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毓慶都快要被陳家給架起來了。
“這、這……”
他絞儘腦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說什麼比較好。
“房子蓋在紅旗大隊,不合適吧?!”
“嗐,”陳老娘就是老陳家的代言人,她一擺手,豪邁的,“這有啥不合適的。
甭管是在哪兒蓋房子,都磨滅不了,我是陳少傑老娘的事實。”
她雖然沒念過什麼書,可道理還是曉得幾分的。
生了娃兒,再把娃兒辛辛苦苦拉扯大,不就是想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嗎?
柿子崖大隊確實能養更多的豬牛羊,可人也不能跟豬牛羊打一輩子交道。
還是得念書才行。
書裡有那個什麼玩意兒來著。
黃金屋!
對,就是黃金屋。
雖然她看不明白,但念書的人,氣質就是不一樣。
柿子崖,沒學校。
紅旗大隊,有學校。
孩子得念書!
不管是小美現在已經落地的倆孩子,還是少傑結婚後,未出世的孩子。
都得念書。
思及此,她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孩子在哪兒蓋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能把日子過得好。”
她推心置腹的,“說實在的,小美在吳家受了不少委屈,再嫁,你們也跟著心驚膽戰的。
這樣多好,就在眼皮子底下看著,大家夥的心裡,都能安生,這孩子的小日子,才能過得好。”
這話說的,毓母跟著連連點頭。
她抓著陳老娘的手,“老姊妹,這麼說來,還是我們占了你們家的便宜。”
“一家人,哪能所有事兒都這麼斤斤計較呢?”
“要不,咱們把房子蓋大點,到時候,您過來,跟著孩子們一起住,咱們還能聚在一塊嘮嘮嗑。”
陳老娘哈哈大笑,“那可不成,就算是我家裡的老頭子答應了。
我家裡的雞鴨鵝豬牛羊也不能答應。
再說了,這都住了一輩子了,住熟悉了,冷不丁離開,還真舍不得。”
說罷,她又壓低了嗓門,“柿子崖能養豬牛羊啥的,你們這兒又不能。
俗話說,入鄉隨俗,我要是真的搬過來了,家裡不就得缺了肉嗎?!”
還是在柿子崖吧,她這輩子,舒心肆意慣了。
換個地方,還真不見得能住的習慣。
青磚大瓦房確實是好,可她跟老頭子住了大半輩子的小木屋,也不差。
這是陳老娘跟陳老爹,早前就商量好的。
“好了好了,”毓慶的語調都溫和了不少,“趁著羊肉還熱乎,咱們趕緊吃吧。
再等等,肉涼了,那羊膻味就該起來了。”
“好好好,吃吃吃!”
外頭熱熱鬨鬨的,毓湘自己吃飯,還不忘給吳巧夾菜,“妹妹,你也吃。”
“嗯!”
對這個小女娃,陳老娘自然是多了幾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