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振東看著這汪汪的水,有些犯難。
“天老爺,這水裡泡著的是大麥,又不是土豆、番薯,那大個兒的,還好撈點,屁大點的玩意兒,這咋撈啊。”
“就是就是,這玩意,看著是乾急眼啊。”
撈麥子、撈麥子……
是麥子。
蕭振東抬頭,看著他們拿來舀麥子的家夥什兒。
是孔網很密集的簸箕。
往‘水塘’裡一伸,再抬起來的時候,水順著漏眼落了下去,麥子以及水裡的雜質,都安然無恙的躺在上頭。
眼前一亮。
如果把麥子看成小蝦米、小魚苗……
換個角度,立馬就有招了。
“老爺子,那樣的東西,比這更大點的,你們這邊還有嗎?”
“有!有的!”
“快拿出來,我想,我有招了!”
偌大的水塘子,安排出了七八個放水口,口上,又另外找沙袋重新安置倆大的簸箕。
其實,原理跟以前枯水季打堰台摸魚差不多。
河道裡的水,乾涸的差不多了。
就剩下一段、一段的水泡子,打堰台,把水泡子團團圍住,確認裡麵的魚蝦跑不掉了,這才開個口子放水。
隻要在出水口圍上網,裡麵的東西,就彆想插上翅膀飛了。
至於網上兜滿了魚蝦,想換網子?
簡單,一鐵鍬淤泥,就把眼兒給堵上。
麥子也是同理。
不過,考慮到穩妥,還有更換簸箕的時間,蕭振東安排人放了兩層,一層拿掉,還有二層擋著。
儘量減少麥子的損失,亦或者是不損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跟著蕭振東一起過來的,都是老莊稼把式了。
摸魚,更是從小摸到大。
聽完蕭振東的話,不用他繼續吩咐彆的,上前就把活兒乾的漂漂亮亮的。
還一邊唏噓著,他姥爺的,難怪大隊長稀罕這樣式兒的。
這腦瓜子,確實好使。
設想歸設想,能不能行得通,還得看落實。
一切準備就緒,隨著蕭振東一聲令下,大家夥在早前預留出來的缺口上,拿掉了一沙袋。
混合著大麥的濁水潺潺而出。
水,流走了。
麥子,連同那些雜七雜八的葉子、木棍,統統留了下來。
是一個好的開頭,可蕭振東沒敢掉以輕心,一直肅著臉,直到第一層簸箕上的東西堆滿了。
大家夥換簸箕的時候,心,都是提起來的。
挪走沙袋的跟更換簸箕的,配合無間。
新的簸箕被換上,水潺潺而出。
一直憋著一口氣,大氣兒都沒敢喘一下的老頭兒忽然重重的出了口氣兒,眼淚唰的一下,出來了。
“天神啊!我們有救了!”
他上了年紀,再這麼奔波,身體像是一張被拉滿弦的弓箭。
輕若鴻毛的情緒,都有可能在瞬間將他壓垮。
激動的情緒席卷而來。
那根弦。
嘎嘣一下,斷了。
老頭栽倒的時候,蕭振東真是費了老鼻子勁兒才撲過去,給老頭接住的。
“蕭大哥!”
人群中竄出來一個青年,“多謝你,我來吧。”
喜歡七零不做冤大頭,下鄉趕山娶村花請大家收藏:()七零不做冤大頭,下鄉趕山娶村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