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生,那他怎麼辦?”
何敏羞得跑了,現場清場了,宵夜也吃完了,太子指著昏迷當中的黃子揚問道。
“讓他自生自滅,順便把他的配槍也拿走,隨便扔進海裡,丟了配槍,也夠他喝一壺了。”
洛羽塵吩咐道。
差人丟失配槍,輕則問責,重則嚴懲。
如果有人故意要整黃子揚的話,單憑丟失配槍這個罪名,他這個幫辦就極有可能涼了。
最少最少,黃子揚的前途也就這樣了。
最多一輩子都隻能呆在幫辦這個位置上。
但這隻是最理想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黃子揚都找不回配槍,又被人針對的話,哪怕不會丟掉烏紗帽,被調離反黑組是必然的事情。
守水塘,是最可能的處置方法。
所謂的守水塘,是一個演變的過程。
因為在五十年代左右,大量人員進來本土,而本土,屬花崗岩地質,無法提供充沛的地下水。
也就是說,淡水不足。
並且因為當時發展的勢頭一般般,很多地方隻有一兩個存儲雨水的水塘。
這些水塘,就是差人們會去的“守水塘”。
而當時本土甚至建了鹹水管道,用來衝廁所,可見淡水的緊缺。
當時自來水由12小時供應,減到9小時。
而且這還是住得起樓房,即住得起唐樓,才有的待遇。
因壓力不足,導致水流量為一樓半小時接一桶水的有,二樓減半,三樓四樓滴一天興許才滿一桶,五樓往上一滴無的現象。
至於貧民,住的私自搭建的木屋,像九龍城寨這些出了名的貧苦地方,根本無水。
住在這裡的人,隻能去買救火車,拉的水塘雨水。
水既然這麼有價值,自然有動力吸引淘金者。
於是差人,就誕生了“守水塘”這個職位。
差人看守水塘,防止有人盜水。
在當時,這也算是一件肥差。
當隨著時間的前進,本土的條件變好了,自然這個崗位,就成為了,發配邊疆。
現在所說的水塘,即是水庫,位處荒郊野嶺,人煙稀少,守在這地方,基本與世隔絕。
這也差人當中最無聊的工作。
因為水塘在郊區荒無人煙,也沒有網絡,可能有些地方連電話都接收不了。
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差人被調去守水塘就沒大案可破,水塘附近,連問路的人也沒有,這也就等於是被投閒置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