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金鑾殿早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太監曹萬淳尖銳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在恢宏的宮殿內回蕩。
“臣有本奏。”
太傅王明嵩第一個站了出來。
漢帝雙目看向他,威嚴的道:“愛卿所奏何事?”
“啟稟陛下,江北,漠西兩地洪澇愈發嚴重,已有大批難民向帝都湧來,人數超過三萬!”
王明嵩立刻說道。
漢帝臉色一凝,道:“什麼?這事朕怎麼不知道?地方官府是乾什麼吃的?為何不開倉賑災!”
“陛下,洪水破壞了道路,上呈朝廷的信件不能及時送達,據老臣所知,地方官府已經開倉賑濟,但難民實在太多,他們也顧不過來啊。”王明嵩恭敬應道。
“這些難民如今怎麼樣了?”
漢帝連忙追問。
他是個愛民如子的皇帝,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民若不能好好安置的話,恐會內亂。
曆史上的造反,大多都是因為吃不飽,而朝廷又不作為,這才導致一次次起義的出現。
漢帝秦穆深知問題嚴重性,因此在對待這件事上,一絲都不敢馬虎,道:“難民若到了帝都,不可阻攔,讓他們有序進城,開倉放糧。”
“陛下,難民已在城外安身,有人替朝廷去賑濟了。”王明嵩拱手說道。
“什麼?何人替朕解憂,朕要重重賞賜。”
漢帝眼眸一亮。
難道是帝都中的富商?
“陛下,是大皇子與八皇子!”
聽到王明嵩的話,漢帝臉色頓時一凝。
文武百官紛紛議論了起來。
“竟然是二位皇子?沒想到他們被逐出宮後,竟還在城外。”
“二位皇子能替朝廷賑災,可見是繼承了陛下的仁心,好,真是好啊。”
漢帝心裡百感交集,喃喃著道:“他們是哪兒來的糧食賑災?”
王明嵩繼續說道:“二位皇子是變賣了家產,換成銀子向城中各個米商購買糧食,但難民數量太大,隻靠二位皇子的力量,估計撐不住太久。”
“老大,老八,你們居然……”
漢帝老臉頓時湧起一股羞愧之色,這兩個兒子身上有沒有錢,他能不知道嗎?所謂的家產,大概也是這些年他賞賜下去的。
如今兩人都被逐出帝都,這些錢可以說就是他們的命啊,可是卻變賣換成銀子,隻為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