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強盛,戰爭應該是最後底牌,而並非常用手段,可這幫淮西武將,已經將戰爭當成了常態。”
“你今天也說了,趙國三十萬兵,不是雄兵是娃娃兵,我們都已經要派小孩子上戰場了,這還不能說明難處嗎?”
“國庫常年赤字,百姓怨聲載道,再不改變這種局勢,趙國莫說擴張版圖,自身都要完了。”
納蘭雄圖打開了話匣子,像是找到了知己似的,心裡所想滔滔不絕而出。
在反對淮西黨這這件事上,他與秦贏目的相同,既然目標一致,那就有共同語言。
“如果不看你的手段,我倒是很讚同你的觀點,戰爭給朝廷帶來的壓力是空前巨大的。”
秦贏肅然道。
想不到他在政治上的觀點,竟然與納蘭雄圖出奇的一致。
戰爭是一個帝國發展的最後手段,而非首選,淮西黨卻本末倒置。
一場戰爭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但前提是要贏,竭澤而漁式的勝利,終究會自取滅亡。
他們在前麵衝殺,但壓力卻甩給了後方。
勝利的確能振奮人心。
可勝利的代價呢?
趙國連年征戰,把周邊的小國,部落全都掃平了,帶來的最大利益就是領土擴張。
可後果卻嚴重得多。
連年征戰,國內的青壯力死得太多了。
糧食供應要靠女人,老人。
甚至十幾歲的少年都要被強征入伍。
趙國現在尚能鎮壓住這些小國,倘若那天青黃不接,國內頹勢敗露,那些曾被他們打壓過的小國,必然會反撲。
所以曆朝曆代,才會經常出現重文輕武的情況,武將實在不適合治國,沒有政治頭腦。
二人隨後又聊了半個時辰。
喝了好幾壺酒。
秦贏打算起身告辭。
“小狐狸,老夫再告訴你一件事。”
納蘭雄圖喝的有些上頭,老臉紅潤,他歎氣了口酒嗝,慢悠悠道:“趙王的三日之約,我勸你要早做打算。”
秦贏腳步一僵,回過身問道:“什麼意思?”
納蘭雄圖深邃一笑,“意思就是,你不要太相信趙王的信譽。”
“老夫與他相處多年,他食言的次數多到連老夫自己都數不清。”
“依老夫看,他答應與你結盟,也許是為了找個台階,大家好下台,否則一封國書,當場就可以寫好。”
“何必等三天?”
“總而言之,你自己早做打算。”
這話一出。
秦贏臉都變綠了。
“這不至於吧?”
“趙王可是一國之君,君無戲言,更何況這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他親口承認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