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本是秦國的一位皇子,卻因為兩國之間微妙的政治局勢,被送往大景成為質子。
那時的他,不過是個懵懂的孩童,對即將麵臨的命運還是懵懵懂懂,但當他踏入大境國皇宮的那一刻,就注定要開啟一段充滿磨難的人生旅程。
初到皇宮,他便是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敵意。
大境國的皇子們視他為秦國勢弱的象征,是可以隨意欺辱的對象。
宮女太監們見風使舵,對他也是百般刁難。
他所居住的宮殿,是皇宮中最偏僻、最破舊的角落,那裡陰暗潮濕,仿佛是被整個皇宮遺忘的角落。
在大景國皇宮的日子裡,秦風每天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羞辱。
大境國皇子們常常在眾人麵前嘲笑他的衣著打扮,說他是“秦國來了土包子”。他們會故意在他麵前展示精美華麗的服飾和稀有華貴的佩飾,然後輕蔑地看著他那身樸素的布衣服飾。
吃飯的時候,他被安排在角落,而且是殘羹冷炙。
有一次,一位皇子甚至將吃剩的骨頭扔在他的麵前,還嘲笑的說:“這才是你秦國人該吃的東西,快跪下謝恩吧!”
秦風心中充滿了怒意,但他小小的年紀便知曉不能輕舉妄動,現在隻能默默忍受。
即便在學習宮廷禮儀時,負責教導的師傅也對他格外的嚴苛。
隻要稍微有些偏錯,就會用戒尺重重打他手板,邊打還邊侮辱:“你們秦國就是沒有教養的蠻夷之地,連這麼簡單的動作都學不會。”
這哪是秦風學不會,那是雞蛋裡麵挑骨頭。秦風的手常常被打的紅腫,但他會咬著牙,將每一次的羞辱都化作變強自己的動力。
秦風的內心並非沒有掙紮。他時常在深夜中獨自流淚,思念著遠在秦國的親人。他想念秦國的山川大地,想念自己的父王母後,兄弟姐妹。
然而,他深知自己作為質子的責任,他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關係到秦國的榮辱與命運。
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忍辱負重,將來有一天為秦國爭光。
他明白,自己現在的遭遇正是秦國百姓的遭遇,這是兩國政治博弈的代價,而他要在這樣的困境中成長,總有一天能為自己的國家百姓出一份力。
也就是這種家國情懷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支撐著他度過一個又一個難熬的日子。
秦風明白,知識是他在困境中唯一可靠的力量。他每天刻苦學習大景的文化、曆史、兵法等知識。
他常常在彆人休閒打懶時研讀偷來的書籍,甚至因為長時間看書眼睛布滿了血絲,但他一刻都不敢懈怠。
他的智慧超群,他的悟性也高,隻是自己要裝作愚鈍才能苟活。
除了學習知識,秦風也沒有忘記提升自己的武藝。
由於在宮中,兵刃容易被查處,像他這樣的管製就更彆說了。
所以他專注於拳腳功夫的習練,每天他可都是比雞起得早,比狗睡得晚。
在人家還沒有起床時他已經開始了習練,他隻有躲在僻靜的角落裡,練習自己偷學到的拳法和身法。
沒有器材就自己找石頭煉,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他隻覺得這是錘煉自己的最好機會。
他沒有機會和其他皇子一樣有大師教學,但他的機會是給那些皇子當陪練的沙袋。
他隱忍蟄伏數年,寧願當個傻子在角落中偷看那些武學大師的教學。
他相信,即便沒有兵刃,憑借自己的身手,總有一天能夠保護自己,為秦國效力。
不知不覺匆匆數年,昔日的孩童已經長成翩翩少年。
隨著時間推移,秦國國力逐漸強大,而大景卻因為內部腐敗開始有了割據之勢。
秦國不願在做大景的番邦屬地,決定舉兵伐景。
而秦風在宮中蟄伏這數年,得知這個消息心中為之一振,他覺得自己終於有發揮作用的一天。
他與秦國密使暗中聯係,製定了裡應外合的計劃。
秦風負責收集皇宮的情報,標記出大景皇宮的防禦弱點和軍隊的部署情況。
他利用自己是那些皇子的玩物身份,悄悄進行著一切,小心翼翼的不讓自己暴露。
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更是改變秦國的關鍵。
然而,就在一切儘在掌握,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時,舉兵前夜意外發生。
秦國出了叛徒,或是大景安插在秦國的細作,利用奸臣怕死心理得知了秦國計劃是由質子秦風給的信息。
有人也嫉妒秦風的才華,害怕秦風起勢,有一天這個質子回到秦國會如何?會不會是他日的太子?
因為舉報,大景皇帝得知大怒,立即下令捉拿秦風斬首,要的就是恐嚇秦國的愚蠢作為。
當時皇宮瞬間陷入一片混亂,士兵們四處搜捕秦風。
秦風也是奮力反抗到處躲藏,畢竟他勢單力薄,數次圍堵好在僥幸逃離。
最後借著影衛的接應好不容易逃出皇宮,他卻發現整個大景都是他的通緝畫像。
就這樣他開始踏上了漫長的逃亡路,一路上風餐露宿,還要時刻躲避追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