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你是說,舍弟設營有誤,是造成此次糧草被毀的重要原因?”
馬良更顯激動,大聲說道。
接著,他轉頭看向諸葛亮。
“孔明,你一向欣賞舍弟,常說他擅於謀劃,可如今孝直卻說他山腰設營有誤,是否為真?”
諸葛亮見馬良望來,聲音頓顯沙啞,道:“山腰設營,確實不妥,正如孝直所說,敵軍隻要將山下水源砍斷,山上之兵便無可奈何。而傳回的軍情顯示,敵將鐘會、鄧艾翻山越嶺而來,正遇馬謖山腰守營,他們抓住此次良機,一舉擊潰幼常,進而西征軍糧草儘遭焚毀。糧草已失,前頭的魏延、馬超便失了方寸,可以說,馬謖是此次西征失利主要之責。”
見諸葛亮這般說,馬良頓顯絕望。
諸葛亮與馬謖亦師亦友,自是不會無端冤枉馬謖。
可這般重大的責任,儘歸責於馬謖,馬謖又豈能活命?
馬謖是其親弟,他又怎會不心痛?
“季常。”
此時,劉備說話了,“西征失利,非是一人之責,我那兒劉封,不遵號令,私自出兵,致使糧草淪陷,他又怎會脫離乾係?”
“可是!”
劉備轉而一說:“如今非是議罪之時。孫權失了柴桑,覆滅在即,我軍可不能任由曹操將東吳吞並而無所作為,當前之事,應與曹操爭奪東吳之地為先;西征失利一事可暫且擱置不管。”
馬良點頭。
這樣也不失為一種安撫軍心之法。
見劉備做了這個決定,眾人也不再討論魏延、馬超失利一事。
“主公!”
法正又再次開口道:“既是以滅東吳為先,而我軍西征失利,不宜北征,法某以為,可與曹操同滅了孫權後,再與曹操一較長短。不然,若是我軍北襲曹軍,曹操擔憂之色或是再放孫權一馬,我等不是白忙活?”
法正也適時的改變了他的策略。
“正是如此。”
劉備點頭,追問道:“孝直,那依你之見,我軍該當如何?”
法正想了想,回道:“先前聽聞龐士元令薑維、關興、張苞深入東吳腹地,他們已在廬陵起事,我等或可聯絡他們,在東吳腹地發展勢力,同時我軍在荊州整軍備戰,待曹操滅了孫權後,再與雲長合力,爭奪東吳之地。”
劉備未曾當麵答複,轉頭問向諸葛亮:“孔明,你可有不同意見?”
諸葛亮苦笑。
這叫他如何回答?
他初出茅廬時,與劉備商議,定下三分天下之計;可如今,東吳覆滅在即,卻是與他心中謀劃有所偏離。
這令他心中很是躊躇。
可是,龐統、法正,甚至是主公劉備,目前也是讚同先滅孫權、再圖天下,他一人之力,卻是不能違背三人之念的。
他也並非是迂腐之人。
“主公,法孝直所言甚是,大可依計行之。”
諸葛亮拜叩。
喜歡三國:鳳雛已死,血凰當立請大家收藏:()三國:鳳雛已死,血凰當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