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曉組織的天使_火影之修道成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同人動漫 > 火影之修道成仙 > 第351章 曉組織的天使

第351章 曉組織的天使(1 / 1)

日向嘉南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潛入了那座高聳入雲的神秘高塔之中。他身形矯健如獵豹,動作輕盈似飛燕,每一步都仿佛與黑暗融為一體,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然而,當他踏入高塔內部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微微一愣,隨後露出一抹苦笑。隻見一名身姿婀娜的女子,宛如仙子下凡般懸浮於半空之中。她的背部竟然生長出一對由無數張輕薄的紙張編織而成的巨大翅膀,這些紙張隨風飄動,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仿佛一位天使般。而更令人心悸的是,那女子的雙眸猶如寒星般冰冷刺骨,此刻正死死地鎖定在日向嘉南的身上,似乎要將他的靈魂看穿。

“我一直都堅信,以我這般登峰造極的隱匿之法,斷然沒有可能會被任何人識破!可你們究竟是如何察覺到我的潛入之舉呢?”日向嘉南麵無表情地將那抹苦澀的笑容緩緩收斂起來,語氣平靜得仿佛一潭死水般毫無波瀾,但其中卻又隱隱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困惑和不解。

他實在想不通,這些人到底是憑借什麼手段洞悉了自己的行動軌跡。要知道,對於自身所掌握的這門藏匿絕技,日向嘉南可是有著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啊!況且,剛才對方所施展的那種能夠融入雨水之中、神不知鬼不覺展開探測的忍術,按常理來說,根本就不可能分辨得出自己跟普通村民之間存在著任何差異才對呀!難道說……他們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特殊能力或者機密情報不成?這個念頭一旦浮現出來,便如同野草一般迅速蔓延開來,讓日向嘉南原本就緊繃的心弦愈發緊張了幾分。

懸浮於半空之中的小南也是充滿驚愕之色,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就在不久前,她才接到來自佩恩的緊急指令,要求她火速趕赴此地,全力阻止敵人的侵襲!這突如其來的任務令她措手不及,但作為曉組織中的一員,她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怠慢。此刻,她依靠著特殊的紙遁秘術形成的翅膀半浮空中,眼神堅定地凝視著潛入的日向嘉南,仿佛要透過那無儘的虛空,洞察到日向嘉南的一舉一動。風在耳邊呼嘯而過,吹亂了她的發絲,卻無法動搖她那顆堅毅的心。小南深吸一口氣,暗暗告訴自己:無論麵對怎樣強大的敵人,都絕不能退縮!因為她肩負著守護長門、扞衛和平的使命。

"你們究竟是如何察覺到我偷偷潛入進來的呢?要知道,對於隱匿身形這方麵,我可是有著相當高的自信啊!一直以來,憑借著自身出色的潛伏技巧和經驗,我都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目標。按常理來說,這次也不應該例外,你們理應無法察覺才對啊!"日向嘉南心中暗自思忖道,但事已至此,他索性不再緊繃神經,緩緩鬆弛下來。畢竟,此刻已然暴露無遺,再繼續苦苦壓抑體內那股洶湧澎湃的能量也是徒勞無益之舉。

曉組織的小南眼神冰冷,毫無回應之意。麵對這個有可能對長門構成安全威脅的人,她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將其徹底抹殺!這樣一來,不僅能確保長門的安危無虞,更能讓曉組織那至關重要的核心基地的機密永遠不會被泄露給外界,從而避免整個曉組織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在這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忍者世界裡,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軒然大波。而作為曉組織中的一員,小南深知保護組織和同伴的責任重大。此刻,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過往與長門並肩作戰的場景,那些共同經曆過的艱難險阻讓他們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和情誼。如今,有人膽敢觸碰這份信任,妄圖危及長門的生命安全,小南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她緊緊握著手中的紙花,仿佛那是一把能夠斬斷一切阻礙的利刃。每一片花瓣都蘊含著她無儘的殺意,隻待時機成熟,便會如疾風驟雨般向敵人襲去。在她看來,這個人就是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如果不及時鏟除,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小南都決心要將這個潛在的威脅消滅殆儘,以維護曉組織的穩定與安寧。

日向嘉南將目光投向小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和疑惑。然而,小南卻保持著沉默,似乎並不打算回應他的問題。日向嘉南見狀,微微皺起眉頭,但很快便釋然地笑了笑,決定不再追問下去。畢竟對方現在可是自己的敵人,不回答自己的疑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對曉組織那些實力強大的成員並無太多忌憚之心,但日向嘉南內心深處始終存在著一個無法忽視的擔憂——那便是害怕引起傳說中的六道仙人的關注。要知道,他花費了無數心血才找到這個隱匿於世外的絕佳修煉之地,如果因為一時不慎而被六道仙人察覺,那麼不僅會導致這片淨土遭到破壞,更可能令自己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修行成果毀於一旦。想到這裡,日向嘉南不禁感到一陣後怕,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加倍小心,絕不能讓任何事情影響到自己的修煉進程。隻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在這充滿危機與挑戰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