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浮生自冥海城回到天蕩城之後,便與嶽家道君嶽鋒大吵了一架。
嶽鋒張口閉口的抽身離去,全然沒有半分顧念極幽宮無數年傳承,使得李浮生再也不忍耐不住,直接扔了句“背祖忘宗之輩,去留皆是一般”,轉身便走,直奔尚在苦戰支撐的雲嶺而去。
天蕩城再如何動蕩,他也再不想管,隻心中掛念李柯安危。
好在嶽鋒雖叫囂的狂,但過往歲月在極幽宮大權在握,真讓他離開去做個散修,他是如何也不願意的。
佛門棄了他們,雲飛揚又跟他家是死仇,眼下能選的也就隻有道門一家。但早年為了緊靠佛門,嶽家與道門的關係也算不上好。
何況現在道門在東,天蕩城東邊的最後防線南部四城,已然是三十七城聯盟的人在守。這些人中一大半是靈族,雖受極幽宮管轄,但也對佛道極是反感。
縱然嶽家搭上了道門的線,想要獻城投降,隻怕也沒那麼簡單。是以在李浮生走後,嶽家雖然徹底掌握極幽宮中樞大權,但除了從府庫之中搜刮財寶為自家留後路,倒也做不了彆的。
李浮生到得雲嶺,入目俱是一片血色!
雲嶺一城,有太古閻羅時代與十萬大山妖族大戰之後殘存下來的陣法,二十萬佛門僧兵雖悍不畏死,但卻也被這陣法絞殺了八萬有餘。
隻是陣法多有殘缺,一經催動,卻也反噬之力甚大。就這麼些時候,雖然殺了八萬敵軍,但同樣自家也折損了五萬餘軍士。
李柯和另一位名喚石勇的道君,身先士卒之下,也被陣法反噬而重創。
曾經雲霧飄渺仙境一般的雲嶺,此刻無論是在佛門眼中,還是在極幽宮眼裡,都是一座巨大的絞肉磨盤。
李浮生的到來,雖說讓極幽宮一方更多了一位命境巔峰強者。但戰陣之中,除非是有規則護身的道君,其餘道境之下修士,全部都有喪命之危。
尤其麵對的是佛門的強兵,不禁要保住性命,還要小心穩住心神,否則一個不好,便要被強行渡化。
而隨著佛道兩家心照不宣的同時選擇了先滅極幽宮,這幾天來,攻勢是越發猛烈。強力催動之下,本就殘缺的陣法,如今更是損毀嚴重。
強自頂過一日,幫李柯調息之後,李浮生無奈低吟:“叔公,再這般下去,隻怕不需幾日,太古陣法便要崩碎,到那時,我等如何全無所謂,可麾下六十萬兒郎,隻怕統統都要被佛門渡化了去啊。”
李柯長聲歎道:“唉,我又如何不知?隻如今佛門一力猛攻,想必也是決意不管冥王一方,非得將極幽宮絞滅不可。按你所言,冥王又對我等頗為厭惡,不願出兵。我李家乃是極幽宮開山之時便在的,難道還能棄了北域不管嗎?”
說道此處,李柯轉又朝散修道君石勇道:“道友雖也入我極幽宮多年,但實則與我等牽連不深。陣破之日,道友自去便是。想必以道友的修為諸般,冥王定能容得下你。”
石勇卻搖頭道:“道兄此言差矣。石某雖非是極幽宮血脈,但若無宮內諸多資源供養,卻又如何能悟得大道?離去之言不必再說,石某願與道兄一道,與極幽宮共存亡!”
李柯兩人見狀自是心中感動,至如今,多少曾經信誓旦旦忠誠極幽宮的修士見勢不妙各自離散,就連李柯手下,都有那親傳弟子離去。
而石勇本就是命境散修,自被極幽宮招攬以來,雖是花費了不少宮中資源方才得以晉升道境,但這麼多年來,一尊道君鎮壓之下,那區區的資源早也算不得什麼。
如今石勇這般說法,顯然是重情義。
一番頗為感人的交談之後,李柯忽然想到一事,問道:“浮生,先前曾聽你說,竹家的那個後生在冥王座下獨領一軍,卻不知道現在……”
李浮生一聽此話,便知李柯想說什麼,忙道:“叔公,當日千橫道君在冥王殿上得罪冥王,被打成重傷,九幽為救老祖,也是得罪了冥王府上下群臣。
如今他雖率部統管玄都、摩盧兩城,但隻怕也對我等心懷怨懟。且不說他能不能在沒有冥王軍令之下調動大軍,就算能,怕是他也不願。”
李柯話說到一半,被李浮生這一搶白,實在有些尷尬,隻仍是不死心,沉默片刻重又開口道:
“話雖如此,但那孩子自幼便重情而心善,眼下雖對我極幽宮心懷不滿,但佛道兩家強攻北域,難道北域生靈便能落得好?”
李浮生心中暗道,叔公這是要以大義說動九幽啊。
而事實卻也真是如此,道門雖門派林立,但也都講究緣法自然,除殺性隨心之外,卻也不會強行如何。
可佛門就不一樣了,每攻占一城,佛門大能便要借自身靈寶,施展《大願普渡真解》,將城內那些心智不堅的凡人,渡化成忠實的信徒。
大能不多,沒關係,一眾僧兵也自擺開陣法,同樣有渡化他人的功效。
隻凡人大都庸碌,哪有那麼多的心智堅定之人。是以往往隻兩三日下來,城內八成以上的居民,便要儘數投入佛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