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華怎麼會認不出葉蕭,要知道她可是京都音樂學院畢業的,是葉蕭名副其實的校友,甚至學院周年慶的時候還特意請過她。
而這些年致力於培養歌手的她也十分關注自己母校的發展狀況,會不定時的為學院捐款,自己目前已經培養出的那些歌手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京都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就在去年京都音樂學院才剛剛頒了個傑出校友的獎給她。
所以對於葉蕭這個狀元她自然也非常關注,她太了解葉蕭選擇京都音樂學院這件事有多難得了,甚至還想著今年有時間去一趟音樂學院,親自見見這個有些“離經叛道”的小天才。
沒想到此刻這位剛一進學院就引起巨大反響的小“學弟”現在竟然以這樣讓人震驚的方式站在她的麵前。
相較於淩華的欣喜,一旁的韓旭文此刻臉卻黑的像塊碳,淩華等幾位評委的震驚與欣喜他自然看在眼裡,更何況突然出現的李老等人都似乎在告訴他一個事實,那就是麵前這個看上去還顯得有些稚嫩的年輕人的能量到底有多恐怖。
可韓旭文也不是第一天混跡在音樂圈,什麼樣的陣仗他沒見過,而且現在也不是他抓著葉蕭不放,反而是這個年輕人一次次的在挑戰著他的權威,這讓他如何能輕易揭過?
尤其當前這種局麵他仍然認為是自己占著理,不論是從哪方麵考慮,自己和其他評委做出的決定都沒有任何的問題,怎麼看都是這個葉蕭在無理取鬨,那他又怎麼會因為李老等人的出現,甚至是葉蕭這個新人隱藏的身份就妥協呢?
想到這兒韓旭文開口道:“好了,既然羅主席都這麼說了,那就不要耽誤彼此的時間,也沒必要讓李老在一旁看熱鬨,事情其實也簡單的很,其實就是請協會幫忙平衡下我們這些評委們的意見,幫著做個決定”
他隨即將事情的前因後果簡單說明了一下,描述的和剛剛電話裡葉蕭與羅雲中說明的情況大差不差,當然還是著重強調了自己和其他評委已經達成一致,隻有葉蕭持反對意見的事實。
韓旭文沒有過多的添油加醋,畢竟明麵上都看的出來,從羅雲中到場後與葉蕭交談時那親昵的語氣,還是李老的出現,當然以及一眾評委態度的轉變都不難看出,即便他韓旭文想用樂壇前輩的名頭去壓葉蕭這個新人恐怕也不會有任何的效果,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不過他也沒必要這麼做,畢竟在他看來隻要在場眾人不偏心,那麼孰對孰錯一目了然。
果然在韓旭文剛把情況介紹完,一旁的羅雲中的臉色就變的有些難看,他眼神有些複雜的看向一旁的葉蕭,說道:“葉蕭,這件事在來的路上我和江建也稍微討論了一下,情況如果確實如韓老師所說,我也覺得郝晴確實是更好的選擇,這一點我認為其他評委做出這樣的決定沒有任何的問題。”
說到這兒他不動聲色的看了身旁的露出微笑的李易剛一眼,微微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我知道你的想法,如果真要論實力的話可能選擇柳思晗更恰當一些,但是這次畢竟是國際比賽,而且真要較真的話,這其實都不能算作是一場比賽,反而更像是一次演出,一次麵向世界的演出。”
“所以歌手的實力不是第一考慮要素,我們還要考慮到其他國家民眾對於夏國新生代歌手的印象,當然還有各方媒體們的反應等等,綜合考慮下來確實選擇一位各方麵“更均衡”的郝晴更合適。”
之後羅雲中像是哄小孩一般又把這次為什麼選擇郝晴的原因給捏碎了講給葉蕭聽,好像生怕葉蕭聽不懂一樣,讓本來聽到羅雲中的話倍感欣喜的韓旭文都不由得嘴角微抽,至於嗎?
甚至一旁的幾位評委對於羅雲中的表現眼神中都閃過些許的狐疑,不由自主的望向葉蕭,心裡不由得暗想:“這葉蕭到底還有什麼隱藏身份?至於讓羅雲中這個音樂協會的一把手這般小心謹慎?”
可此時沒有人知道羅雲中的內心有多複雜,拋開自家女兒的事不談,即便是單純公事公辦他也不想讓葉蕭對協會產生任何的不滿,沒人比他更清楚葉蕭對於此次比賽的意義。
如果單純是新人歌手的比拚夏國絲毫沒有任何的優勢,甚至不誇張的說要真隻是純粹的歌手比賽,夏國都不會去參加,因為相較於夏國歌手相對比較含蓄內斂的風格,還是米國那種比較燥熱,狂野的曲風更加受到其他國家的青睞。
這到不是夏國歌手唱的不好,實在夏國文化底蘊太深厚了,根本就不是那些僅有幾百年曆史的其他國家比拚得了的,所以想要真正欣賞夏國音樂本身就需要一定的門檻。
而對於其他國家的歌手來說就不存在這樣的麻煩,他們的歌詞太過通俗易懂,甚至沒有絲毫的門檻可言,可這卻更容易引起所有不明就裡的聽眾們的追捧,說的通俗一點,在其他國家歌手對於一首歌曲的重要性要遠超於歌曲本身,這也是外國作曲人的地位沒有夏國作曲人高的原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