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怕了?”
林依雪見李墨白不說話,以為他膽怯了。
“沒有。雪姐,咱們的鋼鐵廠項目,審批手續沒問題吧?區裡,市裡,省裡,乃至中樞,都沒意見?”
李墨白不想走常洲的老路。
發展是好事兒。
但是被拎出來當反麵教材挨批的話就慘了。
自己這小身板,可是經不住揍的啊。
一個噴嚏就滅了。
“你想什麼呢?還中樞?中樞可沒空管你這些事兒!”
“50萬噸以下產能,區裡就能給你審批了!”
“100萬噸產能,有市裡的審批就行。”
“100萬到200萬噸,省裡有權審批!”
“隻有200萬噸以上的,才需要報到燕京去,由中樞部委審批!”
林依雪給李墨白這個官場小白做了一番科普介紹。
李墨白:“???”
“那常洲那個800萬噸的鋼鐵項目,肯定沒經過中樞批準啊。”
李墨白瞪眼道。
“對啊。但這隻是程序上的事兒。現在全國各地都這樣。很多地方,先上車,後補票。把地先爭了,廠子先建起來。生米煮成熟飯,中樞雖然不爽,但也隻能默認!”
“先斬後奏。都這麼乾。”
林依雪不以為意道。
地方上的這些官兒也知道,走正常審批流程的話,肯定很難批下來。
什麼環保啊,汙染啊,噪音啊之類的,都要逐一的驗收。
太麻煩了。
跟在後麵耗不起。
所以往往都是先搞起來,等生米煮成熟飯了,再去申請審批!
上麵一看,你這都搞好了,總不能再讓你全部拆了重來吧?
那就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了。
所以中樞部委隻能嚴厲警告,下不為例。
地方大員們嗬嗬賠笑,表示沒有下一次了。
但問題是,且不說是不是真的沒有下一次吧。
龍國這麼大。
31個省,293個地級市,2843個縣區。
每個都來一次先斬後奏,那就徹底亂套了。
因此。
中樞已經準備狠狠治一治這股歪風邪氣了。
正在抓典型。
畢竟,以後下麵養成這走捷徑的習慣了。
啥都先斬後奏,那還要燕京這麼多部委乾什麼?
地方上的聰明人,也知道,上麵很生氣。
一旦爆發,肯定有人要倒黴的。
但是管不了那麼多了。
都覺得,自己應該沒那麼倒黴,不至於被抓典型槍斃的。
蘇江常洲就是這麼想的。
所以壯著膽子上。
殊不知,已經被盯上了。
很多時候,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被拎出來當靶子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