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著入學人數的增多,加之各個學堂分布得廣而散,這就需要更多的教書先生去執教。
有的時候,一些偏僻的學堂,為了等待教書先生來教學,都能等上一個上午。
這令鄭度很是煩憂。
可成都城閒散的讀書人就那麼多,且不是人人都願來擔任教書先生,鄭度也很是無可奈何。
如今,犯事的一眾益州本土官員,基本上一家都是書香門第,鮮有不認識字的。
聽到這些官員說,願意將他們的妻兒子女送入學堂,以戴罪之身,擔任教書先生,這令鄭度喜出望外。
幾千個頗有才識的人,充實進學堂,那教書先生的極缺問題,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決。
所以,鄭度站了出來,向龐統為這些人求起情來。
他生怕龐統真的把這些人都送往南疆和勾欄。
“士元,他們雖與馬累、高強等人勾連,可其家小,大部分還是不知情的,還是放他們的家小一把吧,讓他們的家小戴罪立功。”
黃權勸道。
“劉某亦是同黃權一樣意見!”
劉巴也說道。
見黃權、劉巴說話了,龐統不再堅持,隨即點頭道:“既如此,就依鄭度之言,犯事官員一律砍頭示眾;家小按其才學,充實進學堂中戴罪立功;無才學者,參與到重修官道之中!”
龐統退後了一步。
聽到家中妻女不再被送入勾欄,犯事的一眾益州本土官員頓時大喜過望,連連向著龐統叩拜:“多謝龐太守體恤!多謝龐太守體恤!”
這些益州本土官員,雖然罪有應得,卻能為家人爭取一線生機,倒還算良心未泯。
龐統朝著張任、泠苞、張翼三人點頭,揮手,讓他們把人帶下去。
三人即刻領會,押著他們奔赴刑場。
這回,犯事的一眾益州本土官員也沒再鬨,低著頭,認命的任由賊安掾的衙役,拖著他們走。
待這些人走後,廷議廳中,隻剩下了荊州籍官員和部分東州派官員以及少量益州本土籍官員。
“士元,犯事官員既然全部殺了,許靖此時又無心推薦,那他們空出來的職位,該作何處理?”
糜竺上前,滿臉憂心的向著龐統問道。
職位空缺,沒人管理,那會出很大的問題。
而漢代的人才選拔製度,則主要分為兩種:察舉製和征辟製。
察舉製,是由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向朝廷推薦人選,朝廷略微考察一番後,便會委任官職。
征辟製,則是作為察舉製的補充,是朝廷主動征召地方上的才學之士,來擔任官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