您說說,我們道門憋屈不憋屈……”
“堂堂帝王,言而無信,陛下你五年之前就曾許諾,讓賢妃娘娘也懷上一個孩子。”
“五年,五年,貧道想要問上一問,我們賢妃娘娘的孩子呢?”
……
【第三更送上,這章3700字,今天都是大章,目前已經一萬多字,山水繼續寫,還有更新】
喜歡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請大家收藏:()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